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及其可行性分析大全(范文5篇)

时间:2022-03-14 22:34:46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7600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开题报告及其可行性分析大全(范文5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开题报告及其可行性分析大全(范文5篇)》。

第一篇:开服装店可行性分析报告

开服装店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项目背景:

我们要成功,首先要向别人学习。唯有源头活水来,才能增加抗争苦难的智慧和力量,获得生命与生活的真本事、真知识。时下有的人一说到做生意就想到百万千万的投资,要有一股创业热情,量力而行。踏踏实实地从小生意做起,是大多数成功商人的必由之路。在众多从事经营的个体户中,赚钱最快的当属服装个体户。现在服装,以创美烫画等兴趣了个性服装的概念,体现了新时期人们追求个性,完美。求异不求同的新消费观念。个性服装都突出了个性元素,每一件都手工订制。成本虽高,但更能满足新时期人们对服装的需求。项目需要的成本较低,容易进入也容易启动。准备开一家经营针对大学生市场在校内开服装店。

二、市场分析:

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在校园周边,学生在校内就几乎可以买到所有的东西,而服装店却因不够新颖。在这种背景下,面向学生开一家学生自己的挑衣服的店子,前景总体来说还是乐观的。此计划可行性指数较大。消费对象主要为学生,很多学生出价位应定在中等偏底水平上。学生们的衣服与社会联系紧密,除了衣服外,一般随季节与潮流更换都比较快比较频繁,加之一些大众化的衣物如牛仔裤,在价格合理的情况下销售绝对有保障。

三、竞争分析:

在经过了产品竞争、形象竞争之后,近年来,服装店装修设计经营品牌的竞争开始升级到终端卖场的竞争。服装品牌的个性化不仅仅是指产品的风格,同时也包括卖场风格、品牌形象等各个方面。只有产品风格、卖场风格以及品牌形象一致时,品牌的性格才显露出来。而对于服装店装修设计卖场风格的重视,恰恰是近几年品牌服装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新趋势。所以一定要把握市场动态,拿取有创意而且新颖的服装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这样才能在校商业街占据一定的市场优势,取得丰厚的利润。

四、产品与服务:

开服装店的优点是进货价格方面降到最低点,款式方面共享商家不多。缺点是量比较大,有存货风险,同风格款式拼货商家不好找。售后服务包括凡在本店购物如发现质量问题(不包括人为)在未洗水前(三天内)凭收据可换货。出售货品如有脱线,修改等情况,可免费维修。凡在本店购买产品,可免费整烫。韩版女装货源款式好坏是生意兴旺与否的关键,不可能频繁去批发市场进货,以每月2 次算,则店里的服装款式更新只能是一月2 次,不能紧跟时尚潮流无法扩大自己的商机,但网上服装流行的服装,一个月会更新十几次,比传统渠道进货的更新速度多了至少5倍以上,可以轻松选购新款,增加客户回头率。去特许经营这些品牌,一是有可能不用品牌特许经营费,二是许多特许经营前提是相对于对你有帮助的,三是你的这个品牌没有太多的竞争对手,四是品牌公司会对你很注重。所以说我自己更是侧重选择这些的品牌服装,而是选择一些流行的或者是

少数厂家注意到的服装。因为大学生追求新鲜,并且在校的大学生都会比较疯狂,不会太在意传统的观念。

五、市场和销售策略:

经济效益评价:河职院在校大学生(包括老师)有1万多人左右。假设有4千多人消费,那么这些人对服装的消费即使是最低标准30元/月,服装店每月将有120000元的销售收入。各项成本在之前已列出,计算之后得出服装店最保守的税前利润也将会是20000元/月。且从项目的风险性分析,投资服装店从各因素分析风险性都是极低的。

销策营略

开店就绪之后,就准备择期正式开张。开张当天为招揽顾客,办一些促销活动势不可免,促销活动不外乎打折、赠品及抽奖等三大类型。同时在周围小区散发些传单。初次来店的惊喜,免费赠送小饰物,小挂件,让其填一份顾客表(做客户数据库)增加其下次来店的可能性,传达每周都有新货上架的信息。利用顾客数据库,以某种借口施以小恩惠,使其来店领取或告知打折消息,或者免费送过季衣服(要定量)或送生日礼物等 。社会效益评价:如果服装店按正常预算营业运转,学生们将用最低的价格买到满意的服装。这对于支持学生学业是一大贡献;二是学生们节约了去校外购物的时间。

