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论文开题报告

时间:2022-11-04 08:04:29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8511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教育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教育类论文开题报告》。

第一篇:小学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小学生厌学情绪的预防”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据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约有70%多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这就是说厌学心理普遍存在。事实上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厌学情绪,只是表现程度不同罢了。学生的厌学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起跑线上的教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急需解决,我们肩负的任务重如泰山。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对学生中出现的厌学情绪要及时的分析与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一片蔚蓝的天空。

我校多数学生来自于外来务工家庭,他们的家长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教育孩子也没有方法。本着“一切为了孩子”,“让孩子愉快地学习”这一宗旨,我们提出了“小学生厌学情绪的预防”这一课题。本课题的研究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意图通过调查、观察,找出学校中的厌学孩子,对他们的厌学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找到根本原因,吸收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我校教师的实践经验,研究总结矫正和预防的方法,消除他们厌学情绪,变得爱学、乐学,重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树立学习的信心,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深造铺上坚实的奠基石。

三、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发展:

目前的研究,对于学生厌学的表现有了明确的阐述,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想走神,心烦意乱,坐不住,无耐心,尤其是对书写、计算有厌烦心理,作业拖拉,难以按时完成,字迹潦草,经常出错。虽经教育难以改变,严重时出现说谎、逃学、出走。成因也分为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但是具体的预防矫正的办法还没有,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实验的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系统的预防厌学的方法才能使每个孩子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四、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依据:古罗马的昆体良(m.f.quintlianus)是一位教育理论家,他非常重视家庭、学校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在学校里,紧张的智力活动与游戏、休息应交替进行,对自卑、脆弱、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教师应多加鼓励,避史体罚孩子,充分考虑孩子身心健康,15世纪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vittorino)主张,应该创造幽雅的校园环境和宽松的课堂气氛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他把自己创办的宫廷学校取名为“快乐之家”,校园地处郊外湖滨,四季花香,绿草如茵,校园内孩子的生活充分自治,教师的教学手段生动有效,教育目标旨在培养精神、身体、道德都充分发展的人,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学者、苟子、汉朝的王充等就学习心理也有不少精辟的阐述。这些早期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对我们的研究很有启发。现代教育理论提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不强迫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开心,才会喜欢学习。

2、心理学理论依据:《心理学》指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学生的学习过程又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也就是学会学习。学生只有既“会学”,又“爱学”,才能使学习活动高效而顺利地进行。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厌学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愿意学、乐意学。

五、研究内容及方法:

1、对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考查、把握学生已出现的厌学情绪的来龙去脉,找到导致厌学情绪产生的症结。

2、组织力量通过创设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改进各学科的教学方法、向家长传授教育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方法的运用,对厌学学生进行辅导和矫正,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3、在实验教师的分析与研究中,重视心理方法和多学科方法技术的综合运用,形成一套系统、科学、有效的厌学情绪预防方法,并且具有可推广的价值。

4、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学校心理保健工作的规律,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德、智、身、心全面发展。

研究方法: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总结法。

六、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XX年7月3日――8月30日)

二、摸底调研阶段:(XX年9月1日――11月1日)

三、研究阶段:(XX年12月――2010年12月)

四、成果验收阶段:(2010年1月――3月)

七、课题参与人员的组成:

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马金爽

组员:宋永红、刘美玲、段晓南

实验教师:刘锐、张琦、周凤英、夏鸣震、徐秀娟、程庆丽、裴韩、马宽瑛、裴国辉、孙召晶、郭昊、朱丽娟。

课题领导都是以往课题研究的先进个人,他们撰写的科研论文都在教育杂志中发表。实验教师也是学校的科研骨干教师和优秀的青年教师,都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

八、现有基础:

