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网络安全从业调查报告(范文5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可以找到更多《网络安全从业调查报告(范文5篇)》。
第一篇:大学生网络安全调查报告
1.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深入每个人的生活中。众所周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即可以为人们带来便捷、高质量的社会生活,也会造成巨大的负面效应。“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使网络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让大学生掌握安全上网知识、强化安全上网意识、形成自觉的安全上网行为,从而避免各类网络诈骗事故似乎成为了不可回避的话题。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还处于宣传教育阶段,远未达到有计划、有目标、规范化教育的层次,但网络安全教育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网络安全教育是维护大学生安全的一项基础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人才保障的根本教育,它始终是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研究方法的选取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发放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692份,回收有效问卷692份。
3.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
3.1研究对象的年级分布
从上图可看出,大一的学生所占的比重最大,高达62.43%,超过全部样本量的一半;大二学生所占比重排名第二,比例为29.34%;研三的学生比重为2.75%;大三学生比重为2.46%,仅次于研三学生;研二所占的比重为1.73%;研一学生的比重为1.01%;大四学生所占的比重最小,数值为0.29%。
3.2研究对象的专业分布
此次调查对象大部分为医学院的学生,医学专业的人数比重高达91.18%;在教育部设定的12个学科之中,其他11个学科所占的比重较小,其中法学所占比重为2.75%;管理学所占的比重次于法学,比重为1.59%;理学所占的比重为1.3%;经济学所占的比重为1.01%;工学和哲学所占的.比重均为0.43%;农学和艺术学所占的比重分别为0.29%和0.14%。
3.3研究对象的性别分布
在全部调查对象中,男生所占的比重很小,只有24.13%,尚不到全部样本量的一半;而女生占全部样本量的比例为75.87%。
4.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现状分析
4.1目前的网络安全问题较为严重
目前整个社会网络安全问题较为严重,网络安全问题普遍存在。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6.65%的人认为目前的网络环境非常不安全;44.51%的人认为网络环境不太安全;认为网络安全状况为一般的人占了43.93,将近全部人数的一般左右;而认为网络环境很安全的占3.76%,认为网络环境非常安全的占全部人数的1.16%。
目前由于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网络诈骗,网络营销无处不在。大部分受访对象对于网络上的人和事物存在这很大的警惕。其中一直存在警惕的比例占27.02%;经常存在警惕的占33.24%;一般的占30.92%,而偶尔存在和从来没有的全部比例仅为8.82%。这说明目前的网络安全漏洞比较大。
从以上两图可以看出,目前的网络整体安全性较差,在校大学生对于网络安全存在着普遍的不信任和怀疑态度。由此可以得知,加强网络环境的安全性,肃清网络上的不文明和欺诈行为,对于加强网络安全,确保高校大学生获得安全的网络环境意义重大。
4.2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较差
在“您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的问题中,16.04%的人表示“非常重视”,这个比重是比较小的;34.97%的人表示“很重视”;46.39%的人表示“一般重视”;2.02%的人表示“不太重视”;0.58%的人表示非常不重视。这说明在校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较差,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亟需社会、家庭、个人等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以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在“您是否有意识去关注网络安全知识”问题中,仅有9.68%的人表示“非常关注”,这个比重是相当小的;有18.79%的人表示“很关注”;表示“一般关注”的人比例达63.58%,高达全部受访对象的一半以上;表示“不太关注”的有7.23%,比重较小;还有0.72%的人表示“从来不关注”。这些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并不关注网络安全知识,或者说网络安全知识较为匮乏。这需要学校、学业、辅导员、班委等协力开展网络安全知识讲座,普及网络安全知识,以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性。
在“您是否经常参加网络安全教育活动”中,只有3.03%的学生表示“非常经常”;4.91%的学生表示“很经常”;41.04%学生表示“一般”;37.72%的学生表示“不太经常”,还有13.29%的学生从来不参加网络安全教育。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不太经常”和“从来不参加”的人数占了绝大多数。这说明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缺失,学生们缺乏正确的规划和引导。
4.3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处理能力不强
