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会计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六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可以找到更多《会计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六篇)》。
第一篇: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会计核算对会计披露质量的影响
选题依据:
1.国内外有关的研究动态
(1)国内的情况
夏惠的《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方法的新选择》,文对会计信息化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进行简要分析,进而对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原则进行探讨,并提出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对计量属性、存货计价、坏账准备计提、累计折旧计提、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等方法选择的新思路。
吴联生在《会计信息失真的三分法》一文中指出,会计信息失真是一种世界性公害,事实上会计信息失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非法会计信息;二是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其中人们常常谈论的是非法会计信息问题。但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成果及治理同样应引起重视,此文在这方面做了探讨。
贺仲勋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中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以及表现和危害,并提出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以及健全监督体系、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方面解决对策。
刘忠玉的《会计信息化:21世纪财务会计发展大趋势》文章,作者通过多年的会计工作实践,就会计方法评价与选择的必要性、一般原则、进行会计方法评价与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一探讨,总结出在新形势下,会计方法评价与选择问题,对于深化会计理论研究和提高会计实践水平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国外的情况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1年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IASB的工作目标和发展策略更加具体和明确:研制和实施一套高质量、可理解和可实施的全球性会计准则,并致力于推动全球会计准则的认可和实施。表明会计准则协调化已经开始体现为准则化(标准化),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如想融入国际资本市场,制定本国会计准则时都不能不考虑相同业务的国际规范,否则会计准则的差异将使其在进入世界资本市场的过程中付出高昂成本。
会计处理方法的新选择:
①计量属性的新选择:公允价值计价
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数据处理的高度自动化、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使资产按公允计价成为可能。通过网络可以使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内外有关系统一实时交换数据,相互获取信息,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最新的资产成交价格信息,用公允价值对资产计价,计量属性将向公允价值计价发展。
②存货计价方法的新选择:移动加权平均法在手工会计下,常用的存货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而移动加权平均法将成为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最佳选择。
③坏账准备计提方法的新选择:账龄分析法坏账准备计提的方法主要有: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等,而账龄分析法将成为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最佳选择。
④累计折旧计提方法的新选择:加速折旧法累计折旧方法主要有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等,而加速折旧法将成为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最佳选择。
2.理论及实际意义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仍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将通过我国会计核算方法的不同选择,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发现原因,并提出改进性的意见。这有助于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得到更真实的信息。
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
1.主要内容
本文拟分为三大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该部分将主要阐述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在会计核算过程(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中,选择标准的确定以及可能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内容。
第二部分:该部分将主要从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四个会计核算个过程,分析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和原因。
第三部分:该部分将通过以上分析,指出通过何种会计核算方法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第四部分:该部分将主要阐述通过本文所得出的结论。
2.可能的创新点
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趋势,对于如何从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中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通过何种方法解决此种现象,可能会有所创新。
完成研究内容的技术路线或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举例说明等方法,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并按照以下技术路线进行研究:
1.围绕论题到相关书籍、刊物、网站和实习单位搜集资料。
2.分析资料,去伪存真,进行初步的筛选整理。
3.认真阅读、研究资料,掌握较充分的理论知识及资料精髓。
4.对实例资料进行业务核算,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问题。
5.通过以上工作,得出自己的创新观点。
6.使自己的观点与材料统一,形成自己的理论系统,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
进度安排及各阶段主要任务
20XX.12.25~20XX.01.02收集资料,与指导教师协商确认选题
20XX.01.03~20XX.01.15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撰写;准备开题答辩;
