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时间:2022-06-14 02:21:24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6392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金融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金融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第一篇:金融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有关金融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研究生论文 分期偿还的偿付形式,具有潜在的流动性。这一理论仍没有放弃商业银行理论和转换理论,只是包括了更为广泛的资产组合。根据这一理论,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逐渐成为其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

负债管理理论最古老的是“银行券理论”,紧随其后的是“存款理论”。传统的存款理论主要是从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出发,根据所吸收的存款状况来安排商业银行的贷款等资产业务,保持资产较高的流动性,防止出现挤兑现象,传统的存款理论是在牺牲商业银行资产盈利性的前提下保持资产的流动性。进入20世纪60年代,利率管制使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和资金流动性的矛盾突出,于是出现了负债管理理论。其中对零售负债管理影响较大的是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这些理论找到一种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新方法,提高了商业银行竞争力。

购买理论认为,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获得,而且完全可以通过主动负债、主动购买外界资金等手段实现。销售理论立足点是服务,提倡创造金融产品,为更多的客户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都是从盈利性出发,建议主动从同业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国际货币市场以及财政机构借入资金,满足商业银行追求最大限度盈利的要求;通过推销金融产品,扩大零售银行业务资金来源,保证流动性,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

超货币供给理论认为,银行提供货币只是达到经营目标的手段之一,它不仅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手段,而且有广泛的同时兼得的目标。银行在购买证券或发放贷款以提供货币的同时,积极开展投资咨询、项目评估、市场调查、信息分析、管理顾问、电脑服务以及委托代理等多方面配套业务。使银行业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现阶段改革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有零售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理论和零售银行业务创新的相关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主要涉及通过有效方法和手段对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零售银行业务风险进行分析、防范和控制。金融创新相关的理论中凯恩的规避金融创新理论、西尔柏的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希克斯和尼汉斯的交易成本理论以及诺斯等制度学派理论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

综上所述,从真实票据理论到转换能力理论使零售银行业务不断发展;预期收入理论的出现促进了零售资产业务的产生;负债理论的发展促进了零售银行负债业务的变革;超货币供给理论的出现为零售中间业务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零售银行业务改革发展的现阶段理论和早期理论以网络信息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为风水岭。先进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带来的货币流动速度的加快、投机手段的更加高明,使银行风险增加。为了降低风险,监管部门加强了监管,商业银行盈利性下降。商业银行必定进行金融创新来降低风险、规避监管、提高盈利。先进的电子通讯技术、快速的信息传递速度使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趋同,无差异性使盈利性降低。商业银行必须在对产品不断创新的同时,寻求品牌、服务等非直接盈利的手段,以深入人心、发展和稳定客户,这就构成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总而言之,有关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早期理论和现阶段理论是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研究,并且都是以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经营原则为基础。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1. 国外研究概括

零售银行业务在西方发达国家是80年代前后才逐步兴起的。于蓉在其《零售银行业的产生及国内银行的发展思路》一文中写道兴起的主要原因有:

(1)商业银行批发业务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战后西方各国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减少,同时股票与债券市场的发展使批发业务份额大幅下降,商业银行不得不另谋出路。

(2)零售金融市场需求增加。中产阶级及富有阶层的壮大使得对金融中介的服务需求增加与复杂化。

(3)西方国家70年代以来的金融改革为零售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西方国家以“自由”为特征的金融改革使金融机构之间竞争更加激烈,使商业银行在金融工具和银行业务上不断创新,开始提供诸如证券、保险等其他服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零售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中比重与日俱增,逐渐成为许多商业银行的主要赢利来源。如1994年花旗银行34亿美元的总收入中,消费者业务就占18亿美元。对如此稳定而回报丰厚的市场,各家银行都显示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推动了90年代后零售金融业务日新月异的变化。刊登在《银行与经济》上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趋势及竞争策略》一文中认为这些新变化主要有:

(1)业务模式由分支机构转向以电子化为主的多渠道服务方式。许多顾客,尤其是那些有钱而没有时间的人特别需要及时而便捷的个性化服务,而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的广泛运用使之成为可能。银行不再坐等顾客上门,而是通过分支机构、电话银行、ATM机、网上银行及信用卡业务等多种渠道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的服务。

(2)“客户中心型”经营理念使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发生变化,私人业务部门纷纷成立。私人业务部门的成立改变了传统银行对私人的各种服务不能在一个部门办理,信息无法沟通,客户无法共享的局面,而是将以往分散的对私人的存、贷、汇等传统业务与信托业务集中在一个部门办理,于是可以针对客户的具体情况,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3)业务重点有资产业务转向中间业务。90年代以来,个人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等消费信贷需求基本满足,与此同时,股市、外汇市场、保险业务、基金的兴起与高利润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但由于市场的高风险及人们缺乏专业知识,使得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有了发展的契机。针对市场的需求,中间业务从单纯的代理收付扩大为包括结算、担保、投资管理、个人理财、咨询等广泛内容。

(4)金融产品日益丰富和个性化。面对同业竞争的加剧,证券、保险、基金的挑战,商业银行需要以产品的不断创新和个性化吸引客户,银行开始提供顾客真正需要的服务,商业银行转向名副其实的“金融百货店”。(责任编辑:1011)