在“十五”期间我校承担了国家级课题两项,省级重大课题两项,其中有三项科研课题已经顺利结题,一项正在准备结题。省十五重大科研课题“改革学科评价模式的研究”我校的课题材料在省专家阶段性验收中受到好评,在全区科研秘书长会上展览,供其他学校学习借鉴。省十五重大科研课题“庞光辉识字写字教学法”顺利结题,我校被评为课题先进单位,马校长在结题现场做了《用生命拥抱科研,在科研中感悟成功》的经验介绍。有三位实验教师被评为先进个人。教育部专项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验”顺利结题,我校被评为先进单位。

通过课题的研究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骨干教师,他们的科研成果分别国家、省市级的奖励,部分成果在教育杂志上发表。

九、资金保障:

学校成立了课题资金保障小组,以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第二篇: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以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生存技能为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那么,中等职业教育中专业课教学活动就担负着培养学生生存技能的重任。在计算机专业中,photoshop作为一门专业课,是目前最为出名的平面设计软件,在图像、图形、文字、视频、等各方面都有涉及,其很强的实用性深受用人单位的喜爱。

在多年从事该平面设计软件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始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希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使用photoshop进行平面设计这个技能,作为就业生存的一技之长。

(二)研究的意义

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上的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情境中展开教学活动,尤其适用于操作类课程的教学活动,针对当前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效率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photoshop课程的学习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是有利于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职学校计算机业photoshop课程教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促进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00字):

(一)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目前国内对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截止到2013年11月,使用关键字“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百度网页搜索中可以检索到大约1,570,000个相关记录,但大多数研究缺乏理论性、系统性,理论深度不够。

我国教育技术学者何克抗教授提出了“教学目标分析―情境创设―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环境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强化练习”的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教育室的郭芳提出了“创设学习情景一呈现任务一讲解演示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完成任务―总结评价”的教学顺序。北京高级教师郭善渡在<信息技术课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研究中得出:“任务驱动”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综上关于“任务驱动”教学的各种研究,可以总结出“任务驱动”教学的几点共同之处:

①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教学中任务情境的创设和小组的协作学习;

②新的知识点隐含在一个或若干个创建的任务情境中;③学习活动以创建的任务为中心展开教学;④任务需要有一个具体的目标指向;

⑤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和任务的完成实现意义的建构。

(二)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任务驱动教学(task-basedlearning)主要用于语言的教学。研究比较有影响的当属janewillis,他最早在1996年就在其专著<任务驱动学习框架>(aframeworkfortask-basedlearning)一书中,勾画了一个组织教学的模型,他认为每个任务驱动教学过程都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①前任务活动阶段:介绍主题和任务;

②任务周期:完成任务,准备报告计划,进行报告;

③语言聚焦(languagefocus)阶段:分析和再练习。

香港布政司教育署在一份英语语言教学计划中就明确指出,任务驱动教学应包含下面五个特征:

①任务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②任务要有一个适当的情境;

③任务要考虑学习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modeofthinkinganddoing);

④任务活动要导向任务作品的产生;

⑤学习者在任务完成后能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框架。

(三)在中职课程中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可以促进学生在photoshop应用方面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协作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的发展。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中职计算机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正被广大的一线计算机教师所认识和提倡。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中职学校photoshop课程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提供可行性参考。

(四)参考文献

[1]王晓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太原大学学报2010,(3).

[2]徐文琦.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职业教育,2010,(11).

[3]赵立勇.基于任务驱动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情境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4]顾艳林,王春林.photoshopcs3案例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的内容

本研究的内容包括:

1、分析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photoshop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构建了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中职计算机专业photoshop课程教学设计;

3、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photoshop教学中的实施与结果进行分析。

(二)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是以实验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比较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1、实验法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photoshop课程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实践活动,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最后对实践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相关实验的科学结论。

2、问卷调查法

通过在中职计算机专业photoshop课程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实践活动,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编制<关于任务驱动下photoshop学习效果调查问卷>。从任务驱动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三方面的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调查。

3、文献分析法

通过文献研究对任务驱动教学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实用性进行分析后,根据任务驱动教学和photoshop课程本身的特点,同时采用现代教学论的理论设计出教学流程和相关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