20XX.01.16~20XX.02.28根据开题答辩要求修改开题报告、细化写作提纲;
20XX.03.01~20XX.04.30根据开题报告书收集、分析、整理文献资料,撰写毕业论文初稿;
20XX.05.01~20XX1.05.15根据初稿修改意见,撰写毕业论文第二稿;
20XX.05.16~20XX.05.22根据第二稿修改意见,撰写毕业论文第三稿;
20XX1.05.23~20XX.06.03提交打印稿,准备毕业论文答辩。
第二篇:会计专业的论文开题报告
2015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1、研究意义: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电算化会计逐步的将代替传统手工会计,而手工会计的发展历史悠久,有着较为成熟的思路与规范,而电算化会计则有许多的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该搞清楚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的优势,差异,达到优势互补。
2、应用价值:
网络经济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使会计在网络经济时代面临着更加巨大的责任,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与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尖锐矛盾。那么如何是电算化会计更好的运用,并逐步代替传统会计,是会计事业发展的更加简洁,完善,快速,准确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传统会计
(一) 传统会计的含义
(二) 当前传统会计的发展
1、发展速度慢
2、发展范围广
3、发展潜力小
二、电算化会计
(一) 电算化快的的含义
(二) 电算化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冲击及影响
(三) 电算化会计的未来发展
三、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差异
四、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的`优缺点对比
五,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的优势互补
主要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文献资料收集法、分析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际操作法
研究进度计划:
2010.10.01到2010.11.05 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2010.11.06到2010.11.06开题报告答辩
2010.11.06到2010.12.30完成初稿
2011.01.01到2011.02完成修改初稿
2011.02到2011.03完成初稿
2011.。03到2011.04定稿
2011.04到2011.05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资料:
[1] 秦荣生,卢春泉.审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于庆华.审计学与审计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3] 曹慧明.审计探索与创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 李秀乾.关于网络审计探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5] 秦晓华,朱建平,陈庆杰.论网络经济对审计的冲击[J].山西统计2002,(04):28-30.
[6] 张玉英.论网络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会计,2007,(08):42-43.
[7] 苏孜.浅析网络经济及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2):53-55.
[8] 张梦梦,周霞.浅析我国网络审计发展讯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6):100-101.
[9] 苏文成.浅析网络经济对传统审计的影响[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7,(04):20-21.
[10] 吴小芬,李永忠.试论电子商务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J].信息化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5):51-53.
[11] 杨尚.试论网络经济时代的审计模式[J].中国集体经济,2007,(2):154-155.
[12] 李永峰,王琦.网络经济对审计理论影响的思考[J].山西统计,2002,(05):46-47
第三篇: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名称及项目来源
浅析企业的预算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广西财政厅会计管理部门曾经做过一次调查,向样本企业寄发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企业知道什么是预算控制系统,知道要在经营管理中有效运用预算控制,只有极少数企业仍对预算控制不太了解,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实行。调查结果表明财会界多年来在对预算控制的宣传和推广应用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我们也应进一步意识到企业对预算控制了解和认识的深度问题。因此,在对企业预算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有待研究。现在看来,预算控制是防范风险、评价企业经济业绩、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的预算控制可以规范各级管理者的经济目标和经济行为,调整与修正管理行为与目标偏差,保证各级管理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我国的企业中,预算管理的运用远不如西方普遍,同时伴随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在控制的运行和管理体制上出现了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使预算控制的运用产生更高的控制效率和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麦金西出版了《预算控制》的专著,将预算管理理论及方法从控制的角度进行了详细介绍,认为一个公司的预算控制系统由几个大的控制系统组成,预算控制对预算偏离度有严格的限制,但不必过分细划。认为在预算管理系统中,在每个会计年度,对管理者业绩的衡量是看其达到预算目标的程度。叶伟杰在《浅论如何加强预算控制》中指出,预算控制是企业预算管理系统中的核心内容,主要强调要建立健全企业预算内、外经济业务的审核、审批制度,以及设置直属董事会领导的企业内部审查监督机构与组织体系,强化事前控制、事中监督、和事后分析及评价工作,使预算目标的实现得到有效的保障。谭泽谰在《企业预算控制中的问题及对策》提及预算控制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大推动作用,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但一些企业在预算控制过程中仍存在些许问题,主要表现在目标确定、组织构件、模式选择等几个方面。这就需要企业通过加强企业的预算控制、完善预算的控制体系来改进预算控制。南京大学会计系课题组在《中国企业预算管理现状的判断及其评价》中指出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了实施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企业预算管理尚存在一些认识和实施上的误区。但企业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够全面,对预算执行的跟踪调查、预算调整、预算的激励作用以及在全过程中权限的划分未给以应有的重视。代宏坤在《有效全面预算控制分析》文章中指出预算控制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但在控制环节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诸如执行与事中控制、差异分析等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主要通过对其中的月度计划、财务审核、业绩报告的制定与审核分析进行探讨。潘静远在《关于集团公司预算管理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文章中指出预算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观念上和技术上两个方面要把握好预算与计划、预算与控制、预算控制与组织架构的关系。