《国外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经验》中总结出纵观国外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经验:(1)从思想上重视零售业务发展,并视其为利润中心,出现零售业务主导型银行。如花旗银行的主要业务领域是零售业务和国际业务,零售业务占其盈利的七成;在对零售业务的管理上,花旗银行对消费信贷产品的利润目标实施全程动态监控。(2)注重零售业务的商业银行通常有众多的分支机构作为产品推销渠道,并且能根据目标市场设置分支机构。同时,在分支机构众多的情况下,在分行和总行之间, 又设立了区域性分行以便于协调和监督。(3)以客户为中心进行网点设计,如将营业场所中更大的空间留给顾客,实现与客户面对面做业务,增加基层银行中为客户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的员工。(4)在为客户服务上,重视客户信息档案的建立,倡导度身定做、分层次服务,着力构建本行的基本客户群和优质客户群,并按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开展区别服务,提供差别优惠。(5)在产品、价格、分销渠道、促销等方面有一套完善的营销策略,而且营销手段形式多样,针对性强。

郑璇在《国内外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外对比及启示》中指出国外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未来将把经营重点从资产业务转向中间业务,以拓展非利息收入;金融产品日趋丰富,银行、证券、保险业走向混业加入WTO以后,按照承诺,我国逐步放宽了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地域和业务范围,到2006年底,22个国家和地区的73家外资银行在华设立了283家营业性机构,27家境外战略投资者参股20家中资银行。2006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结束,我国银行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取消了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客户和地区限制。开放度的加深意味着竞争的加剧。外资银行凭借其在跨国经营管理机制上的优势、细致的客户关系管理、灵活的用人机制和完善的培训机制以及在投资理财等中间业务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中国市场上如火如荼的开展业务,取得了很大的收益。外资银行在有力促进中资银行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转变的同时,也对中资银行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与挑战。

而中资银行虽然相继进行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和内部机制改革、酝酿国家政策性银行的商业化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使中资银行近几年的盈利能力已大幅提升,但是与外资银行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外资银行的平均不良资产率为0.7%,而中资银行即使是已经上市的优质银行其平均不良资产率也将近4%,资产质量总体上不如外资银行。中资银行普遍盈利结构单一,业务活动局限在相当狭小的范围内。

面对国内银行不佳的盈利能力,应当研究世界各大银行的盈利状况,借鉴其先进经验,以寻找有效的方法来增加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以美国银行业为例,单位资产盈利率最高的商业银行不是资产规模最大的花旗集团,也不是国际化程度很高的摩根大通,而是采取“立足国内,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战略的美国银行。考察其他大银行,发现像花旗集团、汇丰控股、标准渣打、富国银行等大型银行都在努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并且这些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对总收入的贡献率都在60%以上。

因此,发展零售银行业务作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突破口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一条可行之路。根据我国现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居民财富不断增加,对金融服务需求日益丰富和多元化、个性化,国内银行近些年的发展使经营观念、方式等有了很大改进这些情况,再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现状和我国具体国情来看,立足国内、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战略恰恰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能为其带来巨大的盈利,同时零售银行业务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发展迅速,但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商业银行不能很好的体现零售银行业务的盈利能力。故本文旨在对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零售银行业外的发展提出一些有效的、具体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对策,从而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盈利难得局面,使我国商业银行能够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要求:字数不少于4000,文献不少于10篇部)

(一) 零售银行业务的理论基础

1. 零售银行业务的概念

商业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是相对于批发银行业务而言的,通常将面向大型工商企业和机构,单笔数额巨大的银行业务称为批发银行业务,而零售银行业务则主要面向个人客户和中小企业。零售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运用现代经营理念,依托高科技手段,向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提供的综合性、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包括存取款、贷款、结算、汇兑、投资理财等业务。零售银行业务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是未来银行业发展的趋势。

零售银行业务的内容和范围相当广泛,它涉及到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等各个领域。从资产业务来看,有消费信贷――包括汽车贷款、住房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等,信用卡融资和透支等;从负债业务来看,主要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信用卡存款、金融债券、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从中间业务来看主要有个人汇兑结算、个人信托、个人租赁、个人保管箱、个人票据托收、代理支付、个人咨询及理财业务、个人外汇买卖及外币兑换等业务。(责任编辑:1011)

零售银行业务的主要特征有:客户对象主要是个人客户;交易零星分散;交易金额较小。“以客户为中心”是零售银行业务最主要的经营理念。零售银行业务注重集约化经营,通常在总部集中产品开发和制定经营策略,突出经营网点的营销和门市作用。零售客户财富、职业、理财习惯差异大,零售业务及产品需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新产品很容易模仿,优势时间短,要不断推出新产品才有竞争力。

2. 零售银行业务的理论发展

宋君丽的《零售银行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脉络》一文中详细研究了零售银行业务的理论发展,涉及“零售银行业务”的理论可以上溯至18世纪英格兰商业银行所遵循的确定银行资金分配方向的理论,即“商业贷款理论”。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银行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真实票据论”、“转换能力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等到“超货币购买理论” ,零售银行的理论基础得以逐步确立。