在“您在网络上转载消息时是否考虑其真实性”中,只有16.04%的人提出会“总是考虑”,比重不到全部人数的四分之一;33.53%的人提出会“经常考虑”;35.55%的人提出“一般”;13.15%的人提出会“偶尔考虑”;1.73%的人提出“从不考虑”。这可以说明目前在校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较弱,无法有效地识别网络信息的真伪性。这需要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识别能力,有效地应该网络信息的处理问题。
在“当您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未经证实的社会敏感问题,您会怎么做”的问题中,进行“网络举报”的占6.21%;“转载并评论”的占1.73%;“了解情况再决定的”占46.82%;“不予理睬”的占42.05%;其他的占3.18%。这说明在涉及一些网络敏感问题时候,还有一部分在校学生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
4.4高校大学生网络自我约束能力不强
在“您在网络上下载或者上传别人的东西时,是否考虑过会损害其知识产权”的问题中,回答“考虑过,停止行为”的占全部受访对象的47.69%;“考虑过,但继续行为”的占22.4%;“从未考虑过”的占29.91%。可见“考虑过,但是继续行为”的和“从未考虑过”的占全部调查数据的52.31%,占全部数据的一般以上。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无法正确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
在“您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的问题中,其中“学习”仅占13.44%;购物占4.91%;娱乐占到50.43%;社交占24.13%;其他占7.08%。由此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和购物活动的`比较少,而大部分学生的网络目的用于娱乐和社交的较多,其中娱乐的比重占到一半以上,社交的比重也将近四分之一。虽然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鱼龙混杂的网络娱乐节目,蒙蔽了人们的眼睛,混淆了视听,扭曲了人的价值观。而网络交友更是给现实的人身带来了极为不安全和不和谐的因素。
5.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的对策和建议
5.1充分利用课堂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安全法制教育
5.1.1在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中增加网络安全知识的内容
目前,高校计算机普及课程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比较少,大部分涉及的是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应在该课程中增加两方面的知识:
一是计算机系统管理知识,应该适当增加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设置等知识,增加学生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了解,使之了解系统管理用户、文件和其他硬件资源的安全机制。这可以提高学生在网络世界的自学能力和抵御网络侵害的能力。
二是网络安全知识,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系统安全策略,如加密解密算法、防火墙的工作原理与作用、系统漏洞及修补方法、硬盘保护卡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增加正确使用网络、病毒的处理等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使之正确、安全地利用网络资源。
5.1.2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法制教育
目前,很多高校没有开设专门的网络安全法制教育课程,只是在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涉及健康、安全上网的内容,但是几乎没有涉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容易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相关法律的空白。因此,高校在加强大学生的传统道德教育的同时,绝不能忽视网络安全法制教育,应当把网络安全法制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范畴。比如,在课程中增加《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通过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的网络安全法制意识,提高学生的网上自我约束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5.1.3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了使大学生能够健康顺利成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把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突出位置,防止因网络的发展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和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要细致研究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疾病,发动学生中的骨干(如学生会干部、班级干部等)在大学生群体内部协助做好网络心理服务工作,比如组织心理卫生服务和网络心理素质等专门课程或者专题讲座,积极开展网上心理辅导和相关知识培训,让大学生理性对待上网,保持健康心理。另外,加强对部分过于沉迷于网络大学生教育和引导,真心关爱和帮助他们,防止其患上“网络依赖症”。对待由网络引发的心理问题,各级要加强关注,注意疏导,防止发生不良事件。
5.2积极拓展课外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
5.2.1开设网络安全知识专题讲座