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不断变化,不确定性明显加大,对预算控制各方面的改革进行思考就成为势在必行的事情。总体来说,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包括预算控制的控制点、控制方法的改进、控制系统的完善、如何加强预算控制等,另外对于预算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预算控制得以有效运行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有哪些、对预算控制系统改进的思考是研究的重点。
四、主要研究内容及要解决的问题
论文在简要论述了预算控制的概念、分类、作用及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预算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预算控制赖以实现的条件。
早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企业就已实行预算控制,但那时的预算控制并不被充分重视。20世纪2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等企业产生后,预算控制很快就成了大型企业标准作业程序,它提高了企业的协调效率还促进了企业组织规模与范围的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西方企业对于预算控制的前景发生分歧,传统的预算紧控制随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的产生,其优势逐步减弱,大型企业提倡预算松控制。实行预算松控制,初见成效,企业的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创造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现在企业虽然对预算控制的重视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也进行了充分的学习与改进,但事物是变化的,在预算控制的实行中必然产生一些问题,如过度强调预算的松控制,上下级之间缺少沟通,“分权”与“集权”的度把握不当,预算的实行过程没有有效的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连接起来,企业单调的硬性考核,对预算目标没有很好地定位等等。
这里研究的解决预算控制中的问题的方法包括:强化预算紧控制,兼顾预算松控制,做到刚柔相济;只有让企业员工参与到预算管理的整个过程,建立有效通畅的沟通渠道,才会使员工与管理者更好地配合完成预算目标;预算控制宜采取分层负责方式,建立分级分权的预算控制模式;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企业的资料达到高度共享;灵活运用预算考评进行业绩考核,同时与激励作用有效结合;预算目标要紧紧围绕企业战略,环境的改变导致企业战略的变化,这就要求预算目标及时进行调整。
要使预算控制得到有效运行,使其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为其创造必要的条件也是很重要的。所谓的必要条件就是指环境,环境是影响预算控制的最主要因素,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而外部环境通常是指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等,这些环境是不可控因素,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重点研究内部环境,从内部环境的三个层面来分析预算控制的实现条件。⑴组织层面是系统运行的基础,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体系;⑵行为层面是指控制系统中的人都是受利益驱使而行为,主要包括预算过程的参与及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的激励;⑶技术层面是为确保控制系统有效运行的技术支持,只有实现企业管理的电算化,使资源全面共享,才能使预算控制的资料被及时全面地反馈取得。
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预算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以及预算控制得到有效运行的实现条件。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和完成时间
20xx.8.10-20xx.10.20:确定论文题目,并收集与论文相关的资料
20xx.12.20-20xx.12.25:组织论文内容,交开题报告初稿
20xx.12.25-20xx.01.10:开题报告定稿
20xx.03.05-20xx.04.28:在企业实习,进一步掌握会计相关知识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
20xx.05.11-20xx.06.08:经过导师多次指导与修改完成毕业论文
20xx.06.17-20xx.06.21:论文答辩
六、已进行的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准备论文的写作,我已浏览了大量的资料内容,主要内容如下:
1. 代宏坤.有效全面预算控制分析. 生产力研究.2004.06
2. 马勇. 全面预算管理失效的原因及其改进建议.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1
3. 袁泉.企业集团“人格化”预算控制模式的构建. 财会研究.2004.01
4. 程立.多维预算控制系统的构建. 财会月刊.2004.23
5. 张梅.完善企业的预算控制系统. 经营与管理.2005.05
6. 李国忠. 企业集团预算控制模式及其选择.会计研究.2005.04
7. 闫蕾.对企业集团预算控制的若干思考.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
8. 宋良荣.论企业预算的控制职能. 求实.2006.01
9. 郑建华.浅谈如何加强外贸企业营业费用预算控制.大经贸.2006.09
10.熊立芳.高校预算控制环节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03
第四篇: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院(系) 会计学 专业 20 年 月 日
设计(论文)题目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诊断与防范
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
通过对《民营企业财务风险诊断与防范》的选题,一 是促使本人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提高本人的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做好民营企业财务风险诊断与防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二是通过论方答辩等途径,让社会认同自己研究成果的价值,并讯速向广大读者传播,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
二、意义
