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假期专业调查报告

时间:2024-02-23 00:53:56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2941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汉语言文学假期专业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可以找到更多《汉语言文学假期专业调查报告》。

第一篇:汉语言文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导言:

温宿县二中为温宿县唯一一所汉语言中学,文科优势明显,教学质量上乘。今年,温宿县二中共招收7个七年级班级,其中前4个为实验班。七年级(5)班为普通班级,同学们刚刚进入高中才一个多月的时间,还没有很好的适应高中繁忙的生活节奏。人教版语文教材是七年级上学期要学的课程,相对小学高段的教材,初中的教材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那么刚刚进入初中的同学们对语文这门学科有着怎样的认识和看法呢?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全力推进大语文概念的今天,语文学科是否达到了于漪老师所说的“语文教学要情趣横生”的目标了呢?带着这样的问题,结合相关语文教学书籍,我设计了一张以七年级语文情趣教学为核心的调查问卷,包括选择题和问答题两部分。

此次调查的方法主要是无记名问卷调查,在征得实习所在班级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同意后,利用课休的时间对同学们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对象 :

温宿县二中七年级(5)班全体学生,共69人。男生40人,女生29人。

三、调查方法 :

问卷调查。共发放69份问卷,实收69份。

四、报告总结 :

(一)语文学科仍旧广受同学们的重视和喜爱。

有66位同学认为语文是“重要的学科”,约占总票数的96%,认为是“比较重要的学科”的有 2人,只有1名同学认为语文是“让人头疼的学科。” 。在询问“最不喜欢的学科”的问题时,9门主要课程除历史外每门课或多或少都有被同学们投了票,其排在前三位的是政治(16票)、地理(13票)和英语(12票),投语文的只有一票,这与有的书上说的语文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学科,有着较大的差别。在问及学习语文的原因是什么时,42%的同学认为是为了学习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化,32%的同学认为对将来的生活有帮助,16%的同学则认为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应付高考,只是将语文当成了一个工具,而没有意识到它身上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价值。

对于语文作业,同学们大多倾向于做单元试卷或者抄写课文、练习写字之类的“低技术含量”的活,而非更具有课堂灵活性和更能拓展个人素质的口头作文和课堂辩论。这与后面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课型是辩论课和自己准备的课略有冲突,但实际上也反映了同学们一方面渴盼在语文课上通过口头作文或者辩论展现自己的口才,希望语文课是以学生为主角的,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但又不愿意主动表现宁愿当一个普通观众的心理。可以说在高一阶段,语文学习应该是轻松的,作业所占用他们的作业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比例不是很高负担也不重,关键还是要同学们在课堂上能尽可能的将老师所讲的知识吸收到自己的大脑中并且学会灵活运用。适当的在高一阶段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才华、主动快乐的去学习语文,也许会是他们更喜欢语文的原因。

这些数据表明,在学生心中语文的学科地位仍然是比较高比较受欢迎的。

(二)学生渴望阅读材料丰富而且富有情趣性。

在对现行语文教材的调查中,同学们普遍反应文言文和现代诗歌比较难、有的课文繁杂没趣,和初中相比差距很大,普遍认为需要再增加一点情趣会更好。他们最喜欢的是“情节生动的”和“特别有人情味的”,而最不欢迎的是“学了没用的”、“内容陈旧的”、“侧重思想教育的”阅读材料。在几种文体中,学生最喜欢的是记叙文,票数遥遥领先于其他文体;在文学作品中,有过半的学生最喜欢的是小说 。

这些数据还表明,学生的语文阅读观还存在着一些有待纠正的偏向。譬如,在平时最喜欢的杂志报刊物中,学生最喜欢的前两位是娱乐花边类(12票)和科普科幻类(9票)期刊杂志 ,其他类型的.也几乎都有追随者,也有些同学选择了多选。而在其后的问答题中,让同学们列举一两个自己喜欢的报纸杂志或者文学名著时,大部分同学只列举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在同学们列举的杂志中,《读者》、《青年文摘》、《意林》、《萌芽》、《演讲与口才》这些主流的杂志依旧是年轻人的首选,《环球时报》、《新安晚报》等报纸也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也有不少同学列举的是娱乐类报纸,关注青春偶像的点滴动静依旧是生活的一个支点。而在列举的寥寥无几的名著中,屈指可数的只有中国的四大名著和《鲁宾逊漂流记》和《格列福游记》等,阅读层次大多还停留在初中水平。以上这些一方面反映了现在同学们阅读面的扩大,可供选择的余地多了,但另一方也可以看出休闲轻松的快餐式文化正在逐步侵蚀着高中学生的阅读领域,大部头的经典名著正逐渐淡出他们的视野。