开设网络安全知识专题讲座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补充,也是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关注网络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就课堂教学中不能深入讲解的问题或薄弱环节举办讲座,如网络行为规范、个人计算机安全策略、计算机病毒的新动向、病毒查杀软件的使用等。通过网络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可以培养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引导大学生关注网络安全问题。
5.2.2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
学校应该定期对师生进行网络安全培训,让全体师生一起了解网络风险,形成安全责任意识及行为习惯。在对学生的培训中应指导学生掌握并遵守学校网络使用条款,了解网络中存在的风险,知道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如何寻求帮助等方面的基本常识。培训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有关数据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对自身的权利既是限定也是保护。
5.2.3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举办网络安全知识大赛、网络安全知识调查、网络安全主题漫画比赛等,这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又可以在校园中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强化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5.2.4建立脱离网瘾帮控小组
学校可以组织辅导员、学生会成员以社会有相关资质的志愿者组成帮控小组。针对所有网络成瘾的同学,按照每个人的成瘾不同,量身定做制定一整套合理的帮控计划。譬如网络交友成瘾的同学,就要让他们练习社交技巧,扩大生活范围和视野,并且所有同学要形成组内的相互监督,从而摆脱网络对自己无形的束缚。还有一些网络游戏成瘾的同学,要在帮控人员的监督下,将电脑中的游戏删除,并且阅读一些喜欢的书籍来分散注意力,并且要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帮控小组可以针对一些成员组织一些慢跑运动、羽毛球比赛等体育活动。从而带动大学生将自己的业余生活更加有计划性和规律性。还可以建立家庭帮控小组。高校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在思想水平、道德素质、身心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我们的家长不仅熟悉自己子女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状况,而且也熟悉自己子女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因此,学生家长以及亲属也可以组成帮控小组,发现孩子有不对的苗头,马上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孩子人认知到自己过度使用网络的危害性;帮助孩子逐步树立起时间观念,培养出自控能力,从而逐步减少上网时间。在寒暑假期间,家长还要做好防范工作,注意观察、监督孩子,避免浏览一些有不健康内容的信息,为孩子指定科学的合理的作息时间,适当控制孩子的经济来源。一旦发现孩子沉溺于网络,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耐心讲解利弊,如果沟通不起作用,要及时到医院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5.3成立校级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
5.3.1.高校应该成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
负责校园网的日常安全与管理工作。及时了解本校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定期发布最新的网络安全信息,让大学生及时了解网络不安全因素的动态。在信息安全管理机构的指导下,使学生养成“网络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
5.3.2大力开展“文明”上网宣传教育,倡导网络文明行为
自觉遵守网络文明规定;积极推进网络“清洁”工作,定期查看校内网络以及学生自己创建的论坛、博客,及时清除虚假信息和有害信息;有效落实网上“治病”工作,及时发现隔离和清除网络垃圾信息和病毒,并努力找到问题的来源,对相关责任人批评教育和相应处理。
5.3.3建设网络安全教学网站
网络安全教学网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体网络安全防范,包括机房、网络服务器、线路和主机的安全;
(2)网络安全五大攻击过程的介绍,即介绍隐藏IP,踩点扫描、获得系统或管理员权限、种植后门、在网络中隐身;
(3)网络安全防御技术的介绍,如防火墙技术、扫描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物理隔离技术等,特别是对大型网络系统与因特网的第一道屏障防火墙要详尽介绍;
(4)计算机内部安全防范体制,包括保护用户信息源的安全、防止和预防内部人员的越权访问、对网内所有级别的用户实时检测并监督用户、全天候检测和报警功能、提供详尽的访问审记功能、做好访问记录;
(5)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各项规定的介绍;
(6)黑客专题介绍,如黑客攻击的动机、方法、步骤、目的;
(7)网络安全病毒防治产品的介绍,如扫毒顺毒、邮件过滤、入侵检测通告及损害管理等;
(8)网络犯罪法律介绍;
(9)计算机基础相关知识的介绍,如操作系统等;
(10)网络安全BBS块。
第二篇:网络安全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昨日,千龙网联合首都互联网协会发布《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57.8%的中学生使用微信沟通,微信成为中学生最主要的聊天工具。但晒照片、网购、扫二维码等习惯,在不经意间造成的安全隐私问题却被中学生们所忽视。同时,还有四分之一的中学生选择在微信中屏蔽家长及老师。