通过对《民营企业的财务诊断和防范》的研究,提出高效的防范措施。使自己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能运用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既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熟练地从事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又能大胆探索,不断向科学的高峰攀登。
三、主要研究内容:
民营企业的财务诊断与防范是企业在市场上生存的基本要求,是企业高效率稳定持续发展的前提。民营企业的财务诊断与防范从认识财务风险,经营者经营心态,企业资金有效运用三方面入手。通过正确了解认识财务风险的内容,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优化企业内部环境,强化企业规章制度,积极培养人才力量来规避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说白了,就是要里外结合,可管理性的对待财务风险。
正确认识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是诊断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基本要求,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明确意识认识财务风险的重要意义。
提高企业在市场的适应能力。即在了解分析市场宏观经济后,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预测各部门经费使用情况,制定可行有效高效的经营策略,做出确实可行的决策,做到企业内部分工明确,目标一致,规章制度完善。即要求在管理决策中力求“精”, 防犯“做大做空”片面盲目。强调理性投资建设,有助于高校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决策。
企业资金的有效运用。要求管理人员有全面的财务风险的认识。在具体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对资金有效的利用,不只重视眼前利益导致企业失去长远收益。
重视企业人才培养。就是要求企业不仅重视硬件设施,还应重视人才。对重点部门和重要财务管理上应有相应人才,并在更换管理层时有足够重视,尽量做到宁缺毋滥。 实验设计:收集并整理2至3个典型而翔实的案例,对论文中的论点加以充分有力的论证。如下:
案例一:三株实业有限公司曾是国内知名的生产和销售保健品的民营企业,1994年才组建,只用了两年,即1996年其年销额就猛涨到了80亿元,到 1997年,公司总资产为48亿元,且资产负债率为0。然而这个庞大的帝国,竟然就因一个危机事件走向了灭亡―――三株集团在一起消费者病故的法律纠纷中一审司败诉。于是从1998年4月开始,其销售收入猛然从原来的年销售80亿元,下跌到1000万元,随后出现全面亏损,工厂全面停产。
案例二:德隆集团一度是我国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德隆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神话。然而神话的破灭却比神话的制造更为迅猛和突然。以2004年4月14日德隆旗下“三驾马车”
股票连续跌停为导火索,德隆资金链条崩断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此后,公安、司法、监管机关对德隆涉嫌操纵股市,非法融资,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展开调查。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企业扩张奇迹的资本巨人颓然倒下。
第五篇: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选题的动因(背景或意义)
内部控制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它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外部和内部管理需求的变化。前者是根本动力,它决定了内部控制发展的方向和程度。从国际上一些比较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看,完善并运转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这些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基础,为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因此,在当前信息环境下,研究如何构建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论文拟阐明的主要问题
本文在探寻信息技术同内部控制体系的关系下,深入比较传统内部控制体系和信息环境下内部控制体系的区别,再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流动与沟通及内部监督五大影响因素来分析内部控体系的构建,并了解当前新形势下构建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实现网络化与信息化,首要目标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效果,具有协调企业内外关系、明确职责分工、保护资产的安全与信息完整可靠等方面的主要功能,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三、论文提纲
一、信息环境与内部控制 2
(一)信息环境与内部控制的简要介绍 2
(二)比较传统内部控制体系与信息化内部控制体系 4
1.经济背景的比较分析 4
2.理论基础的比较分析 5
3.内部控制目标的比较分析 7
二、 信息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8
(一)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原则、方法及步骤 8
1.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原则 8
2.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方法 8
3.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步骤 8
(二)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 9
1.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 9
2.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10
3.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 10
4.加强信息流动与沟通 10
5.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 11
6. 内部控制的实施方式 11
三、 成都嘉瑞德家私有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分析 12
(一)成都嘉瑞德家私有限公司概述 12
(二)成都嘉瑞德家私内部控制体系框架 12
(三)成都嘉瑞德家私有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要素分析 13
(四)成都嘉瑞德家私有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实施分析 15
四、完善当前的内部控制系统模式 16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序号 论文各阶段内容 时间节点
1 xx.12.1前 选题
2 xx.12.5 确定论文题目
3 xx.4.2 开始写开题报告
4 xx.4.5 开始写论文初稿
5 xx.5.10 完成论文初稿
6 xx.5.25 论文定稿
7 xx.5.15 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
[1] 杨有红,构建企业内部控制框架[m].杭州,北影出版社,xx年版
[2] 陶雷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j].江西煤炭科技,xx,(1):109-110.