店铺销售管理

1、 日销单(下班之后用电脑统计); 2每日盘点货物记录;

3、

每月进销存表 ,留进货单,便于月底进行统计。

结论

经过以上分析,开一家服装店是前期投入少,风险低投资,是值得开发的项目,服装店也具有很大发展空间,为此应该尽快有效的开发此项目

第二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研 究 生:

指导教师:

学 号:

学 院:

专 业:

二〇一四年六月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目的要明确,充分阐述该选题的重要性)

正文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固定值20磅。下同。

(请输入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应结合毕业设计题目,与参考文献联系,是参考文献的概括)

1. ××××的国内发展现状

(请输入国内研究现状)

2. ××××的国外发展现状

(请输入国外研究现状)

三、课题主要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目标明确、清晰,

方法正确,应结合所要研究内容,有针对性)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内容1

(一)

(二)

(三)

二、研究内容2

(一)

(二)

(三)

三、研究内容3

(一)

(二)

(三)

3. 预期目标

四、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其可行性分析

1. 研究方法

2. 技术路线

3. 可行性分析

五、已有科研基础与所需的科研条件

1. 项目基础

2. 科研基础

六、预期的研究进展

第三篇:

一、选题依据

1、研究的目的意义

目的:现代排球正朝着速度快、技术娴熟、战术多变、对抗激烈的方向发展。一个排球队要想达到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话,必须拥有优秀的二传队员。由此可见,二传队员的作用在整个排球队伍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

意义:对后备二传队员的选材以及培养又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任务。一个成熟的排球二传队员,必须经过数年的磨练,在技术上、生理上、心理上都要得到质的提升,才能带领全队取得更好的成绩。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从中国排球的发展历程来看,二传手的重要性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国女排先后6次出战世界杯赛,孙晋芳、杨锡兰和马芳先后3次获得了二传奖。中国男排的每一次大的胜利也都与二传手的超常发挥分不开。同样近年来中国男女排球队在各种大赛中取得的良好成绩,都与二传手的良好发挥是分不开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二传手的个人技术要求非常全面,除了娴熟的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各种基本技术之外,还应掌握相当多的特殊技术和技巧,因为对二传手的技术训练,是一个科学性很强的特殊工作。另一方面是要求二传手在场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沉着果断,心道手到,每个球都要形成攻击力。这需要二传手在身高、速度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传手的先天因素,也是后天训练能够取得较大成效的重要基础。毋庸置疑,“选材是成功的一半”。

在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体育发达国家在训练手段、训练条件方面的差别日益缩小。只有把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某项运动的人才选拔出来,进行系统的、有目的的培养,在同等条件下,才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只有加紧对排球二传手的选材和培养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才能使我国排球运动真正改变面貌。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

明确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原则、选材标准,以及对选材后如何对这些后备二传队员进行科学的训练与培养进行深入研究。

2、研究内容

2.1.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定义

2.2.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原则

2.3.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标准

2.4.二传队员基本技术的训练

2.5.二传队员基本技术的训练

2.6.观察能力的培养

2.7.二传队员战术意识培养

3、研究方法

3.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排球的相关信息,证明所要研究的内容。

3.2专家访谈法:通过与北华大学体育学院齐国杰、张勋、侯成俊等专家就排球二传队员选材的方法以及培养的手段进行了访谈,得出了一些对二传队员的选材及其培养的相关结论。

4、可行性分析

通过在图书馆查询大量的相关资料外,本人还是北华大学体育学院08级排球专选班队员,有了这样的关系基础,在论文研究方法的途径上比较方便。

5、论文研究计划

2011.12-2012.1查阅资料,选题,开题阶段

2012.1-2012.3数据统计

2012.3-2012.4完成论文初稿

2012.4-2012.5修改论文并定稿

2012.5-2012.6论文答辩

三、研究基础

1、已具备的研究条件

本人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四年的学习与排球训练中,充分了解排球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一些必要条件,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我对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及其培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并有了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图书管的大量文献资料充实了我的大脑,是我研究的更加方便。

2、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本人由于能力有限,对大众排球现状还有待更深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学习,更多的排球活动和竞赛还待有我去亲身经历。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唐奎,排球竞赛裁判手册[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01.