昨天上午,北京市徐悲鸿中学的一间教室内座无虚席,在专家的引导下,60名师生和家长以新媒介素养为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有57.8%的中学生选择微信作为与朋友沟通的媒介,微信已经成为他们最常用的新媒体交流工具。有4%的受访者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59.4%的受访者会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家人或朋友照片,即近六成受访者会在网上将自己、家人或朋友的照片公开,透露了个人隐私。同时,还有四分之一的中学生选择在微信中屏蔽家长及老师,23.5%的人的理由是不想听父母唠叨。另外,中学生微信中,个人头像的真实程度接近50%,姓名的真实程度超出50%,46%的人会显示个人位置,有四成多的中学生没有设置好友添加验证权限,个人隐私受到威胁。
对于微信内容的真实性,高达69.6%的中学生认为微博、微信朋友圈里所有信息来源中,大部分是可靠的。正确辨识虚假与真实的信息、提高中学生安全上网意识,显得至关重要。
此外,扫二维码更是很多青少年的随手习惯,还有37%的青少年使用过微信支付进行消费。
针对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报告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比如建议中学生在使用微信朋友圈时禁止陌生人查看照片,小心微博相册、签到、足迹等,学会朋友圈照片、地理定位、评论功能等权限设置,合理选择软件安全控件,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学校应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教育使中学生不断增强自控和自护能力。家长应对孩子进行安全上网的引导,让孩子能快速识别网络不安全因素。
第三篇:网络安全调查报告
1.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深入每个人的生活中。众所周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即可以为人们带来便捷、高质量的社会生活,也会造成巨大的负面效应。“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使网络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让大学生掌握安全上网知识、强化安全上网意识、形成自觉的安全上网行为,从而避免各类网络诈骗事故似乎成为了不可回避的话题。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还处于宣传教育阶段,远未达到有计划、有目标、规范化教育的层次,但网络安全教育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网络安全教育是维护大学生安全的一项基础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人才保障的根本教育,它始终是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研究方法的选取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发放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692份,回收有效问卷692份。
3.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
3.1研究对象的年级分布
从上图可看出,大一的学生所占的比重最大,高达62.43%,超过全部样本量的一半;大二学生所占比重排名第二,比例为29.34%;研三的学生比重为2.75%;大三学生比重为2.46%,仅次于研三学生;研二所占的比重为1.73%;研一学生的比重为1.01%;大四学生所占的比重最小,数值为0.29%。
3.2研究对象的专业分布
此次调查对象大部分为医学院的学生,医学专业的人数比重高达91.18%;在教育部设定的12个学科之中,其他11个学科所占的比重较小,其中法学所占比重为2.75%;管理学所占的比重次于法学,比重为1.59%;理学所占的比重为1.3%;经济学所占的比重为1.01%;工学和哲学所占的比重均为0.43%;农学和艺术学所占的比重分别为0.29%和0.14%。
3.3研究对象的性别分布
在全部调查对象中,男生所占的比重很小,只有24.13%,尚不到全部样本量的一半;而女生占全部样本量的比例为75.87%。
4.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现状分析
4.1目前的网络安全问题较为严重
目前整个社会网络安全问题较为严重,网络安全问题普遍存在。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6.65%的人认为目前的网络环境非常不安全;44.51%的人认为网络环境不太安全;认为网络安全状况为一般的人占了43.93,将近全部人数的一般左右;而认为网络环境很安全的占3.76%,认为网络环境非常安全的占全部人数的1.16%。
目前由于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网络诈骗,网络营销无处不在。大部分受访对象对于网络上的人和事物存在这很大的警惕。其中一直存在警惕的比例占27.02%;经常存在警惕的占33.24%;一般的占30.92%,而偶尔存在和从来没有的全部比例仅为8.82%。这说明目前的网络安全漏洞比较大。
从以上两图可以看出,目前的网络整体安全性较差,在校大学生对于网络安全存在着普遍的不信任和怀疑态度。由此可以得知,加强网络环境的安全性,肃清网络上的不文明和欺诈行为,对于加强网络安全,确保高校大学生获得安全的网络环境意义重大。
4.2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较差