真实票据理论又称为商业贷款理论,源于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在17世纪英国银行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里贷款主要是指存货贷款或流动资本贷款。该理论认为:在银行发展初期,商业银行在分配资金时应着重考虑保持高度的流动性,又被称为自偿性贷款理论。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时流动性很高的活期存款,而存款的决定是外在的,因此,业务主要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不发放长期贷款和消费贷款。这一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强调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健,盈利性相应受到一定损失。

转换能力理论由美国人莫尔顿1918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一文中提出。这一理论基于人们对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有了新认识的基础上,认为商业银行资产不一定局限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可将其相当一部分分布在需要款项时可立即出售的证券资产上,从而扩大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范围,使商业银行在保证了一定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增加了盈利。在资产可转换理论的鼓励以及当时社会条件的配合下,商业银行资产组合中的票据贴现和短期国债比重迅速增加。

预期收入理论是1949年美国金融学家在《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态归根到底是以未来收入为基础的,并与其收入的大小成正相关。该理论主张商业银行应把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作为衡量其贷款偿还能力的标志,并以此来重新协调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关系。由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受贷款到期日分布的影响,因此,银行可以发放长期商业贷款、不动产贷款和消费贷款,这些贷款采取了摊销或经营,金融机构之间盛行收购、合并、组成策略联盟等,商业银行有转向“金融超市”的趋势;服务方式将从分支机构转向电话、电子化,注重运用信息技术。

2. 国内研究概况

对于我国零售银行业务的现状,冯晶在《浅谈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中提到我国零售金融服务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摆脱了短缺状态,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是,尽管我国零售银行业务发展速度较快,目前零售银行业务占商业银行利润总额的比重却非常低。以国内零售银行业务竞争优势较明显的中国银行为例,中国银行2005年零售银行业务产生的营业利润为188亿元,仅占营业利润的35%,而在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的收入结构中,零售银行业务的利润贡献率通常都在50%以上。

零售负债业务长期稳定增长。随着商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自身的利益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与此同时,零售银行业务在吸收家庭储蓄、支持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长期以来,零售银行业务作为商业银行重要利润增长点的地位正日益凸现,但大多数的银行仍旧把零售银行业务中吸收存款放在首要地位。

现阶段我国零售银行资产业务主要以消费信贷为主,消费信贷是由商业银行向消费者提供资金,用以满足消费需求的一种信贷方式。在我国扩大内需以促进消费的'方针指导下,人民银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货币信贷政策,消费信贷的政策效果明显、规模增长迅猛,但基数和比重仍然很低,未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我国零售中间业务刚刚起步、发展潜力较大、信用卡业务发展迅速,但比重低,盈利能力差,品种数量少,以代理服务、咨询服务为主。在我国,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业的垄断地位,导致其在经营观念上没有准确定位,多将中间业务视为表内业务的一种附属业务。目前我国零售银行中间业务以及发展到数百个品种,但其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业务的非商品化:产品开发的初衷,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作为吸收存款、吸引客户的一种手段,变成了免费的附加服务。由于营销乏力,使中间业务尚未全面地渗透到社会公众生活中去,造成一方面银行推出的部分中间业务客户不了解;另一方面客户需要的产品银行又不能提供,减少了银行收入,影响了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造成了中间业务收益对银行利润贡献率低的局面。(责任编辑:1011)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中间业务起步较晚,加之重视不够,以及严格的分业管理等因素,零售中间业务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业务范围狭窄,品种单一。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发展普遍认识不足,没有把中间业务当作一项主业和新的利润增长点来经营。加之我国对银行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等因素,其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些限制的直接后果就是国内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差、产品单一、缺乏吸引力、盈利能力低、专业经验少和素质差等问题的存在。我国零售银行中间业务构成也比较简单,只有手续费收入、汇兑收入和其他营业收入。零售中间业务基本处于自发盲目、单项开发和分散管理的发展状态。商业银行虽然也相继推出了许多新的零售中间业务品种,但从整体看,仍以传统的结算、汇兑、代理收付等业务为主,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品种较少,金融衍生类工具则基本还是空白。在已经开展的零售中间业务品种中,代理类中间业务占据主要内容。由于目前国内银行业分业政策的限制,银行不能代替客户理财,只能提供咨询服务。随着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银行已经设置了客户经理,为有大额资金的客户提供专门的服务,给与转账、贷款等便利,逐步将其发展为代客理财。

所以,闫晓娴在《求解中国零售银行困局》中明确指出虽然近年来我国零售银行业务有了较快发展,但面对今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零售银行业务要有突破性发展仍受体制、人才、理念三大因素的制约。首先,在零售银行业务营销体制上,还没有将营销职能摆在商业银行工作的突出位置上来,客户经理、产品经理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管理与经营缺乏相应的奖罚措施,岗位细化程度不够,造成产品创新机制不强,业务拓展空间局限。其次,在零售银行业务经营理念上缺乏创新意识,零售业务定位与当地经济环境、市场状况结合不密切,缺乏因地因时创新零售银行业务产品的理念,客观上照抄照搬的现象较普遍,拿来主义根深蒂固,零售业务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同时,受传统观念的束缚,金融创新始终受是否能带来新的金融风险的制约而裹足不前。第三,商业银行从事零售业务的整体队伍缺少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人才培养落后于技术进步,使零售业务的发展受人才短缺的制约。