4、比较法

随机选取同年级的两个学情相似的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两个班级同时开设相同的photoshop课程,使用同一出版社出版的相同教材,由同一教师任教。在实验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实验,对照班则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横向对比,进行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三)预期的目标

1、创造性成果

本研究针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photoshop课堂教学而进的,通过本次教学实验笔者认为在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photoshop课堂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photoshop课堂教学效果。

2、最终成果表现形式

①完成photoshop能力型教材一本;

②在中职课程中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论文一篇;

③完成5个比较优秀的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案例;

④争取发表论文一篇。

四、所需仪器设备、材料情况:

(一)所需仪器设备:电脑机房

(二)所需材料情况:网上搜索、potoshop书籍、案例光盘

第三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一、选题理由和意义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令师生最为头疼的科目之一。从古到今作文教学都是成效缓慢而结果难测的,这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学生对作文厌烦、畏难情绪十分严重,很多学生对作文持消极态度。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作文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武器和支撑,使作文教学的改革成为一种必然。当我们处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定调子,学生填格子”的写作教学困境中时,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令我们豁然开朗。

二、实践意义

信息技术手段具有资源的海量化、形式的多样化、活动的交互性、学习的主动性和动态直观性等特性,具有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的能力,拥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较好的受控性、交互性。经过完整演示,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最大发展,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达到优化组合,个别化和大面积施教的统一得到实现。

希望通过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研究,能够找到一条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从而破解作文教学的难题,为中小学语文教育作出有益的贡献。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重点和方法

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优势;

(二)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的实施原则;

(三)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的基本模式。

这三个方面是逐层递进的关系。研究信息技术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优势,其主要目的是从理论角度明确研究的意义和作用;研究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的实施原则,是从理论向实践的过渡,也是对具体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指导性方针;研究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的基本模式,则是从具体的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几种基本的教学模式,给老师们的教学实践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和方法。

研究的重点:

研究的重点是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的基本模式。这是由此次研究的目的所决定的。作为教学一线教师,我对传统作文教学的种种弊端深恶痛绝,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一现状,因而始终把研究的落脚点放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上,努力寻找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适合道路,使教学工作更加扎实有效。主要的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按照文献学习——实证研究——形成理论的思路,以实证研究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报章杂志及网络大量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经过筛选,整理、学习、分析、归纳,并在实践中不断反复验证,逐步形成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实验、行动研究法。在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中,合理设计作文教学情境,采用实验教学研讨课的形式,研究者深入教学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借助理论反复研究,以期认识规律,形成方法。

(3)课例研究法。积极撰写反思性教学案例,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在课堂教学的原野上广泛采撷智慧之花,积累认识成果,促进研究成果向课堂实效的转化。

第四篇:教育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题目: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题目研究的现状: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教会学生创造*地学习。培养创造思维,必须重视学生创造*学习。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教学生创造*学习,一要教学生学会探索求异;二要教学生学会开放*学习,注重从多方面获取知识;三要教会学生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多参加与本学科有关的科研活动、生产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2)充分发挥教师的激励作用。鼓励学生进行超越教师思维轨道的有价值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问,提倡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合理因素的猜想,并善于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3)加强学生思维锻炼。培养求异思维,一是要提倡学生自由思考,大胆想象,灵活变通;二是要讲究提问的内容和方式,提供更多的训练求异思维的机会,使学生不仅习惯于单向思维,而且要善于进行多向思维,更好地诱发学生求异思维,以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思维训练的基本方法有:?探究法。鼓励学生勤动脑筋,刻苦钻研,深入研究,主要表现在深

入研究课程内容,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联想法。在教学中要提供多种机会,对学生进行发展联想力的训练。?实践法。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探索新思想,追求新知识,培养思维能力。?讨论法。引导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各抒己见,研究争辩,提高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比较法。