在“您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的问题中,16.04%的人表示“非常重视”,这个比重是比较小的;34.97%的人表示“很重视”;46.39%的人表示“一般重视”;2.02%的人表示“不太重视”;0.58%的人表示非常不重视。这说明在校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较差,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亟需社会、家庭、个人等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以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在“您是否有意识去关注网络安全知识”问题中,仅有9.68%的人表示“非常关注”,这个比重是相当小的;有18.79%的人表示“很关注”;表示“一般关注”的人比例达63.58%,高达全部受访对象的一半以上;表示“不太关注”的有7.23%,比重较小;还有0.72%的人表示“从来不关注”。这些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并不关注网络安全知识,或者说网络安全知识较为匮乏。这需要学校、学业、辅导员、班委等协力开展网络安全知识讲座,普及网络安全知识,以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性。
在“您是否经常参加网络安全教育活动”中,只有3.03%的学生表示“非常经常”;4.91%的学生表示“很经常”;41.04%学生表示“一般”;37.72%的学生表示“不太经常”,还有13.29%的学生从来不参加网络安全教育。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不太经常”和“从来不参加”的人数占了绝大多数。这说明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缺失,学生们缺乏正确的规划和引导。
4.3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处理能力不强
在“您在网络上转载消息时是否考虑其真实性”中,只有16.04%的人提出会“总是考虑”,比重不到全部人数的四分之一;33.53%的人提出会“经常考虑”;35.55%的人提出“一般”;13.15%的人提出会“偶尔考虑”;1.73%的人提出“从不考虑”。这可以说明目前在校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较弱,无法有效地识别网络信息的真伪性。这需要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识别能力,有效地应该网络信息的处理问题。
在“当您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未经证实的社会敏感问题,您会怎么做”的问题中,进行“网络举报”的占6.21%;“转载并评论”的占1.73%;“了解情况再决定的”占46.82%;“不予理睬”的占42.05%;其他的占3.18%。这说明在涉及一些网络敏感问题时候,还有一部分在校学生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
4.4高校大学生网络自我约束能力不强
在“您在网络上下载或者上传别人的东西时,是否考虑过会损害其知识产权”的问题中,回答“考虑过,停止行为”的占全部受访对象的47.69%;“考虑过,但继续行为”的占22.4%;“从未考虑过”的占29.91%。可见“考虑过,但是继续行为”的和“从未考虑过”的占全部调查数据的52.31%,占全部数据的一般以上。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无法正确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
在“您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的问题中,其中“学习”仅占13.44%;购物占4.91%;娱乐占到50.43%;社交占24.13%;其他占7.08%。由此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和购物活动的比较少,而大部分学生的网络目的用于娱乐和社交的较多,其中娱乐的比重占到一半以上,社交的比重也将近四分之一。虽然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鱼龙混杂的网络娱乐节目,蒙蔽了人们的眼睛,混淆了视听,扭曲了人的价值观。而网络交友更是给现实的人身带来了极为不安全和不和谐的因素。
5.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的对策和建议
5.1充分利用课堂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安全法制教育
5.1.1在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中增加网络安全知识的内容
目前,高校计算机普及课程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比较少,大部分涉及的是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应在该课程中增加两方面的知识:
一是计算机系统管理知识,应该适当增加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设置等知识,增加学生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了解,使之了解系统管理用户、文件和其他硬件资源的安全机制。这可以提高学生在网络世界的自学能力和抵御网络侵害的能力。
二是网络安全知识,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系统安全策略,如加密解密算法、防火墙的工作原理与作用、系统漏洞及修补方法、硬盘保护卡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增加正确使用网络、病毒的处理等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使之正确、安全地利用网络资源。
5.1.2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法制教育