(三) 小结

结合以上文献研究,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零售银行业务时可以借鉴国外发展良好的商业银行的经验,如进行精细的客户信息和客户资源管理,对营销渠道及时更新,进行符合顾客需要的金融产品创新,以强大的信息技术为支撑,智能化的风险管理等方面论述较深入全面,为我国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可循之路,但是文献中对于如何切实改进实质性的业务和服务等一些不利于零售业务发展的情况,如何从根本观念上重视零售银行业务,而不只是把零售银行业务作为一项传统业务的方面论述仍较少。

三、参考文献

[1] 于蓉.零售银行业的产生及国内银行的发展思路.城市金融论坛,2000,5(06): 41-44

[2] 宋君丽.零售银行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脉络.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01):88-89

[3] 冯晶.浅谈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商业经济,2008,(2):76-77,82

[4] 王广宇.我国零售银行业面临的冲击与改进战略.金融论坛,2003,8(10):27-31

[5] 闫晓娴.求解中国零售银行困局.理财,2007,(08):23-24

[6] 江贤辉,张旗.浅析我国零售银行发展基础.商场现代化,2008,(2):367-368

[7] 谢治春,罗东华.国外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经验.商场现代化,2004,(01):52-53,62

[8] 郑璇.国内外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对比及启示.海南金融,2006,(10):42-44

[9] 李卫卿,叶晴,李慧霞.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趋势及竞争策略.银行与经济,2003,(12):30-31

[10] 赵萍.中国零售银行的业务扩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08):21-24

[11] 罗志松.商业银行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前景分析.上海金融,2003,(05):56-57