又譬如,学生在各类文体中十分看重记叙文(43票),而对知识性强、使用价值高的说明文、应用文以及文化含量很高的的文言文都兴趣很低。而在对文学作品的体裁选择中,最受学生们欢迎的前两位是小说(27票)、神话故事(14票),对影视作品、散文、戏曲等也有部分同学选择,让人感到非常痛心的是居然没有一位同学选择“诗歌”。在日新月异的21世纪,讲究速度和效率的现代人正在逐渐淘汰诗歌也无法感悟到诗歌纯美的意境。努力让每一位同学具备最基本的诗歌素养,学会欣赏诗歌的动人之处,在心底为诗歌留一方小小的纯净之地,也许应当是每一位语文老实的职责吧。而同学们喜欢的小说,更多意义上倾向于现在流行的青春小说,比如以郭敬明为代表的《最小说》和饶雪漫为代表的《漫女生》系列,这些小说在他们看来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编织着他们期待的青春梦想,因此市场庞大。这些一方面反映出学生们还未摆脱少年的特点,带有单纯追求情节、喜欢幻想的倾向,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教师在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观的工作还做的相当不够。

(三)学生们希望语文课堂是充满情趣的 。

对于最喜欢最有价值的的语文课的课型,25名学生将票投给了辩论课,其次是自己动手准备上的课,这表明学生们带有一种很强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 ,注重团队合作和探索研究,应当适当加以激发和引导。在询问对新教材哪些方面比较吸引大家时,有些同学选择了“表达交流”。这些都表明同学们希望语文课堂是一个互动的充满情趣的可以表达自己思想的平台。

对于教师的教学特点的评价,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几点是“富有情感善于激发学生兴趣”(38票)、“ 语言幽默”(13票)、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8票)、“知识渊博”(7票)。而“善于点拨、使人豁然开朗”(3票)和“条理清晰”则被放在了非常次要的位置。

在“假如你是一位初中语文老师,你认为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的问题面前,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他们认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要语言幽默风趣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学生给我们实习老师提的意见中,最多的就是提到老师在课堂上不善于调动气氛,希望老师上课幽默生动点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是作为刚刚走上三尺讲台的我们而言,我们还有很多不足和缺点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去慢慢改正,比如教学机智和幽默的教学语言还需要以后去多家磨练。但是我们实习期间分配的新闻单元也不适合去发挥幽默。

五、建议:

当然问卷所反映的问题只是学生们在特定阶段的看法,学生的意识也同样存在着片面追求兴趣的偏向,但的确高中语文教学在情趣方面,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1、充实专业知识,努力做到学识渊博,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们适当展开广阔的知识画卷。

2、提高语言水平,争取做到幽默风趣,提高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正确引导同学们的阅读倾向,开展相关活动,吸引学生们去阅读经典名著。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乏味的语文老师肯定不是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一堂乏味的语文课肯定也不是一堂好的语文课。”如何把语文课上的妙趣横生,如何让学生们快乐的学习,如何使自己更加优秀,将是我在以后不断追寻的目标!

第二篇:汉语言文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经过这几年来的学习,我们终于到了调查的阶段,调查是直接检验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自己专业知道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更具备实际的专业能力,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也把知识转化为了一定的社会效果。特安排本次调查。

二、调查时间:

20xx年2月6日至20xx年3月9日(5周)

三、调查地点:

四、调查内容:

在该学校调查期间,本人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来开展调查:课程教学与班主任工作,以及学校后勤一些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首先开始的是听课,因为是新到工作者,对课堂从未接触过,更谈不上要上好课了,所以我先从听学科带头人的课,在此基础上,我在上课的初步实战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在我的初次上课上,对我以后的课堂把握有很大的帮助。其次是如何的备课,备课是一门学问很深的内容,对教材的认识与分析,对班级的分析,对学生的分析都要综合起来,所以我对教案进行了三次的修改,在教学中采用“引导式与启发式教学”把课堂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备课当中,我特别注意学生的因素,全方位考虑学生的成绩与基础的差异,对备课内容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再次是上课:第一次登上初中的讲台,心里有些紧张,但还是慢慢的冷静下来,按照自己的备齐内容,及时注意学生的反应,把握好课堂中的教与学,充分体现出老师的'引导与启发作用。课后,,指导老师针对我的上课情况评价说,整体上来说很好,只是与学生的配合还有点不足。在接下来的讲课中,我改正了缺点,上课也没有那么紧张了,也和学生达到了很好的配合,成功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工作。最后是班主任工作。对于我一个新来的年轻老师而言,班主任是个很具挑战性的工作,特别是在现在的社会时期,小孩子的思想与认识都带有很大的社会因素在里面。在工作中,我主要采用的是谈话式与制度式双重管理,对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与特殊生进行诚恳,真诚的谈话,记忆最深的是一位基础很差的同学,叫王海周,之前出现过逃学,不爱做作业等现象,对他,我特制定了一个提升计划,与他一同学习,一同讨论与解决不懂的问题,经过两周的努力,他对学习有一很大的兴趣,考试也从之前的20多分提高到了50多分。通过他的提高,让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有了很大的喜悦与成就感。

五、调查反馈

对于我的本次调查,该校领导以及指导教师对我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认为我全面完成了各项毕业调查任务,调查时非常认真,并能严格遵守该校的劳动纪律,毕业调查效果很好,业务能力也非常强。

