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开题报告(大全)

时间:2022-03-14 22:34:55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9955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研究生开题报告(大全)》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研究生开题报告(大全)》。

第一篇:研究生开题报告

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对珠海特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推进土地资源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本人在参与“周口市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小组工作的基础上,对系统设计和实现作了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当前,我国城镇已进入快速建设阶段,城镇建设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土地有效开发与集约利用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镇土地利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之一,极其宝贵,土地合理利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因此要大力提倡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土地的合理利用。但我国城镇的土地开发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了城镇土地开发建设在规模和结构上的迅速变化,产生了许多普遍问题,如土地利用无序、利用粗放、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偏低,建设用地与耕地的矛盾日益显著,土地破坏、污染、浪费严重等等,造成“半城市化”、生态恶化等严峻的问题。这是小城镇土地开发建设中的两难困境,它表现出一种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么地方政府、开发商与当地住民的矛盾。在目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对它的开发建设进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资源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涉及面广、管理利用相当复杂。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实现土地资源工作的现代化,在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各个层面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土地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以信息化带动信息采集技术与分析技术的飞跃,以信息化促进政府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顺应资源、环境的全球性持续利用需求。土地资源数据标准化、信息共享、科学监督以及将这些信息快速反映到经济建设中去需要建立统一协调的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用以管理海量数据,迅速处理文档、图件,提供准确可靠信息,从而将资料的大量积累、更新与经济快速增长联结起来,为综合利用土地资源信息进行宏观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土地信息产业的建立和地理数字化产品的发展,社会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认识普通提高,对农村土地的认识逐渐加强,对其需求也大幅度提高。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必备的重要系统,各国都大力开发自己的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并将先进的技术、方法应用到其中,如空间信息分析的新模型和方法,空间信息应用的新模型和方法:三维、四维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来提高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的技术含量,以更好的为土地管理服务。

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了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和稀缺性,对土地资源配置调控的研究较早,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土地地租理论、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多个方面。

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轨经济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在认识到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有调控土地市场,维护公共福利,储备能源,调节生态平衡等功能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土地资源数量还有扩大的趋势。国有土地资源管理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虽然世界各国的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多种多样,但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发展存在共性,是有规律可循的。

土地资源配置调控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其调控结果是各种因素、各种手段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各种因素和手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共同影响调控结果。要达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综合效益,需要调动市场、政府、社会等各种力量,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税收等多种手段,并且各种手段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土地资源调控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达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既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同时兼顾社会和环境效益。

土地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经济转型以来,土地资源实行了由无偿无限期无流动,向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十余年的改革,成效和缺陷并存。一方面,国有土地“以地生财”,为地方政府积累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从而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城市落后的面貌。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偿使用的改革仍然采用的是政府审批模式,即要用地找市长的模式,从而影响了资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并成为长期 以来困绕改革深化的重大问题。经济发展史证明,实现土地资源和资产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是市场配置资源13%建立土地交易市场,是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必然选择。当前,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市场,并进行 土地市场运作机制的观念创新。

贸规则强调行政主体一致原则、公平原则、透明原则、非歧视原则。在中国人世的大背景下思考建立土地市场新机制,首要的问题是要认清当前土地市场政府与市场的现状,找准和WTO规则存在的差距。土地市场新机制必须围绕政府与市场、监管与竞争、平台与服务等市场机制,开展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深刻的行政革命,实现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的转变,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确保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必须和 世贸规则所任。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活动对土地的使用展开竞争,以土地需求的市场价格变化和自身能从土地上获得的经济利益来决定各自活动的最佳区位,从而使商业、工业、住宅等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与地价之间得到祸合,推动了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使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变化,形成合理的土地资源空间布局(曹建海,20xx),使得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呈同心圈层分布。

参考文献:

1.〔美〕阿瑟。奥沙利文著苏晓燕等译,20xx,城市经济学〔M],中信出版社;

2.毕宝德,1991,土地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毕宝德,1994,中国地产市场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5.柴强,20xx,房地产制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6.曹建海,20xx,中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

7.陈顺清,20xx,城市增长与土地增值M],科学出版社;

8.董俊祥等,1994,土地管理理论与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

9.何银虎,1999,中国土地管理与开发经营全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

10.浦东新区经济发展报告,上海远东出版社;

12.万曾炜等,20xx,透视浦东思索浦东,上海人民出版社;

13.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4.邹兆平,1990,外国与港台土地管理制度,城市规划;

16.周树志,1999(4),论公共政策范畴,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7.刘溶沧,1999(l),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与公共政策的重新定位,财贸经济;

18.马风光,20xx(2),市场经济中公共政策的角色定位lJ],技术经济;