现实意义:教育创新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础。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发展、要振兴就要用新思维来应答新的历史提出的新问题,没有创新,就会导致民族的落后。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数千年的各种发明创新数不胜数,更有闻名四海的四大发明。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多寡,拥有人才的数量,特别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竞争和世界格局地位的关键因素,而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创新。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必修和选修中都安排了[研究*课题",这些课题要求学生以*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有些课题需要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完成。教师要在课题研究活动中着重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尤其要鼓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课题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为基础,注重培养的是学生*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具有较大的灵活*,需要教与学传统方式的改变,需要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结论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与科学研究、掌握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上,使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基本素质无疑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在教学内容中,如生物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和发明的内容,有利于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认识的模式,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二是反映当代生物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方面的内容,如选修本中的[现代免疫学的应用"[人类基因组研究"等。在这些成就中,可使学生先在理论上获得突破,再通过实践探索实现技术创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更体现了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关注。

论文提纲:1。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理论要求

1。1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论界定与涵义

1。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原则

1。3改进教学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实际*作

3。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

4。在生物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应用

4。1例析生物学发展史上的科学探究过程

4。2针对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抓探究基本环节的训练

5。新编高中生物教材体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分析

6。sts教育与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主要参考文献:

[1]程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17)。

[2]杨珍。捕捉教学资源培养思维能力[j]。才智,2008,(16)。

[3]孙龙敏。生物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河南教育,2005,(04)。

[4]俞志斌。生物教学中引发学生探究的策略[j]。中学生物学,2004,(01)。

[5]刘真。关于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思考[j]。生物学通报,2000,(03)

[6]李*。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与sts教育[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第五篇:数学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院系:理工学院数学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 论文题目 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xxx xxxx 学生姓名 学号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数形结合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从初中数学中的建立数轴,就建立起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之后又建立起了两维直角坐标系,到高中的三维直角坐标系。从最初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与两条直线交点的关系扩充到高中数学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坐标。平移变换、对称变换、翻折变换等等一系列的抽象问题,通过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成为连接抽象问题与具体问题之间的纽带。再将向量移到直角坐标系中去研究来解决立体几何中,用[数"来解决空间问题。高中数学中解析几何包括直线、曲线、圆、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都是基于数形结合这一思想方法来解决的。包括三角函数、初等函数的单调*和最值问题都离不开[数"与[形"的结合。甚至一些*问题和不等式的解决过程都涉及到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可以说数形结合这一思想贯穿在整个中学数学当中,作为一名即将走上高中数学课堂的准老师,理清中学数学中[数形结合"这一思路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了其代数含义,又解释了其几何意义,使得相对简单的数量关系与较为抽象复杂的空间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当然,数学结合在其它学科中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培养好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1。大致理清中学数学中[数"与[形"相结合这一线索,如果自己高三数学是一名高三数学教师将如何引领学生通过这一线索来展开复习。2。分析2012年高考数学中出现的典型的需要通过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来解决的题目,争取使之成为今后自己在中学教学中的一笔宝贵财富,甚至可以成为其他数学教师借鉴的的高数学复习资料。3。给出在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中学到中不同老师关于讲解这一类题目时所采取的授课方式给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以备在今后教学中亲身实践。三、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1。先过一遍初中和高中(人教版)的数学课本,进行知识点的整理和提炼; 2。去图书馆和书店查阅资料,收集关于中学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 3。请导师指点与审批,找出文中的错误与不足;4。审批后修改,改正原文中的错误,补充原文中的不足;5。再次与导师讨论、修改,使之成为一篇合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3。15。--3。20。过一遍中学数学课本(人教版),整理相关的知识点;3。21。--3。31。图书馆查阅资料,收集相关高考题目,记录引入题目的出处; 4。01 --4。10写成论文初稿,请导师指正;4。11--4。20按导师的指正进行修改,并与同学进行探讨。再次请导师指正; 4。21--完成:不断将论文进行修正,使之合格为止五、参考文献人教版初中和高中的数学课本、2012年高考数学卷六、指导教师意见签字: 年 月 日 七、开题答辩小组意见小组成员签字 年 月 日 八、院系论文指导委员会意见签章: 年 月 日

《教育类论文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