[2]中国排球协会,排球竞赛规则[M].人们体育出版社,2006-04.

[3]虞重干,排球运动[M].人们体育出版社,1999-06.

[4]李宗浩,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08.

[5]葛春林,最新排球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01.

[6]陈正宇高扬,体育锻炼与欣赏―排球[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03.

[7]排球教学训练指导〔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8]黄汉开.球类运动―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刘纯献.体教结合论[J].体育文化导刊,2010,(03):74-77.

[10]钟秉枢.排球(跟专家练)〔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第四篇:可能遇到的问题

1.现有资料和信息不足;

2.对现在服装卖场中的视觉营销的应用与服装本身认识不足。

3.视觉营销的应用于卖场销售是否成功。

第五篇: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论文开题报告如何写?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收集的论文开题报告范例,供大家阅读参考。

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一、立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研究目的、意义等):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转型期,绿色经济作为21世纪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形式之一,发展绿色经济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生态资源, 是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保障,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山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可以促进经济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山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山区生态环境的稳定与优化是人类生存环境有效平衡的保障。无论从全球还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最不发达地区大多是山区, 研究山区、保护山区、开发山区,实现区域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经历了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粗放式发展阶段后,在统筹区域发展中,尤其是山区经济的统筹发展中,大家开始关注发展的方式和质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绿色经济作为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为增长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经济形态,追求的是社会、经济、生态三者的和谐发展,自然成为区域统筹,发展山区经济的必然选择。

浙江共有57个山区县市,区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7%,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有着丰富的山区资源。但是由于山区特有的区位地理以及环境制约等因素,全省山区的经济社会并不平衡,综合来看也落后于全省的平均发展水平,已成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据xxx0年统计数据显示,浙江省山区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水平(27359元)的达到14个(不包括10个没有测算数据的山区县),其中宁波、嘉兴和绍兴市山区县的城镇居民收入均超过全省水平,山区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省水平(11303元)的有23个,其中宁波、嘉兴、湖州和绍兴市山区县的农村居民收入均超过全省水平,台州、衢州和丽水市山区县的农村居民收入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恩格尔系数低于全省水平35.5%的山区县达到18个。社会保障和就业、一般性公共服务支出和环境保护三项合计支出占当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比重达到25%以上的山区县有30个,最高的开化县达到33%。山区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和不平衡,已经成为浙江省统筹区域发展,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山区资源,加快建设“山上浙江”,是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富民强省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全局。

临安地处长三角南翼、杭州市西郊,市域面积3126.8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14个乡镇298个行政村,人口52万,是太湖和钱塘江两大水系的源头,拥有天目山、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76.55%,是杭嘉湖重要优质水源供给地和浙西北主要生态屏障。近年来,在经历了与自然的激烈交锋后,临安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秉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理念,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着力打造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社会和谐的“品质临安”。先后获得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色小康县、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等十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跻身全国百强。

xxx1年,临安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达到340.8亿元,增长10.6%,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三次产业比重为9.2:58.3:32.5。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9.2亿元,增长30.3%,地方财政收入21.1亿元,增长24.4%。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594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926元,增长15.9%。初步走了一条依托生态优势和科技创新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当前,临安市经济已经进入到人均GDP 3000美元—6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世界经济正处于周期性放缓阶段,虽然临安市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但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自主创新、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挑战会越来越突出。因此,探寻临安山区绿色经济的发展路径迫在眉睫。

本文以临安山区为研究对象,总结研究其绿色经济发展之路,是统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之上的,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旨在探讨一条山区如何依据自身的条件开发属于自己独特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这对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方案的执行及实现都有深远意义,值得探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可持续增长的经济。发展绿色经济是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生产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

1.研究概况

(1) 国外研究现状:关于如何解决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不断冲突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西方理论界出现了“浅绿色”和“深绿色”两种观点。“浅绿色”观点认为,人类通过科技进步可以找到新的能源和替代资源,并可望依靠科技手段克服现在面临的种种环境问题。“深绿色”观点认为,虽然科技进步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发现可替代的资源,但这也只能在一定的时期内缓解环境压力,并不能永远的解决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因为它不能否定地球本身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一问题。所以“深绿色”观点认为:主张用节制物质欲望的“节俭社会”来替代现行的“消费社会”和后工业的“丰裕社会”;绿色经济是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经济模式,它不以追求经济增长为目的,而以发展为目的;强调自力更生和非中心化的社会共同体;在技术上强调对社会有用、对人类有益并面向人的技术。

