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时间:2023-06-06 22:30:24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2056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可以找到更多《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第一篇:科研课题开题报告分析范文

(一)组织管理的到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保障

切实做好“小学数学教具学具课件化”的课题研究工作,定期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题负责人为主研人员并负责具体的工作。课组题每位成员对课题研究任务认真加以贯彻实施。

课题组进行了相关的制度规范。由学校教科室对本课题制定了学习、研究、奖励的相关制度。

(二)硬件条件的创立为课题研究打下了基础

我校从20__年以来,在县教育局、电教站的支持下,学校投入大量自有经费,建设了庞大的校园网络,为每个教师办公室配备了一台电脑,网络接口到每个教室。每个班级装备了“三机一幕”(含34英寸电视机、DVD机、光学投影机和幕布)。这为我校各学科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和操作平台。

(三)教师培训的开展为课题研究增加了动力

我校积极开展对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的培训,在日常工作中要求教师尽量采用电子文档方式上交材料,利用校园网传输文件,特别是每期上交5篇教学案例(电子文档)以及相关课件,对教师应用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极大地帮助。学校对本课题组的教师的培训、研究学习环节形成了制度化。对本课题的研究实施,不仅是新的教学资源和丰富的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它带给我们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

(四)课题研究的开展实施

1.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收集、制作、整理。

课题教师注意从平常的教学中去收集教学素材。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需求,从互联网上去收集相应的图片、课件和视频资料等。利用自己的数码相机和摄像机采集相关的物理现象和实验情况,对自己的数学教学设计尽量用电子到教具。同时,实现了资源与平台的有机结合。

2.集体备课、集体教研,个人深化加工。

课题组教师由于都是物理组教师,为了在教学中渗透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有意识地开展集体备课研究,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同时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的班本化处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

3.课题研究实施的重点面向学生

我们在教学中精心收集和制作的资源直接用于课堂教学。课题组的老师在本学年,都上了不少的多媒体课。如廖亦云老师在多媒体教室上了一节“认识方向”的公开研究课,并作了录像保存。周琴老师利用教室的大屏幕电视和DVD机,使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深入到日常的课堂中。这些教师面向学生的教学使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得以实施。

(五)本课题研究阶段成果

在本年度,我校切实开展“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各种研究工作,取得的一些成效。课题组多名成员的课件在常州市课件评比中获得名次,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与努力方向

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反思还存在一些主要问题:课组题成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存在差异,个别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利用率不高。有的教师存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反而加重教师工作负担”的思想。集体备课、教研的工作还需加强。

教师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力量,所以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是教师。学校将充分利用优势条件,利用有课题研究经验的教师的带动,努力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第二篇:课题开题报告

一、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在科学作业中,学生做错习题被称为错题,错题是学生学习过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教师每天都必将面对学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些错题会一再出现,学生也会一再做错,于是,在日常教学中,碰到错题时某些教师常常出现这样的态度:回避责任,迁怒于学生。特别是这种错题出现在单元测验卷、试卷中时更是怒火中烧,这些出现错题的学生同时也成为了班级成绩不理想的替罪羔羊。在这种态度的影响下,忽略了对错题的分析和研究,忽视了教师在错题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忽视了学生生活环境在错题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寻找错误产生的原因,笼统地把原因归咎为学习态度、作业态度、智力因素等,然后进行强化训练,甚至是机械重复的巩固练习,更有甚者以训斥代替教育、以记忆解题模式代替学生内化掌握等等。

有效的学习应有三个方面:有效果的、有效率的、有效益的。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很多,但学生由做错变成会做乃至不会错的过程,无肄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发展。通过错题订正过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指导学生学会归纳分析、梳理,能抓住问题的.关键,从而提高了学生条理化、系统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错题订正还能解决零散、疏漏等问题。如果让学生自己对错题进行简单的成因分析,学生能更清楚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更认真地纠正错题。老师通过错题与学生交互式的分析,也更好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也增强了对本学科学习的认同,成绩自然也就有所进步。对教师而言,对知识点更为熟悉,对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困惑会更加熟悉。那么也要我们老师当一位有心人,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题进行收集和筛选,对的错题进行归类、成因分析(即诊断)后寻找对策,从而用它去诊断和辅导更多的学生,进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1、错题:科学练习中做错的问题。本次课题中特指易上当,反复做错的一类问题。