[12] 第米瑞斯 N.考若法斯.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13] 休克罗克斯福德,弗克兰艾布拉姆森,亚历克斯亚伯朗诺斯基.零售银行做强法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第二篇: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机构投资者发展与股市稳定性研究――以中国股市为例的分析  一. 选题意旨  在现代经济中,股票作为一种直接融资的工具,在资金融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国股票市场的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同时我们知道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对一般的宏观经济会起到预示的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股市的稳定与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经济的稳定程度。作为一种虚拟商品,股票的价格也符合价值规律,即价格围绕其内在的投资价值上下波动,而当其波动偏离内在价值太远时,投资者的套利行为就会推动价格逐渐向价值回归。因此简单的讲,当投资者比较理性,市场振幅比较小时,就可以认为证券市场是稳定的。另一方面,从动态的角度看,证券市场的稳定并不能仅看股价波动的幅度,重要的是这种波动是否动态反映了企业经营业绩的变化和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如是,则即使波幅较大也是稳定的;反之,即使波动较小,也是不稳定的。  证券市场的稳定与否对于市场本身的发展意义重大。如果证券市场上股票价格长期偏离股票的内在价值,投资者无法通过正常的投资获得回报,就可能助长投机倾向,不利于证券市场的成熟。证券市场是否成熟主要表现在人和机制两个方面,而证券市场的机制和股市参与人员行为的成熟与否都与证券市场的稳定密切相关。证券市场发展的进程表明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稳定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相对个人投资者而言,机构投资者一是拥有资金上的优势。二是都是由投资领域的专家进行专职投资管理和运作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专家理财”。由于中国股市成立的时间短,市场投资者主体以中小散户为主。机构投资者的数量,所占有市场交易额的份额较小。而一般的研究都认为散户投资者的投资具有短视性特点,即存在投资行为的非理性。在非理性投资理念的支配下,难免会产生市场的非稳定性问题。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目的主要是看中他们投资上的专业性和长期性,期望机构投资者的理性投资不断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在中国股市设立的初期,就出现过我们现在所说的“老基金”,加上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的证券经营机构,这些构成了股市发展初期的机构投资者。但这些所谓的机构投资者无论是从资金实力还是所占有的市场交易份额来说都比较小。1998年3月以后,陆续成立、组建了一些规模在20亿、30亿左右的新基金。2000年下半年以后,在证监会“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政策的推动下,机构投资者的队伍不断壮大。那么这些机构投资者出现之后,对股市稳定性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加大了股市稳定性还是降低了股市稳定性,这是本文分析的一个重点。鉴于目前国内在研究机构投资者与股市稳定性多是从理论上进行一般的分析,很少既有实证分析又有理论分析的研究。所以在实证研究中我们将做一个分时段的数量检验,来分析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稳定性的实际影响。我们认为这种分时段的分析能较好的解决由于机构投资者出现时间不一致导致的定量分析的困难。同时由于机构投资者所处的股市正好是制度变迁经济中的一部分,初始融资体制不合理、股权结构的失衡、制度供给的不连续等都或多或少的对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进而间接的影响到股市稳定性。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以上所述的各个方面有所涉及,往往只涉及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没能从总体上综合的阐述中国股市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稳定性的特殊影响机制。所以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会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我们的结论,并对结论做出合理的解释,最后提出我们认为能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并且能更好地发挥其稳定股市的政策建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已取得的成果  首先,在研究机构投资者与股市稳定性的定性分析上,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国外学者基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较为成熟、完善的资本市场的大部分实证分析表明:除了1987年的股市崩盘外,机构化趋势并没有加剧股市的震荡。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1971)在《机构投资者研究》报告中对60 年代末期以来出现的如火如荼的机构化趋势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构化投资没有导致股市不稳定性的加强。 Josef. Lakonishok,Andrei Shleifer 和Robert W. Vishny(1991)在《机构投资者是否导致市场不稳定:有关羊群效应和正反馈交易的证据》研究报告中指出,机构投资者不存在“羊群效应”和“正反馈交易”现象,也即机构投资者的存在至少不会导致市场的不稳定。但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见,Richard W. Sias(1996)在《波动性与机构投资者》一文中则认为机构投资者确实是引起股价波动加剧的原因之一。  国内对机构投资者的研究一般都认为,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在资金规模、技术设备、操作理念、产品开发能力等方面与成熟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机构投资者的产生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并未带来股市的稳定。冯恂(2002)从制度创新、制度安排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情况,认为由于相应制度和条件的缺陷,机构投资者很难获得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想让机构投资者真正的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政府必须以市场规则来制定规则,以市场规则来培育机构投资者,并以市场规则来监管机构投资者。鼓励竞争,创造公开、公平、高效、有序的市场环境,发展机构投资者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更好的促进股市的稳定发展。孙兆斌(2002)分析认为我国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发生了一定的扭曲,不仅没有稳定证券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但他同时指出决不能因此而否认机构投资者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更不能否认决策部门培育机构投资者的努力。认清造成目前机构投资者行为扭曲的因素,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会有积极意义。刘亮(2003)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分析机构投资者行为与市场波动之间的关系,分析后认为机构投资者行为是造成市场波动异常的主要原因。李学峰(2001)在做了数量上的分析后,认为股市波动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失衡。班耀波,齐春宇(2003)从制度缺陷方面分析后认为,中国股市机构投资者并没有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市场的波动,损害了市场稳定。巨潮资讯(2001)的研究报告认为机构投资者由于资金运作金额巨大,往往对流动性有着很强的偏好,因此大盘股将成为机构投资者优先选择的对象,而流动性较差的小盘股将被机构投资者所冷落。另外,如果机构投资者得到较大的发展,市场主体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个人投资者在市场中的份额将逐步下降,其必然导致主力做庄难度的增加,因为机构投资者相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更容易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会轻易跟风追涨杀跌,这样庄家想要顺利出逃难度就会加大。