目前,很多高校没有开设专门的网络安全法制教育课程,只是在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涉及健康、安全上网的内容,但是几乎没有涉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容易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相关法律的空白。因此,高校在加强大学生的传统道德教育的同时,绝不能忽视网络安全法制教育,应当把网络安全法制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范畴。比如,在课程中增加《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通过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的网络安全法制意识,提高学生的网上自我约束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5.1.3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了使大学生能够健康顺利成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把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突出位置,防止因网络的发展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和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要细致研究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疾病,发动学生中的骨干(如学生会干部、班级干部等)在大学生群体内部协助做好网络心理服务工作,比如组织心理卫生服务和网络心理素质等专门课程或者专题讲座,积极开展网上心理辅导和相关知识培训,让大学生理性对待上网,保持健康心理。另外,加强对部分过于沉迷于网络大学生教育和引导,真心关爱和帮助他们,防止其患上“网络依赖症”。对待由网络引发的心理问题,各级要加强关注,注意疏导,防止发生不良事件。
5.2积极拓展课外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
5.2.1开设网络安全知识专题讲座
开设网络安全知识专题讲座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补充,也是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关注网络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就课堂教学中不能深入讲解的问题或薄弱环节举办讲座,如网络行为规范、个人计算机安全策略、计算机病毒的新动向、病毒查杀软件的使用等。通过网络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可以培养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引导大学生关注网络安全问题。
5.2.2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
学校应该定期对师生进行网络安全培训,让全体师生一起了解网络风险,形成安全责任意识及行为习惯。在对学生的培训中应指导学生掌握并遵守学校网络使用条款,了解网络中存在的风险,知道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如何寻求帮助等方面的基本常识。培训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有关数据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对自身的权利既是限定也是保护。
5.2.3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举办网络安全知识大赛、网络安全知识调查、网络安全主题漫画比赛等,这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又可以在校园中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强化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5.2.4建立脱离网瘾帮控小组
学校可以组织辅导员、学生会成员以社会有相关资质的志愿者组成帮控小组。针对所有网络成瘾的同学,按照每个人的成瘾不同,量身定做制定一整套合理的帮控计划。譬如网络交友成瘾的同学,就要让他们练习社交技巧,扩大生活范围和视野,并且所有同学要形成组内的相互监督,从而摆脱网络对自己无形的束缚。还有一些网络游戏成瘾的同学,要在帮控人员的监督下,将电脑中的游戏删除,并且阅读一些喜欢的书籍来分散注意力,并且要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帮控小组可以针对一些成员组织一些慢跑运动、羽毛球比赛等体育活动。从而带动大学生将自己的业余生活更加有计划性和规律性。还可以建立家庭帮控小组。高校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在思想水平、道德素质、身心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我们的家长不仅熟悉自己子女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状况,而且也熟悉自己子女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因此,学生家长以及亲属也可以组成帮控小组,发现孩子有不对的苗头,马上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孩子人认知到自己过度使用网络的危害性;帮助孩子逐步树立起时间观念,培养出自控能力,从而逐步减少上网时间。在寒暑假期间,家长还要做好防范工作,注意观察、监督孩子,避免浏览一些有不健康内容的信息,为孩子指定科学的合理的作息时间,适当控制孩子的经济来源。一旦发现孩子沉溺于网络,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耐心讲解利弊,如果沟通不起作用,要及时到医院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5.3成立校级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
5.3.1.高校应该成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
负责校园网的日常安全与管理工作。及时了解本校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定期发布最新的网络安全信息,让大学生及时了解网络不安全因素的动态。在信息安全管理机构的指导下,使学生养成“网络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
5.3.2大力开展“文明”上网宣传教育,倡导网络文明行为
自觉遵守网络文明规定;积极推进网络“清洁”工作,定期查看校内网络以及学生自己创建的论坛、博客,及时清除虚假信息和有害信息;有效落实网上“治病”工作,及时发现隔离和清除网络垃圾信息和病毒,并努力找到问题的来源,对相关责任人批评教育和相应处理。