2、订正:对错题进行成因分析,抓住问题关键,构建解题思路,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

3、有效性:有效的订正应有三个方面,有效果的、有效率的、有效益的。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很多,但学生由做错变成会做乃至不会错的过程,无疑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提升学生科学成绩。

2、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障碍,提出解决对策,减负提质,提高科学教与学的质量。

(二)研究的内容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分析学生错题的成因及教师采取的对策。

②分类学生的作业错题,针对不同情况,探究教师使用的纠错对策对学生帮助。

③探究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习惯对错题形成的影响。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

1、调查法: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2、行动研究法。模式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总结评价)。

(二)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

1、确定研究方向,撰写研究方案。

2、结合现状调查情况,撰写开题论证报告。

3、组织课题的开题工作。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按计划实施研究,扎实开展各项研究活动。

1、按单元章节记录、收集学生每日课堂练习、作业本、课外资料、单元练习检测及专题性练习中的错题,记在错题收集诊断本中。

2、分章节及时梳理学生错题的类型(选择、填空、作图、计算等)。

3、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将错题分类整理。

4、诊断错误原因:概念性理解等知识性错误;解题习惯所致(不规范或粗心马虎、审题不清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知识迁移能力不够等。

5、提出解决对策。

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

1、课题资料的归纳与汇总。

2、收集整理案例、随笔等相关资料。

3、撰写研究报告。

4、申请结题鉴定。

第三篇:课题开题报告

20xx年,我校开始实施打造“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在“书香校园”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许多有关学生阅读的问题困惑着我们――开展小学生阅读活动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有效开展阅读?小学生的阅读心理是怎样的?阅读在少年儿童的成长中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为此,我们成立了专题攻关组,负责学生阅读方面的专题研究。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积累中,我们于20xx年4月,根据甘肃省十二五科研课题项目要求,申报科研课题。20xx年9月9日,张掖市教育局将《改善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促进阅读能力形成的研究》确立为市级科研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一)阅读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不仅对扩大学生知识、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读写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对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促进志向的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新教育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在《阅读与中国教育改造》的演讲中呼吁“真正的阅读要从儿童开始”。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呼吁,政协委员提出设立“阅读节”的提案,都在强调阅读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二)有效改善小学生阅读现状的迫切要求。经我们初步的调查,现在小学生普遍存在如下阅读方面的问题:

1、小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没有养成自发读课外书的习惯,阅读活动很被动;

2、小学生普遍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的目标不明确,没有走出读书时为了考试的误区;

3、小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爱好进行经典性阅读和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的阅读;

4、大部分小学生阅读量不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最基本要求,因此,阅读质量不高,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形成;

5、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大语文观”的理想阅读氛围形成面临诸多困难。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建“书香校园”的需要。

二、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阅读”的概念。认知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即读者以视觉感知书面语言的方式去领会和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和表达形式的思维过程。现代研究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创立的“结构图表阅读教学法”,打破传统教法的程式框框,一扫课堂沉闷空气,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正确地把握教学内容。澳大利亚的桑德斯的阅读讨论教学法认为,对阅读的控制权应该留给孩子们,允许孩子们自由地阅读讨论,老师作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新西兰的共同阅读欣赏教学法等,分别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这些阅读理念对青少年的学习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近代,我国产生了许多富有创新意义的阅读教学理论。梁启超实用主义的阅读理论;蔡元培反对“注入式”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崭新的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开启了中国教育的新局面。