总之,“深绿色”所倡导的绿色经济是以保护生态、节俭资源为基础的,以满足人类在长久的未来生活在一个十分优裕的生活环境和宽松的人均资源使用量水平为前提的、适度规模和适度技术的、区域性自己自足的经济形态或经济发展模式。

(2) 国内研究现状:长期以来在我国一直存在着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扭曲的价格体系。原料生产与加工企业凭借对自然资源的无偿或低价占有而获得了产品的超额利润,而环境资源的破坏却没有得到补偿。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产生了严重的外部不经济性。因此,在市场经济新体制下,除了对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进行些行之有效的改革外,还应该从生态的角度通过经济手段将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因此,我国经济学者们也开始对绿色经济如何发展进行了研究。我国的经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就如何界定绿色经济的涵义进行了探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认为绿色经济就是以环境或生态要素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产业,如生态旅游业、高效生态农业和现代林业。

②认为绿色经济就是可持续发展,二者是一致的。如刘国光认为,从狭义角度来讲,绿色经济是建立在可再生、可更新的生态资源特别是绿色植物资源基础上的经济。从广义角度来看,绿色经济是建立在可循环利用资源,不产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生态、经济能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经济。

③从环境资源的角度来定义绿色经济。认为绿色经济是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增长方式和新的经济模式,是对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总体评价。它是用经济增长是否符合环境资源保护标准、是否在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范围内、是否有利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为标准来评价的经济发展模式。

④认为绿色经济是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经济。如曲格平认为这主要体现在:

绿色经济是以治理污染和改善生态为特征的环保产业的兴起而出现的;是因为环境保护而引发的工业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带动了绿色产业的发展。

2.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环境资源对人类发展产生的影响、解决现阶段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矛盾及探讨今后经济发展的途径。但是这些观点也有不足之处:

(1)绿色经济理论至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而且绝大部分观点只是对绿色经济做定性描述,没有定量分析。即使绿色GDP理论也只是提出了抽象的概念和公式,与实际应用还有相当距离。

(2)一些绿色经济的观点还较为肤浅,只是机械的从文字表面意义来理解;或者是过于绝对的理解绿色经济,认为为了保护环境与资源就必须让经济“零增长”。这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实现的。绿色经济不是只要“绿色”,而且还要“经济”,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实现更健康、更有效的'发展。

(3)简单的将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同起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要处理好代内平衡与代际平衡。前者包括系统平衡和地域平衡,系统平衡是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地域平衡是指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后者是指上一代人要为后来人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能因为上一代人的利益损害后来人的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是绿色经济的理论基础与表现形式,而发展绿色经济既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要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即实现人的福利最大化。

(4)缺乏系统的,能够依据区域地理、环境、生态等条件而建立起来的一套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多停留在表面,且不切实际。

二、研究内容(说明课题的具体内容,独创及新颖之处,重点解决的问题,预期的研究成果):

总结

本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主要在运用了绿色经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手法,用成功实例发展理论,用新的理论模式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两者交互,产生互动,形成良性循环。并且根据实例总结了适于山区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三、研究方法以及完成论文的条件和可能性:

(一)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和系统总结法。

借助网络资源,进行文件检索。广泛汲取别人研究的成果,以免走弯路。通过个案分析,可以借鉴其成功之道,发展绿色经济理论,建立适于山区发展的绿色经济道路。根据研究系统的丰富了绿色经济发展理论,具有深远意义。

(二)可行性分析:本人对临安的现状、发展历程以及发展中的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等都十分了解。对近些年来浙江省在山区经济发展、区域统筹发展以及生态省建设也十分关注。目前文献材料的收集已经基本完成,同时利用各类期刊文献以及各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采用文献法具有可行性;个案研究法作为当前非常推崇的经济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对浙江山区临安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绿色经济发展的途径,采用个案分析法具有可行性;根据个案的研究和对绿色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系统总结出山区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可行性。

《开题报告及其可行性分析大全(范文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