5.3.3建设网络安全教学网站
网络安全教学网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体网络安全防范,包括机房、网络服务器、线路和主机的安全;
(2)网络安全五大攻击过程的介绍,即介绍隐藏IP,踩点扫描、获得系统或管理员权限、种植后门、在网络中隐身;
(3)网络安全防御技术的介绍,如防火墙技术、扫描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物理隔离技术等,特别是对大型网络系统与因特网的第一道屏障防火墙要详尽介绍;
(4)计算机内部安全防范体制,包括保护用户信息源的安全、防止和预防内部人员的越权访问、对网内所有级别的用户实时检测并监督用户、全天候检测和报警功能、提供详尽的访问审记功能、做好访问记录;
(5)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各项规定的介绍;
(6)黑客专题介绍,如黑客攻击的动机、方法、步骤、目的;
(7)网络安全病毒防治产品的介绍,如扫毒顺毒、邮件过滤、入侵检测通告及损害管理等;
(8)网络犯罪法律介绍;
(9)计算机基础相关知识的介绍,如操作系统等;(10网络安全BBS块。
第四篇:网络安全调查报告
一、前言
网络世界丰富多采 ,融国际、开放、自治、交叉、交互性等等于一体 ,吸引着大学生在信息海洋中遨游。网络打破了国界 ,把他们带到了一个神奇、梦幻的世界。互联网在给他们带来灿烂的同时 ,也带来了大量新的尖锐问题。
网络的迅速发展伴生着网络安全问题,增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刻不容缓。大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认识不清,网络安全知识匮乏,网络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淡薄,对网络的强依赖性是导致其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课堂内外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因此 ,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 ,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 ,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详细了解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情况,为如何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提供依据。
二、调查概述:
1、调查目的
①.对我校大一新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程度进行分层次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分析不同性别的大一新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基本状况,以及新生对于网络安全的态度,和对网络安全的看法及建议。
②.调查我校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对各种网络问题的看法,以及是否有着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面对网络安全问题时是否有正确的应对解决方法以及策略,找寻我校大学生在网络安全意识方面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制定合适且有效的解决方案。
③.分析我校大学生应如何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安全使用网络,以正确的方式对待网络安全问题。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在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进行,以西南政法大学大一新生为主体,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选取刚接触大学的大一新生作为调查对象,从而集中地反应大一新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的情况。
3、调查方式:
通过社交网络QQ向西南政法大学在校大学生发送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调查问卷,收集并整理信息与数据后,制作成表格以及图表。
4、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见附件,问卷由15个问题组成,主要调查我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基本状况,以及新生对于网络安全问题的态度,和对万罗安全问题的看法及建议;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08份,回收108份,有效问卷108份,有效回收率100%。
三、调查结果分析:
网络的迅速发展伴随着网络安全问题,增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刻不容缓。大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认识不清,网络安全知识匮乏,网络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淡薄,对网络的`强依赖性是导致其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我校应该充分利用课堂内外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经常有意识的去了解网络安全方面知识的人占20%,大部分大学生都比较少了解网络安全意识占70%,偶尔有一两次占到了11%,还有部分大学生从来就不会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占7%;因此 ,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 ,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 ,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从收回的有效问卷看,绝大多数同学了解病毒防治产品的作用。对于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 调查问卷中列出了: 垃圾邮件、病毒攻击、账号信息被盗等, 有86人了解列表中垃圾邮件一项, 有46人知道病毒攻击, 32人知道有信息被盗这项安全问题, 还有23人完全不知道或者不清楚。这表明我校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还不够重视,对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的警惕度不足,相对较容易遭受网络安全问题,这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