19.吴未,20xx(3),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中国土地;

20.刘浩葛吉琦,20xx(9),城市化中的土地征用问题,国土经济;

21.谭术魁彭补拙,20xx(l),对我国若干城市土地储备运作的比较,中国房地产;

22.谭刚,20xx(5),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新突破一一《深圳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规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特区理论与实践;

23.董坷,1999(3),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下的城市土地利用,城市规划汇刊;

24.张文彪,20xx(8),美国的土地管理及其借鉴,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5.魏景明,20xx(11),美国的土地管理与利用,中国土地;

26.束雷,20xx(2),英国土地利用与管理,中国土地;

27.王国强,20xx(4),中日土地利用管理比较研究,世界地理研究;

29.万曾炜,1997(2),论浦东新区土地滚动开发机制,浦东开发;

31,徐永倡等,1997(8),切实加强浦东新区土地的宏观管理,浦东开发;犯。芒棘,1997(9),完善新区土地市场体系浦东实施土地租赁办法,城市发展研究;

34.钱芝平,1998(3),加强浦东新区国有土地资产运营管理的建议郭庆藩。辑庄子集释。 .中华书局,1961: 7.

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 8

阿尔贝特・史怀哲。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xx:9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4

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钱穆。庄老通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xx:9

王葆玄。老庄学新探.上海文化出版社,20xx:5

崔宜明。命运观念的起源和理性内涵.中国哲学史,1996:3

钟泰。庄子发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4

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

唐雄山。老庄人性思想的现代诊释与重构.中山大学出版社,20xx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8

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3

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6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李振纲。生命的析学《庄子》文本的一种解读.中华书局出版社。20xx

王博。庄子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研究生开题报告

可以来问我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第三篇:研究生开题报告模版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研 究 生 选 题 报 告

报 告 题 目南方航空航线网络分析与优化研 究 生 姓 名任 靖指 导 老 师刘志学教授系 别、专业管理学院MBA

二○○九年八月二十五日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 课题来源

本课题为自选课题。

经过新中国60年的发展,民航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和先进的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持续快速增长,航空运力显著增强,航线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十多年来,中国民航业运输的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这三大指标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7.3%、15.7%和14.9%,超出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航班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名在2005年上升至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1]。然而,从1996年开始民航业的运输生产增幅开始减缓,旅客运输量增长出现了大幅的下降,1998年民航业出现了效益滑坡,民航业整体亏损超过了20亿,从而结束了民航业连续赢利长达20多年的历史。

在民航业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却出现了全行业的亏损,这种现象值得深刻反思。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微观角度考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企业内部管理粗放、机制不健全、运力投放大于运力需求、恶性的票价竞争等。从宏观角度分析,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航空需求持续低迷,我国的宏观经济开始进入相对过剩阶段。同时民航替代品的快速发展,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建设也对航空运输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打破这些地区原有的航空运输市场格局,使一部分原属于航空的旅客分流到公路、铁路运输上去。我国目前在建的“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线路所服务的范围恰恰也是目前民航航线分布最密集、航线收益最高的区域,两者的重叠将对该地区的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2009年合武动车组的开通就使得武汉到南京杭州的航空客流减少了30%。

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造成民航业亏损的因素内外兼有,包括国际经济走势不景气、航油价格的高企等外界因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国内民航体制落后、民航企业竞争能力偏弱、运力相对过剩、经营效率低下等。经营效率低下主要是因为国内民航业的航线网络布局、机场的分布、机队机型的搭配不合理造成的。由于航线资源的高度重叠,再加上近些年来新的廉价航空公司的进入,航空业的竞争不断加剧,价格战和航线资源的争夺趋于白热化。特别是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加上原油价格的高位震荡,航空公司亏损巨大,促使各大航空公司纷纷着手改善自己的航线网络结构,优化航线资源配置。中国民航的“十一五”建设规划研究报告中提出实施强化枢纽建设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枢纽航线网络[2]。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以南方航空公司为主体,吸收合并了新疆航空公司、北方航空公司,重组后拥有13家分公司和5家控股子公司,保持着旅客运输量连续三十年位居国内各航空公司第一的记录,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但也应看到,南航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点对点模式的航线较多,无法发挥规模网络优势;国内航线较多,国际航线较少,国内国际航线没有达到较好的衔接等。就目前来看,南航的航线网络规划能力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迫切需要优化目前的航线网络结构,设计适合南航发展的航线网络结构,实现向规模网络型航空公司的