[3] 池国华. 创内部控制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xx.
[4] 胡兴国,王晶.信息化背景下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研究[j].财会研究,xx(3):43-44.
[5] 杨雄胜 夏俊.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实务与案例[m].大连出版社,xx.
第六篇:会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3篇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教学程序和教学手段,是一项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创新活动,是设计者理论水平、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展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是困扰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难题。本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会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篇一:题 目: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题 目:哈尔滨中南商贸有限公司内部审计质量问题研究
一、选题背景介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相关制度改革的不断加强,公司内部审计及其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诸多方利益实现的最终保障,其信息管理的审计质量控制状况更应受到关注。特别是随着国内外一些恶性会计舞弊案件以及上市公司造假事件的相继发生,使得企业内部审计成为了国内外所有相关人员关注的焦点,尤其对其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情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几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也逐渐加强了对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且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机构设计未完全到位,导致独立性不够;二、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使得内部审计目标不明确;三、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造成审计报告专业性不强;四、未建立分级督导检查制度,客观上导致内部审计质量不高;五、与外部审计沟通不好。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的质量,所以加强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提高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质量的关键。本文结合了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哈尔滨中南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商贸)为例,结合其生存发展的实际情况,阐述了中南商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存在问题,分析了其问题的成因,接着提出了完善中南商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建议,并有系列相对应的保障措施。
哈尔滨中南商贸有限公司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先锋路,该公司主营小松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及零配件等工程机械产品。本着“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真诚合作,共创未来”的竭诚宗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业精神而逐步成长。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安德鲁·D·钱伯斯在《内部审计》中提到,在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必须具有有效的控制,高层控制部门也必须对内部审计进行有效地控制。此观点表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不仅仅是内部审计部门自身的责任,高管层也应承担相应责任。
高普·V·克瑞斯南等在《国际审计杂志》中提到,要建立完备的审计制度和实施有效地审计质量控制,从而降低审计出具审计报告的缺陷。
劳伦斯·索耶等的《现代内部审计实务》一书引用了《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中对审计质量控制的相关叙述,认为内部审计主任应该建立并保持一个质量控制计划,以评价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
加里·M·斯特恩对内部审计部门实现增值的15种方法进行了阐述,具体包括有降低外部审计的成本、实施预防性审计工作、进行审计的自我评价、让审计活动更富有协作性等等。
戴维·弗林特认为,审计从本质上,是一种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社会控制机制"。他指出:作为一种近乎普遍的真理,凡存在审计的地方,一定存在一种受托责任关系,受托责任关系是审计存在的重要条件"。受托责任的观点,为我国大多数学者接受,被广泛地引入到审计理论研究中,并且有所发展,其中包括对内部审计本质的探寻"我国学者郭胜利提出:内部审计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控制,是一种保证或落实受托责任的控制机制"。本研究认为,该观点切中了内部审计本质的要害"。
2、国内研究现状:
刘莉在《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中认为无论是在公司治理还是在协助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内部审计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理应得到重视。
柯金秀在《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中认为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是对内部审计整个流程以及审计工作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的评价,能实现对审计工作效果的实时和持续的监控。
饶庆林,谭文浩在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思考中说到,内部审计相对于民间审计和政府审计,其执行效率相对较差,强制性也较弱,因而不太受到重视;其次,由于内部审计主要围绕企业内部经营活动而开展监督检查,因而受到企业内部影响较大正是由于所处环境地位的差异性,内部审计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李永强,辛金国在“免疫系统”理论下审计质量控制研究中提到,审计质量是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的生命和灵魂,我国国家审计正处于转型期,搞好审计质量控制,有利于强化审计机关内部制约机制,克服审计人员操作中的偏差,降低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职业的地位和声誉,真正实现审计效率和效益的统一。
汪彦君在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系统研究中提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理论研究,在工作中探索建设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控制体系和控制制度,大力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水平是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迫切任务。
钱世昌的《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中提到,加强内部审计的质量管理无疑是诸多内部审计管理环节中的中心环节。认为对内部审计进行日常的质量管理,应当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进行:政策性监督检查;内部审核;外部审核。
张庆龙在《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一书中提到,为了提高审计的质量,内部审计需要管理,它是内部审计有效发挥作用,实现为企业增值的保障。他认为,质量管理的核心是监督。 三、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1、研究目的:
本文立足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原理结合实务研究手段,对中南商贸体系建立及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其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意见,对其内部审计质量制体系进行优化完善,以便进一步提高中南商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水平,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其经营实力,同时通过这个案例分析延伸到中小型国有企业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和健全过程中需要注意和改善的方面,为提升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水平和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供借鉴和参考。
2、研究意义:
审计质量的优劣关系着企业内部审计的生存和发展,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制的成功设立不仅可以促进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效率提高和效果加强,同时也是完善企业公司治理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企业的防疫系统,也对公司业绩的良好评价和企业价值增值提供了保障。
3、研究方法: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各个要素作为一个系统,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在目前整体内部审计质量低下的情况下,用这观点来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企业公司的发展现状主要从理论上对中南商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论述。将所学所搜集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实践,作为写作过程的指导思想,也可以用来指导企业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面的日常工作,从而更好解决企业在实际内审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撰写提纲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方法
第2章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理论概述
2.1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涵义
2.2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特点
2.3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第3章 中南商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中南商贸的基本情况
3.2 中南商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
3.3 中南商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完善中南商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
4.1 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组织保障机构
4.2 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人员控制机制
4.3 强化中南商贸内部审计过程控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五、所做实质性工作
为了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我在中南商贸公司实习过程中,努力完成各项工作,搜集相关资料。与此同时,我还不断收集、查阅与毕业论文有关的中外书籍、报刊、杂志,还到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此为毕业论文提供理论基础,丰富和完善论文内容。
会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篇二: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补充更正报告问题研究一、研究的现状及其意义
1、本选题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的财务重述制度。美国财务报告重述制度是伴随着公司治理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起来的。1971年7月原美国计生原则委员会(APB)第20号意见书中规定:“上市公司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差错时,应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由于安然、世通重大财务舞弊事件的频繁爆发,2002年美国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X法案),其要求“公司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要在公司的定期财务报告上签署书面声明,声明指出公司管理层和主任会计师要对财务报告的差异负直接责任”。随后,2005年5月,FASB发布第154号公告,首次正式定义财务重述的概念。由此,美国财务重述制度走向成熟。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1999年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将会计差错定义为:“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由于确认、计量和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2003年12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9号—财务信息的更正及相关披露》中,上市公司应以临时报告的方式,及时披露企业存在的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后的信息。随后,我国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定,企业对前期重要差错的更正要采取追溯重述法。这项准则的制定标志着我国财务重述制度的正式确立,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年报补丁” 制度的成熟。 2、本选题研究意义
上市公司特别是ST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对年度报告进行补充更正的现象很普遍,此现象形象地被称为年报的“补丁”。年报打“补丁”的现象这类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多属于隐性披露缺陷,容易被忽视,但如果依据补充或修改前的年度报告(若前后报告差异部分达到重要性水平)作决策,将会给年度报告使用者带来无法估计的损失或误导其决策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
本文试图对中国上市公司年报财务信息补充更正现象进行较为系统性的
分析,使外部投资者对年报信息补充更正的动因、经济影响和发布年报补丁的公司特点有所了解,从而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目标
财务报告是上市公司最为重要的信息披露方式,它传递了上市公司在整个会计年度内的全景信息,是投资人、债权人和监管机构等进行正确决策的依据。纵观国内外证券市场上财务信息的披露,存在不少的上市公司在定期财务报告发布后又频繁地以补充或更正的形式修改已公布的定期报告。现实中我们发现在年报披露后,短则一两天,长则几个月之后,有很多的上市公司便开始发布补充更正公告,而公告前后公司业绩却相差甚远。这种利用财务信息补充更正而进行的不规范信息披露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投资者,使其因信息不对称而遭受损失。本文对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年报财务信息补充更正的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其产生的原因、责任归属及改进建议。 2、研究内容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说明选题背景和有关文献对本文所研究问题及类似问题的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年报补丁问题。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上市公司进行年报信息补充更正的具体动机及手段,接着阐述年报信息补充更正的上市公司的特征,之后做上市公司年报补丁分析,最后再描写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补充更正的市场反应。 第三部分:财务信息补充更正与审计责任。第四部分:政策建议。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分析出年报信息补充更正的上市公司的特征,找出其责任归属。了解上市公司年报信息补充更正的特征和市场反应,找出应对问题的方法。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基本思路和方法