这样一个自然的结果就是市场投资者对大盘股的需求上升,对小盘股的需求自然的下降,导致大盘股的价格相对上升,小盘股的价格相对下降。这种股价结构的调整将有效地改变当前股市市盈率高企的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市场泡沫,尤其是小盘股泡沫。这对于中国股市的稳定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上所述可知,在分析机构投资者与加剧股市波动的原因时,国内学者更多地强调了制度因素。  其次,在对股市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时,国内外学者采用了不同的指标和计量模型。研究股市波动性的比较简单的指标是用收益率的标准差来表示的,如吕继宏(2000)曾采用传统的方差、标准差方法来估计股市波动率。也有用股价指数或个股的涨跌幅度、频率来研究股市波动情况的,如李学峰(2001)通过描述上证、深证指数的波动幅度来判断股市的波动程度。高潮生(2002)通过与发达国家成熟的股市比较认为中国股市的波动程度大于这些市场。在本文中,我们用市场收益率的波动来衡量稳定程度的高低。如前所述,波动程度大则市场稳定性差,反之波动程度小则市场稳定性好。  在计量模型的采用上,研究者多采用GARCH模型、EGARCH模型来研究经济(尤其是金融)时间序列。国内学者也有用这些计量经济学模型来研究股市波动的,如刘国旗(2000)曾讨论过ARCH、GARCH模型在研究中国股市波动率时是否适用。赵留彦,王一鸣(2003)用GARCH、EGARCH模型对沪深股市的交易量、收益率及其波动性之间的相关性做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在将交易量划分为预期和非预期的两部分之后,发现非预期的部分不但与同期的波动正相关,还可以为下期波动提供预测信息。还有采用VaR方法(陈春华,2002)、市场模拟法等来分析股市波动的状况的。宋逢明等(2003),采用多种方法研究了深圳股市的稳定性,认为深圳股市的稳定性在1997年后有所下降,但同成熟股市(它以S&P500作为对比)整个股市的系统性风险偏大。上述这些研究大多认为中国股市波动比较剧烈,市场稳定性不是很好。  在文献的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上述提及的研究中,有研究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对股市稳定性影响的,也有单独用某种数理模型来衡量中国股市波动程度的。但鲜有分析随着机构投资者净资产值占股票市场流通市值在不同时段的不同,作分时段稳定情况的对比分析的。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会在分析中国机构投资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不同时段就机构投资者与股市的的稳定情况作对比分析。  三.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本文的主旨是探讨机构投资者产生与发展对我国股市稳定性的影响。在基础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沿着一条“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稳定性的影响的一般分析――中国股市随机构投资者发展的不同时段稳定性的实证分析――中国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稳定性影响机制的特殊分析――相应政策建议”的逻辑主线进行分析。论文由导论和四章内容构成,其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  导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意旨和理论背景作一交待。然后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结构安排等作一概括性论述,以便为全文的研究提供一个论述的框架结构。  第一章是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稳定性影响的一般理论分析。主要介绍国外机构投资者发展情况,并介绍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市影响的现有理论,回顾中国股市机构投资者发展情况。机构投资者是相对个人投资者而言的,从国际发展情况来看,近年来以养老基金、保险基金、证券投资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的主体,而在考虑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在本文的分析中我们将侧重于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研究。由于机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也存在着“短视”行为(short- termism)和“羊群效应”(herding effect),因此一些早期的研究并未发现机构投资者与股市稳定之间的确定关系。即并没有非常有力的证据表明机构投资者增强了股市的稳定性,也没有证据表明机构投资者的存在损害了股市稳定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规模、市场影响、地位不断提高,近来的一些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后,机构投资者确实发挥了稳定市场的作用。  中国股市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历史比较短,在发展的初期极不规范。尽管在股市设立初期就成立了几家老基金,但这些基金无论从自身规模还是从占有的市场交易份额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从1996年开始,各地陆续成立了许多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他们的一部分资金入市交易,在那个时候充当了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尤其是1998年之后陆续成立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新基金。同时1999年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公司也可以通过证券投资基金入市,之后保险公司也获准间接通过持有证券投资基金入市,2003年社保基金获准间接通过基金入市。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股市的机构投资者的规模逐渐增大,数量逐渐增多,对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第二章主要就中国股市随机构投资者发展不同时段的稳定性进行实证分析。这一章主要运用各种计量方法对中国股市的稳定程度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首先用一般的股指波幅变化情况来进行比较简单的定量分析,分析从1991年股市设立以来历年的股指波动幅度。在进行换手率的比较分析时也会发现,与成熟的国外股市相比,中国股市的换手率相对较高,这无疑也说明中国股市的稳定性差。在以下的分析中,我们将进行分时段的定量比较分析。众所周知,中国股市的机构投资者并不是在某个时间一起出现的,而我们知道只有在机构投资者达到一定的规模后,才能真正分析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稳定程度的影响,这样的分析也才有意义。因此在做分时段定量研究时,我们做了以下几种划分:  划分方法1 划分方法2  时段1 1996.12.16――1999.12.16 1999.12.16――2004.1.1  时段2 1996.12.16――2000.12.16 2000.12.16――2004.1.1  时段划分说明:1996年12月16日,为抑制当时的过度投机,实行了涨跌停板制度。由于在涨跌停板制度下,达到涨停或跌停的股票价格可能并不是当天股票的真实价格。因此实施此制度前后的指数数据存在差异,我们为了指数选取上的统一,只选取了1996年12月16日后的指数数据进行分析。由于真正的、大规模的机构投资者的出现是在1998年之后,我们的这种选取至少在理论上并不影响对股市稳定性的对比分析。  我们通常用指数收益的方差(假设指数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来表示股市波动的大小,在我们的研究中,将进行F分布的假设检验:如果统计检验的结果显示两样本的总体方差相同,则可以说明机构投资者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市场的波动状态,也即没有带来股市稳定性的好转。  在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假定股指收益率(对数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但在长期的研究中人们发现,长期的金融时间序列的波动具有群集性和持续性,也就是说误差项存在自相关性,或者称之为条件异方差问题。因此在对具有条件异方差的股指进行分析时,必须解决其条件异方差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最常用GARCH(1,1)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在金融风险的控制防范中,得到广泛运用的是Var(value at risk)方法。基于GARCH模型的Var方法,就可以表示为: 。在本章的分析中我们将用GARCH(1,1)模型下的Var方法来对整个时段和不同时段之间中国股市的风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第三章主要阐释中国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稳定性影响的特殊机制。