战略转型。

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论文拟对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航线网络及其优化进行专题研究,通过研究国内外比较成功的航线网络模式,找出适合南航未来发展的航线网络模式。具体来说,本文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1)对南方航空网络优化布局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为国内运输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南航已经初步具备了构建网络航空公司的基础,与此同时也存在若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运力增长过快、客运量增速下降,运输效率降低;航线网络密集但航线收益率反而下降,无法形成规模经济;航线资源高度重叠、干线密集而支线发展不足等。本文通过对这些现实问题的深入分析,进而优化航线网络布局,希望对南航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2)对国有大型航空企业航线网络发展的借鉴作用

南航、国航、东航作为三家大型的国有航空集团公司目前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改善自己的航线网络结构、优化航线资源配置,加快战略转型?同类型的国有大型航空集团公司可以借鉴本文的研究结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优化自己的航线网络结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十多年来,国外发达民航国家的航线模式经历了从点对点航线模式向枢纽型航线模式的转变。随着枢纽型航线网络在欧美发达国家和亚洲部分地区的普及和发展,主流航空公司在各基地机场的垄断地位非常的明显[3]。目前,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开始对自己的航线网络模式进行调整,采用复合型模式即点对点模式和枢纽型模式共存。

在国外,许多航线网络研究都和枢纽型航线网络模式有关。Phillips用统计分析验证了拥有航空枢纽将使航空公司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4]。Oum分析了枢纽型模式在策略上的优势以及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5];Berecheman研究了枢纽型网络的建立和如何选择航线连接方式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问题[6];Starr和Stinchcombe等人经过研究得出规模经济在航空业中表现出明显的自然垄断性的结论[7]。O’Kelly是较早针对枢纽型航线网络设计发表论文的人,他构建了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来优化枢纽的定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但是对这种算法得到的是否为最优解持否定态度[8]。Guimera通过对全球航空网络的统计分析得出节点的链接度越高,中心度未必越好的结论[9]。Aykin研究提出影响总运输成本的因素不仅有距离而且有枢纽数目、非枢纽数目以及节点间的流量等 [10]。Zhang和Wei利用需求分析函数来研究枢纽型航线网络在市场竞争中的有效性[11];Oum的研究结论是:与其他网络模式相比,枢纽型网络具有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等多重功效,可以对潜在的竞争对手进行战略阻止[12]。

Ernst构建了基于最短路径的算法来求解P-hub 中位问题的模型[13]。Campbell在1994年首先提出决策变量以起点间的路径为基础的定义方式,用整数规划模型解决选址问题,降低了求解的难度[14]。Bania考虑了在枢纽机场从一个航班中转到另一个航班的可能性,提出了衡量枢纽型航线网络程度的方法。Dennis通过分析得出机场的地理环境、服务的覆盖区域和中转衔接

是决定枢纽型机场的关键[15]。

在国内,由于中国的航空管制近年来才逐步放松,因而有关航线网络问题的研究不多,现有的研究理论基本上都借鉴了国外的研究思想,在其基础上发展演变过来的,而且多为定性的研究讨论,有意义的定量化研究成果较少。1999年,余立华探讨了枢纽型航线网络布局的理论基础和该模式的优缺点,并针对有中国特色的枢纽型网络布局进行了探讨[16]。赵桂红和赵凤彩等人的论文通过研究航线网络所表现出的经济性,阐述了其对战略布局的重要程度[17-18]。李革庆运用经济分析法研究我国航线网络布局的现状和影响布局的因素,总结出现阶段我国应加强枢纽式航线网络的建设[19];李大力通过对我国支线航空航线网络发展的现状的研究分析,得出了应重视支线航空市场建设的结论[20]。以上论述对中国民航业航线网络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本选题将运用运输经济学原理、地理学原理和管理学原理,通过分析航空公司航线网络研究与规划来合理布局航线,提高航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对南方航空公司目前存在的航线网络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合理规划;

(2)提高航线网络规划能力,优化航线资源配置;

(3)推进南航的战略转型,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查阅国内外有关企业竞争战略、航线网络规划、航班优化设计、航线网络经济性等基础研究资料,研究分析有中国特色的国有大型航空公司的航空网络规划。

(2)调查研究:通过对航线资源规划部门、航空企业管理部门、机场地面保障服务部门、航空管控部门的调查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3)结合实际作案例分析:通过对南方航空公司的航线网络的现状研究,将理论研究得出的思路、方法应用于实践。