从问卷调查报告中得知,我校大学生的网龄分布分布广泛,主要分为四个网龄段,在我们所得的调查报告中,网龄不到一年的有4人,网龄在1-3年的有12人,网龄在3-5年的有28人,网龄在5年以上的有64人,可以发现的是,我校大一新生的网龄普遍较久,5年网龄以上占据主导地位。对网络的使用时间愈长,对我们这次调查的准确性有助于提升。不过从网龄的长短我们也可以发现,较长网龄的同学的网络安全意识较强,毕竟长时间在网络的使用中,积累了一定的不同程度的网络安全意识,这一点也是我们值得欣慰的。
在我们调查问卷中的Q5中,问道我校大学生的上网方式,其中有99人使用手机上网,有66人使用电脑上网。毫无疑问,手机成为了大学生的主要上网工具,在上网方式中独树一帜。根据手机上网的主流,我们在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方面应当尤其注意手机在上网过程中的网络安全问题。
据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在遭遇到网络诈骗的应对方式有多种,有79人选择及时向当地网络安全检查部门报案;有70人选择报案前最好保存证据,如交易记录等;有48人觉得报案是可以联系其他受害人一并到派出所报案,争取达到刑事立案标准;有66人选择以后多学习相关知识,提高防范意识。表明学生们在对待网络诈骗问题是并不是毫无处理手段,他们依然有着自己的处理方式,其中不乏一些正确的方式。然而,并非所有的同学都知道该如何去处理网络诈骗问题,对于这一严重问题,我们仍旧要提高安全警惕,加强网络安全意识,防范于未然。
四、建议
网络的迅速发展伴生着网络安全问题,增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刻不容缓。大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认识不清,网络安全知识匮乏,网络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淡薄,对网络的强依赖性是导致其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课堂内外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因此 ,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 ,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 ,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详细了解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情况,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
第五篇:网络安全调查报告
今天,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正式启动。由中央网信办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承制的我国首个《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20xx)》(以下简称《报告》)也正式面世。《报告》显示,83.48%的网民网上支付行为存在安全隐患。
据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洪京一介绍,本次调查历时1个月,覆盖了我国31个省(区、市)。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网络安全基础技能、应用安全等的掌握情况,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理方式以及对网络法律法规的熟悉情况等。该调查共收回线上、线下的有效问卷近25.46万份,其中年龄在7~39岁的受访者,占到被调查对象的88%。
《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不强,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急需提升,特别是青少年和老年人的网络安全意识亟待加强。
例如,在设置密码方面,81.64%的被调查网民不注意定期更换密码,其中,遇到问题才更换密码的占64.59%,从不更换密码的占17.05%。此外,75.93%的被调查网民存在“多账户使用同一密码”的问题。这一情况在青少年网民中更为严重,高达82.39%。
在网上支付方面,83.48%网民的'网上支付行为存在安全隐患。比如,42.55%的网民使用公共计算机网络支付后,没有消除上网痕迹;38.96%的网民,则使用无密码的wifi进行网络支付;此外,34.85%网民没有仔细辨认支付页面的网址,就贸然进行网络支付;还有4.04%的被调查网民,会向他人透露支付验证码。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支付应用越来越普遍,网上支付安全与网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然而,上述行为,都可能直接导致支付密码泄露、支付账号被盗用。《报告》称,所有被调查者中,仅有16.52%的人不存在这些典型的网络支付安全问题。
洪京一表示,今后,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活动还将持续开展,力求客观、全面、系统地掌握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水平,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活动,提供一手数据和决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