上一章的分时段计量检验结果表明,中国机构投资者的产生与发展并未带来股票市场稳定性的根本好转。本文认为,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依然存在“短视”现象和“羊群效应” ,这是机构投资者加剧市场的波动的主要原因。其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缺陷、上市公司质量以及整个经济变迁的大环境所导致的制度性因素。我国股市流通、非流通股的划分导致了机构投资者不能采取“buy and hold”的投资策略,其长期投资的战略受到限制。中国上市公司的质量不是很高,可供证券投资基金选择的优质股票数量有限,就难免会出现机构持股结构相同的情况。同时在现实中,我国证券市场存在许多制约机构投资者发挥稳定证券市场功能的制度缺陷。譬如:在融资体制的初始安排,对机构投资者缺乏的约束机制,制度供给的连续性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从而影响着股市稳定性。  第四章机构投资者发展趋向的政策建议。主要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为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的监管,促进股市稳定性提出相应政策建议。首先在宏观层次上,我们一直强调制度供给连续性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宏观层次上监管者在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充分尊重市场发展的规律,避免给市场参与者一个“善变者”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为股市的真正稳定提供一个制度基础。同时监管者还应不断学习借鉴发达国家股市监管机构的经验,保证必要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具体到机构投资者自身层面,则需要其在自身管理水平、操作水平、员工素质等方面下更多的功夫,更好的发挥稳定股市的作用。  四.创新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股市作为现代证券市场的一个很重要部分,在筹集资金、优化配置资源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股市也是一个变化起伏比较大的市场,其稳定性从其设立之始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其的研究也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同时股市的发展带来了机构投资者的发展,通常来说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最初目的是希望它能发挥其“价值投资”的长处,来增强股市的稳定性。但机构投资者出现是否真正提高了股市的稳定程度,不同学者的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本文分析了中国股市机构投资者与股市稳定性的关系,在尽可能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在以下方面有所前进。  首先,在研究角度上,本文将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中国机构投资者与股市稳定性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中国股市产生于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大环境之中,机构投资者的出现比股市的出现要晚,在早期对市场的影响不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股市的规模在急剧膨胀,机构投资者的数量、规模也不断增加。那么在中国股市发展的不同时段,机构投资者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是增强了股市稳定性还是损害了市场稳定性?本文的分时段实证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的大量出现并未带来股市稳定度的明显提高,并结合我国特有的制度性因素就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和阐释,指出,首先初始融资制度安排的缺陷导致现阶段上市公司的质量较差,上市公司在构造投资组合时可供选择的股票家数有限,难免造成某一时期各个机构持股结构的雷同。这种雷同在市场发生不利变化带来损失时,会带来整个机构投资者群体的损失,机构的抛售加剧市场的波动。其次,中国股市所特有的股权结构(国有股、法人股占大头,流通股占小头)导致机构投资者没有积极性去做“价值投资”,其投资往往以短线操作为主。最后,制度供给的不连续,主要是法律、法规、政策的频繁变动。异常多变的市场环境导致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加大,出于规避风险的需要,只好在既有制度安排未发生变化的较短时间内完成投资行为。在这种环境下机构投资者同样难以把握和预测长期利益,从而使行为短期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普遍倾向,市场的波动不可避免,稳定性反而会受到影响。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介绍了机构投资者与股市稳定性关系的一般理论,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在实证分析方面,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既做了中国股市稳定程度定性方面的分析,又作了分时段股市稳定性的数量分析。针对中国股市的具体情况,我们在作数量分析时主要选取了1996年12月16日以后的指数数据作分析,考虑到我国大规模机构投资者出现的时间主要是在1998年之后的实际情况,我们的这种选取不影响数量分析的结果。在时段的划分上,我们分别以1999年12月16日和2000年12月16日为分界点来做分时段的对比数量分析。在分析机构投资者与监管部门的关系时,我们用博弈论的工具从机构与监管者收益的角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机构投资者与股市稳定性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题目,在本文的分析中我们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分析,但限于本文的逻辑框架,以及作者本人所掌握的知识的限制,诸多的问题都没有涉及到。有些涉及到的问题也仅仅是点到为止,未作深入的研究。如更先进的检验股市稳定性的数量工具的应用等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班耀波,齐春宇:《机构投资者:稳定市场还是加剧波动》,载《经济评论》,2003年第6期。  2.陈春华:《极端值原理对上海股市波动性的实证分析》,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5期。  3.陈守东,俞世典:《基于GARCH模型的Var方法对中国股市的分析》,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7期。  4.陈梦根:《中国股市长期记忆效应的实证研究》,载《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5.戴国强,吴林祥:《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6.范英:《Var方法及其在股市风险分析中的应用初探》,载《中国管理科学》,2000年第9期。  7.冯恂:《对机构投资者发展的研究》,载《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库》,2002年4月。  8.高潮生:《破解股市迷思》,载《财经》,2002年第14期。  9.胡继之,于华:《影响中国股市价格波动的若干因素的实证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10.顾岚,刘贤荣:《中国股市风险特征分析》,载《数理统计与管理》,2001年第2期。  11.顾岚,孙立娟,薛继锐:《中国股市的基本统计分析》,载《数理统计与管理》,2001年第1期。  12.江晓东,杨灿:《股票收益率波动的实证研究》,载《东南学术》,2002年第2期。  13.江晓东:《沪深港三地股指波动比较研究》,载《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4.巨潮资讯:《机构投资者发展对市场的影响――国际经验与中国国情》,2001年5月。  15.李华中,杨湘豫:《中国证券市场股指波动的条件异方差特性分析》,载《经济数学》,2002年第6期。  16.李学峰:《股权结构与市场稳定性――对中国股市非稳定性的理论分析》,载《南开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  17.李向前:《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稳定研究》,载《南开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18.刘建洲,丁楹:《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以美国为例的分析》,载《证券市场导报》,2002年第5期。  19.刘晓峰:《涨跌停板制度安排对于股市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载《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第9期。  