(三)研究内容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2 航线网络模式及其经济性

2.1 航线与航线网络结构

2.2 航线网络模式

2.3 航线网络的经济性

3南方航空航线网络现状分析

3.1 南方航空公司简介

3.2 南方航空航线网络的发展

3.3 南方航空航线网络存在的问题

4 南方航空航线网络优化规划与布局

4.1 优化思路与原则

4.2 航空基地的优化

4.3 双枢纽布局

结束语

四、研究的条件

本人目前在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湖北分公司工作,六年来参与了多次公司改革与发展项目的研究和实践,并目睹了民航业近年来的飞速发展,深感航空枢纽建设的重要性。由于对航空公司枢纽建设发展的个人兴趣,加上我作为南航员工能取得第一手资料的优势,我相信自己能在导师的指导下顺利地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

通过两年来系统的MBA课程学习,掌握了一些管理工具的分析和使用方法,因此也具备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为完成本课题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导师刘志学教授多年来从事物流管理科研工作,拥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研究功底深厚。对学生悉心教育、耐心指导,为本人的研究提供了扎实、可靠的支持和帮助。

五、研究时间进度

2009.03-2009.05确定选题、查阅文献资料、对南方航空公司航线网络进行调研;

2009.06-2009.07撰写选题报告、拟定论文大纲;

2009.07-2009.09撰写论文初稿及初步修改;

2009.09-2009.10论文修改、定稿;

2009.10准备答辩,论文答辩。

六、主要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田保华. 谈金融风暴下中国民航业的发展. .cn,2008-12-18 耿淑香. 航空公司运营管理方略. 北京: 中国民航出版社,2000:23-24 Newman, M.E.J.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plex networks. SIAM Review, 2001, 45(2):167-256 Phillips LT. Air carrier activity at major hub airports and changing interline pract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irline industr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1986,21(3): 215-221 Oum, T.H., Park,J-H, Zhang,Y. Globalization and stragetic alliances:the case of the airline industry. Oxford: Pergamon Press,.2000:113-125 Alder,N.,Berechman,J. Evaluating optimal multi-hub networks in a deregulated aviation market with an application to Western Europe.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2001, 35:1-18 Yu Gang.Operations research in the airline industry.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1998:384-399 Morton E O’Kelly. The location of interacting hub facilities. Transportation Science,1986,20(2):92-106 R.Guimera,S.Mossa,The worldwide air transportation network:animalous centrality, community structure,and cities’ global roles.PNAS 7794-1199,2005 Patrick Jailet,Gao Song,Gang Yu.Airline network design and hub location problem.Location Science,1996,4(3):195-212 Zhang A,Wei X.Competition in airline networks:the case of constant elasticity demands.Economics Letters,1993,42:253-259 Oum T. H, Zhang A, Zhang Y. Airline network rival.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28:836-857 Ernst A T,Krishnamoorthy M. Exact and heuristic algorithms for the uncapacited multiple

allocation P-hub medium problem.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14]

[15]

[16]

[17]

[18]

[19] Research,1998,104:100-112 J.F.Campbell,Hub location and the p-hub median problem. Operations Research, 1996,44:923-935 Guillaume Burghouwt,Jaap de Wit.The temporal configuration of European airline networks.Amsterdam:Utrecht University,2003:112-117 吴桐水,余立华,宁宣熙.轮辐式航线网的航班计划优化模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3):23-24 赵桂红.分析航线网络的经济原理. 民航经济与技术,2000(2):37-39. 赵凤彩.航线网络经济性的探讨.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2(2):12-16. 李革庆.关于建立中枢辐射航线网络布局的研究.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16-18.

[20] 李大立. 中国支线航空市场调查与分析. 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1(8):18-22

[21] 彭峥. 我国航线网络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民用航空, 2009(9):17-19

[22] 迈克尔 E.波特著. 国家竞争优势. 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84-9

5研究生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

院(系、所)领导签字

200年月

第四篇:研究生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边塞诗作为一种诗歌流派,其起源和发展可谓源渊流长。“边塞”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史记・三王世家》:“大司马去病昧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陛下过听,使臣去病侍罪行间。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边塞诗作为诗学国度中重要的一员,以其独特的思想内容、文体形式、表现方法、语言等丰富着古代诗学。中国古代频发的战争,不仅与人们的现实生活休憩相关,而且由此所产生的边塞诗也是诗人抱国壮志与立功边疆情怀的体现,因而,与其他的诗歌派别相比,往往会有不同的情感内涵孕育其中。另外,边塞诗本身的纪事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尤其是战争状况与民族交流史况,因而也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