叶圣陶关于“养成读书习惯”的精辟论述,对我国现代语文教学影响至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大师吕淑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更是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来认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魏书生、钱梦龙、于漪、颜振遥等语文教学方面的专家所创造的风格独特的阅读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深受“应试教育”之苦的中国教育,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深刻反思,产生了许多崭新的阅读理论。被誉为“新教育’理念发起人的朱永新教授在《阅读改变我们的一切》的演讲中,明确提出了“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的全新观点,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外阅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又使得课外阅读处在“欲进不能,欲罢不忍”的尴尬境地,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面临严峻的挑战。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有人把我们所处的时代叫做“信息时代”。如何获取信息呢?阅读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据有人不完全统计,当今社会需要的各种信息约有80%以上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图书文献。这充分说明阅读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朱永新认为,“阅读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通过阅读能够改变我们的一切。”时代的发展呼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课外阅读,许多世界范围的教育成功经验更是证明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实施“改善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探索与研究”课题,有利于丰富和发展课外阅读的理论,有利于学校形成重视阅读,轻松阅读的良好阅读氛围,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2、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展开研究,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改善,是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创建书香校园的必然过程。让小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在阅读中领悟真理,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是时代的需要,是人的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展该项课题研究具有实践与理论的双重价值。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一)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1、课题了解小学生阅读现状,了解小学生的阅读愿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面临的问题与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改善现实条件下课外阅读面临的困境,使学校在新课程背景下,科学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引领学生快乐阅读,健康成长。课题拟以本校200余名不同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定期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师生座谈、开展读书交流与读书竞赛等活动方式,调查研究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包括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能力,教师的阅读指导策略、学校关于课外阅读的激励机制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研究,完善个人、班级、学校阅读机制,消除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不利因素,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理想的空间,开拓和挖掘有利于开展阅读活动的所有因素,提高小学生阅读效率。课题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深入探索和研究,总结出有效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范式,最终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成果,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大语文观”理论。

2、展开小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分析每一个问题产生原因,产生改善现状的办法与措施。

(1)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调查和改善研究;

(2)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调查和改善研究;

(3)小学生阅读习惯调查和改善研究;

(4))小学生阅读能力调查促进提高策略研究;

(5)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有效利用的研究;

(6)学校激励机制与学生阅读兴趣、能力提高的关系研究。

3、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建构“书香校园”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假设

本课题假设:

(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外阅读作为学生重要的获取知识的方式,科学阅读显得极其重要。课题旨在探索消除影响课外阅读效果的不利因素,产生有利于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新理念。

(2)课题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让学生用愉悦的心情、探索的意识、创新的眼光阅读,为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的教育目标奠基。

(3)研究中寻找课内外阅读衔接的契合点,走出应试教育误区,达到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统一,实现“以读促教”的语文教学目标。

(三)拟创新点

1、课外阅读是打造“书香校园”工程的重要环节,通过探究小学生阅读兴趣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卓有成效的创建“书香校园”;

2、研究丰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内涵,推进新课改的顺利实施,为语文教学的自主性开展提供典型范例,形成课外阅读的新思路、新实践;

3、通过课题研究,形成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阅读的具体教学策略和方法。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将从小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量、阅读书目的选择、阅读时间等几方面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改善现状的思路与方法,最终形成带有普遍意义的指导理论。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发放与阅读有关的调查问卷,了解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情趣、愿望、困难,测试目前条件下阅读能力等,为制定和实施改善方案提供准确的依据。

(2)文献研究法。学习和研究目前国内外教育界关于课外阅读的理论书籍和文章,为课题的开展和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帮助。

(3)行动研究法。确定研究对象,深入学生中间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在教学与工作实践中,主动探索课题关涉到的内容,更新教育理念,用新理念指导教学实践,阅读指导理念与学生的阅读实践相融合。

2、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

3、研究对象

对红石湾小学200余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

(三)课题实施步骤

本课题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研究启动阶段:(20xx年4月―20xx年6月。)