20.刘国旗:《非线性GARCH模型在中国股市波动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载《统计研究》,2000年第1期。  21.刘元海,陈伟忠:《市场操纵过程的实证分析》,载《经济科学》,2003年第5期。  22.刘亮:《机构投资者行为与市场波动性和有效性》,载《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3.刘杰文:《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效率影响的研究》,载《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库》,2003年5月。  24.(美)罗伯特.吉本斯,高峰(译):《博弈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  25.马向前:《基于效率的中国股市波动和发展阶段划分》,载《经济科学》,2002年第1期。  26.马丹:《上证指数收益率GARCH模型分析》,载《财经科学》,2003年第S1期。  27.倪杰:《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特性的实证研究》,载《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年第9期。  28.彭寿康:《中国证券市场股价指数Var研究》,载《统计研究》,2003年第6期。  29.乔俊杰,买忆娟:《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模式》,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1期。  30.宋逢明,江婕:《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特性的实证研究》,载《金融研究》,2003年第4期。  31.宋逢明等:《深圳股票市场稳定性研究》,深圳证券交易所研究报告,2003年2月。  32.孙兆斌:《刍议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稳定中的作用》,载《现代管理科学》,2002年第3期。  33.万俊毅,王伯成:《机构投资者的决策人属性及其决策特征》,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34.吴世农等:《深圳股票市场有效性研究》,深圳证券交易所研究报告,2003年2月。  35.吴林祥:《市场稳定制度对股价的影响及其改进》,深圳证券交易所研究报告,2002年6月。  36.武志:《机构投资者与证券市场》,载《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第11期。  37.夏斌:《中国“私募基金”报告》,载《金融研究》,2001年第8期。  38.杨永愉,杨凡:《风险价值Var的检验》,载《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39.杨之曙,李子奈:《上海股市日内流动性――深度变化实证研究》,载《金融研究》,2003年第6期。  40.叶青:《基于GARCH合办参数发的Var模型及其在中国股市风险分析中的应用》,载《统计研究》,2000年第12期。  41.殷玲,唐杰:《GARCH-M模型与我国沪深股市的波动》,载《江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42.宇传华,颜杰:《Excel与数据分析》,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43.张晓峒:《计量经济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9第1版。  44.张晓峒:《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45.赵留彦,王一鸣:《沪深股市交易量与收益率及其波动的相关性:来自实证分析的证据》,载《经济科学》,2003年第2期。  46.赵留彦,王一鸣:《A、B股之间的信息流动与波动溢出》,载《金融研究》,2003年第10期。  47.(英)詹姆斯.米尔斯,俞卓菁(译):《金融时间计量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48.邹新月,吕先进:《Var方法在证券市场尖峰、胖尾分布中的实证分析》,载《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年第7期。  49.John.Hull,Option,2003.“Futures,options&otherDerivatives(fifth edition)”,Prentice Hall Press.  50.Philippe Jorion, 2001. “VALUE AT RISK――The New Benchmaik for Managing Financial Risk (second edition)”,McGraw-Hill Press.  51.Richard Chung, Michael Firth, Jeong-Bon Kim,2002. “Institutional monitoring and opportunistic earnings management”,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August,29-48.  52.Simon Benninga, “Financial modeling(second edition)”, The MIT press.  53.Wei-xing Zhou, Didier Sornette, 2003. “Test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2000-2003 US stock market ‘Antibubble’”, www.arxiv.com.  54.Misir Desai, Paul Gompers, Josh Lemer, 2003.Institutions, “ Capital constraints and entrepreneurial firm dynamics: Evidence from Europe”, NBER working paper.  55.Andrei Shleifer, J. Lakonishok, R. w. Vishny, 1992. “ 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Trading on Stock Price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ume. 32 ,.  56.John Y. Campbell, Jeffrey H. Harris, Selim Topaloglu, 2003. “ The Dynamics of Institutional and Individual Trading”, Journal of Finance, Volume.58, NO.6.  57.Jay C. Hartzell, Laura T. starks, 2003. “Institutional investor and Executive Compensation”, Journal of Finance, Volume.58, NO.6.  论文提纲:  第一章 机构投资者与股市稳定性的一般理论分析  第一节、 机构投资者的概念、分类与发展回顾  1.1.1机构投资者的概念辨析  1.1.2机构投资者的分类  1.1.3 国外机构投资者发展回顾  1.1.4国内机构投资者发展回顾  第二节、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分析  1.2.1机构投资相比个体投资的优势  1.2.2机构投资的“短视”现象  1.2.3机构投资的“羊群行为”  第三节、机构投资者与股市稳定的关系  1.3.1股市稳定的意义  1.3.2股市稳定的影响因素  1.3.3机构投资者出现对股市稳定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股市不同时段稳定性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股市稳定性判别指标的选择  2.1.1股市的波动与稳定  2.1.2稳定性指标的选择  第二节、我国股市稳定状况的总体特征  2.2.1沪市稳定状况的总体特征  2.2.2深市稳定状况的总体特征  第三节、我国股市稳定性的分时段数量检验  2.3.1时段的选择标准  2.3.2分时段的F检验  2.3.3分时段的GARCH(1,1)模型下的Var分析  第三章 中国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稳定性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  第一节、制度变迁中的中国机构投资者  3.2.1制度变迁中的机构投资者  3.2.2制度缺陷――制度供给的“非连续性”分析  第二节、国内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  3.1.1投资行为的实证分析  3.1.2“短视”现象、“羊群行为”严重的原因  第三节、机构投资者与监管部门的博弈分析  3.3.1股市发展中监管者的作用  3.3.2我国股市监管者的定位分析  3.3.3机构投资者与监管者的博弈分析  第四章 机构投资者发展的趋向分析  第一节、中国股市所处的独特宏微观经济环境分析  4.1.1“宏观看好”与“微观隐忧”  4.1.2两难境地中的中国机构投资者  第二节、中国股市需要什么样的机构投资者  4.2.1监管部门对机构投资者的期望  4.2.2股市真正稳定需要什么样的机构投资者  第三节、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政策建议  4.3.1监管水平仍需提高  4.3.2机构投资者自身管理水平有待改进  4.3.3制度供给体系亟需完善

《金融硕士论文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