边塞文学的研究尤其是边塞诗学的研究历来颇受关注,但是对与边塞诗相关的其他诸方面研究却稍嫌薄弱。本文以唐代这个诗学发展繁盛,诗艺精湛的朝代为背景,根据分析研究唐代几个诗期内具有代表性的边塞诗人的入幕经历及其边塞诗作,重点研究唐代的幕府制度对边塞诗人及其诗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这些代表性诗人的边塞诗作及其入幕原因,以期揭示幕府与边塞诗二者之间的独特关系及边塞诗作特有的韵味!希望此论文能够充实边塞诗的研究,但因才力有限,不足之处还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唐代边塞诗的研究文献颇丰,但多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对边塞诗发展脉络的分析与梳理,如佘正松、王胜明《渊源流长 历久弥新―――简论先秦边塞诗对唐边塞诗的影响》(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佘正松《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四川大学,20xx);第二,是对某一边塞诗人边塞诗作的分析与研究,如戴伟华《论岑参边塞诗独特风格形成的原因文学》(《文学遗产》1997年第4期)、王志清《王维边塞诗:雄悍逸放的人格塑型一一兼论所受鲍照诗的影响》(《晋阳学刊》1994年第2期);第三,重点分析唐代文人入幕原因及所处社会背景的研究与分析,如杨国宜、陈慧群《唐代文人入幕成风的原因》(《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唐代幕府文人的境遇》(《天府新论》1991年第5期)。另外较有新意的是戴伟华所著《唐代幕府与文学》,将唐代幕府与文学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可谓首开先河,但另人遗憾的是,对唐代幕府制度与边塞诗二者的关系研究却并不深入,但仅例一小节以述之,难成系统。本文既着眼于此,在研读有关唐代幕府制度与边塞诗文等相关典籍的前提下,着力探讨唐代幕府与边塞诗的关系,将二者的关系做一个系统、全面、深入地分析,这样才更能充分理解边塞诗的独特性,才能使边塞诗的研究更充实,并走向不断发展、完善的道路!

三、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本论文选题将对唐代幕府制度的内涵、发展脉络及其与边塞诗的关系等方面做系统地分析。重点研究唐代幕府制度对边塞诗人人生体验的丰富及诗作题材的开拓,边塞诗人入幕原因的分析,通过对唐代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边塞诗人诗作的全面解读分析,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本文拟分为四个部分,研究的内容及重点如下:

绪论:分析幕府制度的内涵、缘起及发展,介绍选题的意义、价值、研究现状。

第一章:分析唐代幕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探究其源流,梳理其发展脉络。

第二章:研究分析唐代入幕边塞诗人及其诗作,着重研究其入幕的经历及入幕期间创作的边塞诗;

第三章:分析边塞诗人入幕的原因。重点分析其入幕与唐代的社会风气、文学风气的关系,将其置于唐代整个大时空背景之下,从整体上对其进行观照分析。

第四章:探讨入幕对唐代边塞诗人及其诗作的影响。重点论述入幕对边塞诗人人生体验的丰富、诗作题材的开拓及雄壮、浑厚艺术个性的形成。

四、 论文提纲

绪论边塞诗依其内容而分,有狭义与广义之说,狭义说认为:“边塞诗以地域而言,主要指长城一线及河西陇右的边塞之地。以作者而言,要有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以作品而言,要是他们作品的主要成就部份。”

①广义说认为:“举凡从军出塞,保土卫边,民族交往,塞上风情,或抒发报国壮志,或发反战呼声,或借咏史以寄意,或论现世之事伯;上自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下及朋友之情,夫妇之爱,生离之痛、死别之悲,只要与边塞生活相关的,统统可归于边塞诗之列。”

②2它不仅包涵狭义边塞诗之内涵,而且因边塞战争而引发的与社会种种紧密联系亦归于此类。二者之言均有其合理之处。但就本文而言,为更好地体现边塞诗在唐代所具有的典型意义,更深入地揭示唐代幕府制度与边塞诗二者之间的关系,笔者更取狭义之说,即在唐代这个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时空环境下,终唐一朝,由有过入幕或从军边塞亲身经历的诗人所创作的、反映唐代边疆战争和描写边塞风光的诗歌。

纵观整个唐代诗歌发展史,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大凡名家(无论诗人、散文家、传奇作者)均十之七八都有过莫府生活的经历,如骆宾王、陈子昂、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李益、卢纶、韩愈、杜牧、李商隐、李公佐等等,观其所作,有很多优秀杰出的作品也是做于幕府之中或入幕期间的,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将满腔的郁闷和不甘化入茫茫无尽的时空之中,成千古绝唱;李白《永五东巡歌》:“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亦显其“挽狂澜于既倒”的气魄。高适、岑参也是因为有过多次入幕边塞的经历才成为赫赫有名的边塞诗人而流芳千古的,由此可见唐代幕府制度与边塞诗二者关系的重要性,对二者关系进行深入、细致和系统的分析研究就颇有必要了。

《研究生开题报告(大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