首先,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和财经视频,基本了解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补充更正现状,在这个基础上,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其次,和相关专业人员探讨,向他们学习提取其中的意见,融合自己的想法。
第三,通过细心研究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补充更正的案例,对此分析从而找出问题。
最后,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查阅的各种资料所得,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技术路线
(1)分析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补充更正现状
(2)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3)找出对策 3、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通过大量阅读资料、听取相关专业财务人士的专业意见、自己学习所感悟及前人的总结,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补充更正现象的探析是可行的。
四、研究计划及进度安排
1.2012.12.10-2013.1.15 完成论文选题,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 2.2013.1.16-2013.3.2 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成论文开题报告和大纲 3.2013.3.3-2013.3.20 根据开题报告,完成论文初稿 4.2013.3.21-2013.4.15 中期检查,修改完善论文初稿 5.2013.4.16-2013.5.10 论文定稿,上交论文,准备论文答辩
会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篇三: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相关应用问题的研究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当前,在会计准则制定上,无论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还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都正在由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向公允价值会计转变。为了加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协调与趋同,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的新形势,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出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重新引入,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但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完善。
公允价值的应用在我国经历了“先用后弃,禁而又用”的反复阶段,这次使用同1998年相比,范围有所扩大。但这并不表明公允价值将会在我国实际中得到全面的应用,更不表明我国也具有全面采用公允价值的环境。如何利用国际研究成果指导和评价公允价值在我国的研究和运用是我们需要研究思考的问题。鉴于基于这样的问题,选择了本题作为我的论文题目,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二、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综述
对于公允价值的含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1998);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公允价值是双方在当前的交易(而不是被迫清算或销售)中,自愿购买(或承担)或出售(或清偿)一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2000)。我国2006年新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可见,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最大的特征就是来自于公平交易市场的确认。
作为国际会计界关注的一个话题。随着公允价值概念的明确和推广应用,目前国际上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已由“是否需要采用”转向了“如何更好的运用和完善”方面。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6年正式发布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也已在超过40项会计准则中明确要求或鼓励报告主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价格。2006年11月末,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讨论稿(DP),可见公允价值在国际上的广泛应用。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引入阶段、回避阶段以及重新提倡的阶段,在国际上对于公允价值广泛应用之际,我国各个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由于我国国情以及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2007年以前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尚处于基本理论研究的阶段,主要对公允价值涵义及其计量属性争议,有三种观点:1、认为公允价值不是新的计量属性;2、认为公允价值是新的计量属性;3、认为公允价值不是计量属性。谢诗芬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会计计量中的现值研究》中指出,公允价值是一种全新的复合型会计计量属性,它并非特指某一种计量属性。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作为独立的计量属性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及现值并列为基本计量属性,突显了其重要地位。
公允价值在准则中显出重要的地位,但并不能表明公允价值在我国实际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表明其应用需要一定的土壤,我国是否有环境全面应用公允价值,仍然值得研究,借鉴国际经验及如何借鉴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目前很多学者在对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中的建议主要是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以及公司高层人员的培训,加强公允价值相关理论的研究,完善外部市场环境。本文结合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对公允价值在新旧会计准则运用中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中的进步和不足做出评价。
三、基本思路及研究内容
论文框架:
1.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2.公允价值概述
2.1 阐述公允价值的概念
2.2 公允价值的特征
2.3 公允价值的理论发展
2.4 与其它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
3.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
3.1过去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
3.2现在公允价值在我国新准则中的体现
3.2.1我国引入公允价值会计的背景
3.2.2公允价值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影响
3.2.3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具体运用
3.2.4我国引入公允价值是慎重的
3.3新准则下公允价值应用比旧准则下公允价值应用比较
4.我国公允价值应用与国外的异同
4.1公允价值在美国的应用
4.2公允价值在我国与国际上应用的比较