学习该课题当前已有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组成人员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对方案进行论证。在课题获准立项后,撰写《开题报告》。

2、根据实施计划,展开小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和实践改善方案:(20xx年6月―20xx年3月。)

(1)课题组成员研究制定系列调查问卷;

(2)确定研究对象并发放调查问卷;

(3)回收问卷,进行数据统计整理;

(4)在分析数据和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根据分工,撰写调查报告,形成系统的调查研究报告;

(5)制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改善方案,并进行试验和实施;

(6)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3、全面分析、总结阶段:(20xx年4月―20xx年6月。)撰写《结题报告》,申请课题验收鉴定。

(四)课题研究的保障性工作

1、课题论证参考资料:

(1)20xx版《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

(2)《有效教学》肖成全等编著。

(3)《中国当代阅读教学理论与阅读教学》韩雪屏著。

(4)《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苏霍林姆斯基著。

(5)《现代教育理论导读》张洪亮著。

(6)《朱永新教育文集》朱永新著。

2、课题参与者的教学及科研背景。

参与课题研究的是一批基本功扎实、富有吃苦、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群体。其中有高级教师4名,一级教师1名。一人获张掖市优质课三等奖,课题组成员中有市级优秀教师一名,县级优秀教师1名。课题组核心成员具有较好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育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大胆创新,有多项创新成果在主管部门举办的活动中获奖。因为具有出色的工作业绩,所以,被授予相关荣誉称号。课题组成员本年度发表语文教改论文2篇,2篇课题相关论文正在审稿期间,这些都为课题的顺利地开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3、前期准备工作:

本课题是在我校创建“书香校园”工作的核心。我校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方面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前期的研究还仅局限于个人化、单打性、分散型的现状,为了更好地对我校阅读实践活动进行研究与反思总结,我们经全体语文教师讨论后确立了该课题为研究方向。我们又与学校全体语文教师一同搜集研究所需资料,反复、认真地研究课题方案,商讨课题研究计划,并邀请县局教研室专家、领导指导。现已形成具有指导价值的、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案。

4、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外部条件:

①教育部颁布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出明确规定,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为本课题的制定确立了政策依据。

②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推进着语文阅读教学和观念的改革,新的教育理念,人们对课外阅读的全新的认识,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③“书香校园”的构建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必须,符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利于教育科研的展开。

内部条件:

①开展课题研究学校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小学,偏僻的地域环境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向前。虽然这是一所农村小学,但是,学校科研氛围浓厚,大阅读活动有一定特色,在县域内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中的困惑深刻,能为研究提供真实而准确的研究数据,学校也需要在全新阅读理论指引下创造更好的成绩。

②课题负责人是学校校长,曾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曾被教体局授予“教学新秀”称号,具有较好的科研素养,在教研教改方面有一定见解,发表了不少有质量的论文,他对该课题给予了全力支持。为了创建“书香校园”,学校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保障,以确保课题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为课题研究组教师购买了大量相关研究的书籍、资料,提供电脑等现代化的设施,以供研究教师的搜集和研究之需。学校从激励机制方面对学生阅读进行促进,定期举行“教师阅读指导课”研讨活动及“学生阅读体验交流”活动,为课题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内容。

③学校图书馆和远程教育网络等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方便,研究者可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充实研究内容,深化研究成果。

五、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

①责课题的申报、立项。

②拟订课题实验方案,调查报告、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

③合理分配每个参研人员的研究任务。任务要具体,明确,有可操作性。

④定期召开课题组人员会议,了解研究情况,加强研究指导。

⑤不定期的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业务培训,加强对课题的管理,督促参研人员按时完成研究任务。

⑥及时收集能够反映课题成果的主要资料和过程性材料,资料整理要规范。要注重研究成果的物化。

⑦做好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对前期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补救,布置下阶段工作。

⑧撰写课题实验报告,按时上报科研成果评选材料。

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具体工作分工:

1、周凌:课题组组长,负责课题研究的领导及统筹协调工作。

20xx年11月,撰写《开题报告》,部署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

20xx年,在课题组研究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综合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负责课题的申请鉴定及验收事宜等工作。

20xx年,拟撰写“怎样更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主题的系列论文,总结研究成果。

2、单成学20xx年11月――20xx年4月,负责学生课外阅读读物选择与来源的调查,形成调查报告,为课题深入研究提供翔实的一线资料。

3、张凤、刘军连进行研究资料收集及分类整理工作。协助课题组其他成员撰写研究论文、研究报告。

我们相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教育界资深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一定会把该课题研究进行到底,结出丰硕的果实,为我们学校书香校园的打造献上一份厚礼。

第四篇: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背景

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逐渐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我国及周边国家屡遭洪涝、旱涝。

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

了解"蝴蝶效应"产生的原因,认识它产生效应的内在机制。分析它对环境气候的作a用,寻找保护环境的方法。

(二)意义

通过对"蝴蝶效应"的研究,意识到小的事件可以产生大的广泛的'结果,提醒我们要着眼全局,防微杜渐,采取预防措施,保护环境,以避免造成大的灾难。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

(二)问卷调查法:

制订调查问卷并进行间卷调查。

四、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

11月日一日,可以邀请指导老师参加,首先对研究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然后根据成员的自身情况进行分工。

(二)实施阶段

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任务和方案进行实际操作。

11周:(1)、汪弋力、黎勇宏:在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提出具体的背景和目的。

(2)、江建峰、陈星霖:在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收集相关资料,制定调查问卷,设置采访问题,对问卷调查和实际采访做好充分准备

(3)、周六,汪义力在小组汇报,黎勇宏记录

12周:吴雨松,兰娅:在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收集"蝴蝶效应"对我全球气候影响的事例。

李柯兴:在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收集"蝴蝶效应"对我国气候影响的事例,组织小组同学到不同班级分发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

13周:将回收的调查问卷以及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初步整理。

14周:可以邀请指导老师参加,全组成员对研究过程作一个小结,每人写下心得体会。然后对研究资料进行研究总结,从中分析现"蝴蝶效应"原因及对气候的影响,小组成员分析、讨论制预防气候灾难的方法。

最后,将讨论草案完善归纳、取精去糟,总结并写出最后的研究报告。

(三)总结阶段

15周,最后写出的研究报告经老师指导修改后,交学校。

五、预期成果

完成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

六、分析条件

主观条件:全体组员对课题十分感兴趣,十分积极,团结协作。

客观条件:学校有微机室,家中有电脑,方便查阅资料。

经费来源:本课题经费要求不高,大家可以自筹解决

七、参考文献

《气候战争》

第五篇:课题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缘由及课题研究的背景

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层面上来说,本课题的选择是基于以下的一些主要因素:

(1)新课程实施以来,特别是新课标教学要求颁布以来,由于新教材留给老师的空间很大,不少老师对现在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要求的把握以及在课堂中有效地落实好教学目标和要求还存在着“新教材老要求、新要求老套路”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度的达成。

(2)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包办的多,许多本该达到解释水平的课,不少教师将此下降为记忆水平,“满堂灌”或“满堂问”(填空式问答,懂的要问、不懂的不问);有的课把教学混同于学科习题机械训练和简单强化,“表面上像探究,实际上是讲解”,大部分学生还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思考力水平明显下降。不少老师对一些主要课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原有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的层面上。

(3)课堂教学的预设设计与课堂动态生成性调控脱节。当堂的`学习质量和效益明显偏低。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中学数学界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近期还逐渐趋热。有的侧重于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有的侧重于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特别是最近郑毓信教授的研究文章“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见课程教材教法20xx第7期P.28),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兴起,什么是有效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需注意的问题等角度,进行了阐述和剖析。这些研究对本课题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但从总体上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成功模式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缺少成功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本课题着力于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案例剖析,从微观的操作层面入手,通过对案例的收集、分析、反思、提炼等,形成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方式方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核心概念的界定