5.对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问题的研究
5.1 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问题
5.1.1 公允价值应用的选择问题
5.1.2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问题
5.1.3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问题
5.1.4 公允价值计量的成本问题
5.2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建议
5.2.1积极参与公允价值的国际研究
5.2.2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
5.2.3 制定我国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5.2.4建立健全由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以及企业三方共同组成的监督机制
5.2.5培养投资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结论:本课题文从公允价值的起源、发展入手,全面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定义、特点、计量基础等相关理论知识;同时结合公允价值国外以及在我国相关准则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运用中的影响、障碍及未来发展。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了梳理与厘清,以便今后更好的应用。本文主要结论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引入阶段、回避阶段以及重新提倡的阶段,在国际上对于公允价值广泛应用之际,我国各个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由于我国国情以及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2007年以前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尚处于基本理论研究的阶段,主要对公允价值涵义及其计量属性争议,有三种观点:1、认为公允价值不是新的计量属性;2、认为公允价值是新的计量属性;3、认为公允价值不是计量属性。谢诗芬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会计计量中的现值研究》中指出,公允价值是一种全新的复合型会计计量属性,它并非特指某一种计量属性。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作为独立的计量属性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及现值并列为基本计量属性,突显了其重要地位。
公允价值在准则中显出重要的地位,但并不能表明公允价值在我国实际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表明其应用需要一定的土壤,我国是否有环境全面应用公允价值,仍然值得研究,借鉴国际经验及如何借鉴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目前很多学者在对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中的建议主要是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以及公司高层人员的培训,加强公允价值相关理论的研究,完善外部市场环境。本文结合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对公允价值在新旧会计准则运用中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中的进步和不足做出评价。
三、基本思路及研究内容
论文框架:
1.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2.公允价值概述
2.1 阐述公允价值的概念
2.2 公允价值的特征
2.3 公允价值的理论发展
2.4 与其它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
3.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
3.1过去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
3.2现在公允价值在我国新准则中的体现
3.2.1我国引入公允价值会计的背景
3.2.2公允价值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影响
3.2.3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具体运用
3.2.4我国引入公允价值是慎重的
3.3新准则下公允价值应用比旧准则下公允价值应用比较
4.我国公允价值应用与国外的异同
4.1公允价值在美国的应用
4.2公允价值在我国与国际上应用的比较
5.对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问题的研究
5.1 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问题
5.1.1 公允价值应用的选择问题
5.1.2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问题
5.1.3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问题
5.1.4 公允价值计量的成本问题
5.2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建议
5.2.1积极参与公允价值的国际研究
5.2.2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
5.2.3 制定我国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5.2.4建立健全由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以及企业三方共同组成的监督机制
5.2.5培养投资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结论:本课题文从公允价值的起源、发展入手,全面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定义、特点、计量基础等相关理论知识;同时结合公允价值国外以及在我国相关准则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运用中的影响、障碍及未来发展。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了梳理与厘清,以便今后更好的应用。
本文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公允价值的应用在于其理论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公允价值理论正是由于其面向现在与未来、面向价值、面向市场,它可以解决决策导向问题,因此企业必须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决策。第二,应认真研究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公允价值理论在现阶段还有很多尚待完善的方面,如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问题等。这些理论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研究并解决,公允价值的应用就缺乏坚实的基础。
尽管本人在研究过程中尽了很大努力,但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学识和时间,论文仍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此外,由于本人的知识结构所限,这也必将对公允价值问题的认识有所局限。这些都有待于以后的深入研究。
四、工作进度安排
有以下几点:第一,公允价值的应用在于其理论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公允价值理论正是由于其面向现在与未来、面向价值、面向市场,它可以解决决策导向问题,因此企业必须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决策。第二,应认真研究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公允价值理论在现阶段还有很多尚待完善的方面,如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问题等。这些理论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研究并解决,公允价值的应用就缺乏坚实的基础。
尽管本人在研究过程中尽了很大努力,但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学识和时间,论文仍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此外,由于本人的知识结构所限,这也必将对公允价值问题的认识有所局限。这些都有待于以后的深入研究。
四、工作进度安排(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