有效性:“有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性亦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本课题中的预期目的即指省中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要求。

有效性教学:以省中学数学教学要求为基准,教师在实施单位时间的教学行为后,引起学生具体的进步和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有效性教学包括以下三重涵义:一是有效果:指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二是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的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三是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这里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还有思维水平的发展和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案例研究:案例是包含了一个或多个真实疑难问题的情境描述。本课题中的案例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典型课例实录。这里的典型课例有成功的,一般的,也有不成功的。案例研究就是通过收集、整理典型课例,分析其中影响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因素,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和具体的方法。

2、研究的主要观点

⑴课堂有效性教学的主要取决于教学设计(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设计)。我们认为,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对教学的达成度、对当堂效益有着显著的和最直接的影响。

⑵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主要应关注目标设定的有效性、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师生思维互动的有效性、练习反思的有效性。

⑶教师的个体素质与群体研究的水平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显著的和直接的影响。

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体现在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精英”,教学目标及要求的落实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的和谐落实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

三、研究的主要视角

(1)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文献研究

从多角度来收集、研究并组织全学校中学数学老师学习有关文章,在讨论中提高一线老师的理论素养和实施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意识。

(2)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和把握研究

着重于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教师课堂调控的有效性。

(3)教学行为现状的分析研究

当前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研究;融合先进教学理念的良好教学行为研究;不同教师群体教学行为的差异研究;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分层要求的研究。

(4)典型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新教材中的概念课、定理公式推证课、章节习题课、新高考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主要课型的典型课例进行案例剖析,形成有指导价值和推广意义的操作策略与模式方法。

四、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以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

案例研究法是对典型的课堂教学实录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整理出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

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总结,边完善,把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2)本课题以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为辅

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对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制定阶段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研究的方向等目的。还可以用之作为培训老师的素材,以提高课题研究的实际效用。

调查法主要调查本课题研究之初课堂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五、研究的途径与目的

(1)通过省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学习,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及具体的教学要求,借助典型案例的收集、分析、研讨,剖析中学课堂影响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和方法,构建符合我学校实际的评价指标。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从现实存在问题人手,以中学数学教师为主体,立足解决本学校的教学问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案例分析与模式构建相结合。在研究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校数学教研组的教科研水平,使教研更贴近教师的实际。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我学校中学数学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智力支撑。

六、研究计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完成时间

课题组成员分工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1月)

20xx.12.

乐京科负责拟定课题研究计划,王桂喜、、姜文成、张洪华等负责有关学习材料的汇编

《学校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学习村料汇编》

文献集

研究阶段(20xx年01月-20xx年7月)

20xx.7.

王桂喜负责,其它成员协助。

谢建国、姜文成负责。

张洪华、高品荣负责。

《学校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状况的调查》调研报告

《典型课例的案例分析与研究》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指标》

总结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20xx.12

姜文成负责

王桂喜、乐京科、王劲松、张洪华等协助。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操作操作策略与模式研究》

《中学数学典型教学案例汇编》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数量

预期达到的目标

承担者

1、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操作策略与模式研究;研究论文,1本

2、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研究。研究论文,1篇。

3、中学数学课堂典型教学案例汇编,1本。

4、课题结题报告,《报告》

在论文评比,优课评比中获奖

教师提供教学范例,部分论文案例在业务刊物发表,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乐京科、姜文成等.

张洪华等

王桂喜等

乐京科

本课题预计完成的时间:20xx.11

本课题研究组的成员都是来自学校内各个学校的教学骨干,有学校的领导,有市、学校数学学科带头人,也有中青年教学骨干,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他们中的多数人主持或参与过省、市课题的研究工作,也有着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课题主持人是学校中学数学教研员,在组织课题研究活动方面有着便利的条件,因此,我们有信心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取得课题研究和数学教学的双丰收。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