六、调查体会

通过本次调查,让我深深的认识到教书育人是一个漫长而细心的工作,在教学中

我们要比学生更多的多的知识,还不仅要具备汉语言专业的知识,还要有历史、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相关的一定知识。学生是还不懂如何去学或不知该怎样学的人,所以我们要做好多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还要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因为我发现,当学生有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后,一切工作实行起来就会轻松的多。不仅如此,在调查过程中我体会很深的还有是与家长的沟通与,做为班主任,不可避免的要与家长沟通,所以我特别注重家访与召开家长会的工作,这是我们老师与家长最直接最有效的工作方试了。

总之,通过这五个星期的调查,让我学到了很多,学到了书中所没有宝贵的经验与知识,在指导老师与校领导的帮助下,我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变为了一位老师,我想,通过这次调查,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时刻为成为一个好老师而努力!多反思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与成功之处,多总结,像竹一样一节为一结,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更能让我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老师。

第三篇:汉语言文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导言:

温宿县二中为温宿县唯一一所汉语言中学,文科优势明显,教学质量上乘。今年,温宿县二中共招收7个七年级班级,其中前4个为实验班。七年级(5)班为普通班级,同学们刚刚进入高中才一个多月的时间,还没有很好的适应高中繁忙的生活节奏。人教版语文教材是七年级上学期要学的课程,相对小学高段的教材,初中的教材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那么刚刚进入初中的同学们对语文这门学科有着怎样的认识和看法呢?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全力推进大语文概念的今天,语文学科是否达到了于漪老师所说的“语文教学要情趣横生”的目标了呢?带着这样的问题,结合相关语文教学书籍,我设计了一张以七年级语文情趣教学为核心的调查问卷,包括选择题和问答题两部分。

此次调查的方法主要是无记名问卷调查,在征得实习所在班级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同意后,利用课休的时间对同学们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对象 :

温宿县二中七年级(5)班全体学生,共69人。男生40人,女生29人。

三、调查方法 :

问卷调查。共发放69份问卷,实收69份。

四、报告总结 :

(一)语文学科仍旧广受同学们的重视和喜爱。

有66位同学认为语文是“重要的学科”,约占总票数的96%,认为是“比较重要的学科”的有 2人,只有1名同学认为语文是“让人头疼的学科。” 。在询问“最不喜欢的学科”的问题时,9门主要课程除历史外每门课或多或少都有被同学们投了票,其排在前三位的是政治(16票)、地理(13票)和英语(12票),投语文的只有一票,这与有的书上说的语文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学科,有着较大的差别。在问及学习语文的原因是什么时,42%的同学认为是为了学习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化,32%的同学认为对将来的生活有帮助,16%的同学则认为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应付高考,只是将语文当成了一个工具,而没有意识到它身上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价值。

对于语文作业,同学们大多倾向于做单元试卷或者抄写课文、练习写字之类的“低技术含量”的活,而非更具有课堂灵活性和更能拓展个人素质的口头作文和课堂辩论。这与后面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课型是辩论课和自己准备的课略有冲突,但实际上也反映了同学们一方面渴盼在语文课上通过口头作文或者辩论展现自己的口才,希望语文课是以学生为主角的,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但又不愿意主动表现宁愿当一个普通观众的心理。可以说在高一阶段,语文学习应该是轻松的,作业所占用他们的作业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比例不是很高负担也不重,关键还是要同学们在课堂上能尽可能的将老师所讲的知识吸收到自己的大脑中并且学会灵活运用。适当的在高一阶段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才华、主动快乐的去学习语文,也许会是他们更喜欢语文的原因。

这些数据表明,在学生心中语文的学科地位仍然是比较高比较受欢迎的。

(二)学生渴望阅读材料丰富而且富有情趣性。

在对现行语文教材的调查中,同学们普遍反应文言文和现代诗歌比较难、有的.课文繁杂没趣,和初中相比差距很大,普遍认为需要再增加一点情趣会更好。他们最喜欢的是“情节生动的”和“特别有人情味的”,而最不欢迎的是“学了没用的”、“内容陈旧的”、“侧重思想教育的”阅读材料。在几种文体中,学生最喜欢的是记叙文,票数遥遥领先于其他文体;在文学作品中,有过半的学生最喜欢的是小说 。

这些数据还表明,学生的语文阅读观还存在着一些有待纠正的偏向。譬如,在平时最喜欢的杂志报刊物中,学生最喜欢的前两位是娱乐花边类(12票)和科普科幻类(9票)期刊杂志 ,其他类型的也几乎都有追随者,也有些同学选择了多选。而在其后的问答题中,让同学们列举一两个自己喜欢的报纸杂志或者文学名著时,大部分同学只列举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在同学们列举的杂志中,《读者》、《青年文摘》、《意林》、《萌芽》、《演讲与口才》这些主流的杂志依旧是年轻人的首选,《环球时报》、《新安晚报》等报纸也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也有不少同学列举的是娱乐类报纸,关注青春偶像的点滴动静依旧是生活的一个支点。而在列举的寥寥无几的名著中,屈指可数的只有中国的四大名著和《鲁宾逊漂流记》和《格列福游记》等,阅读层次大多还停留在初中水平。以上这些一方面反映了现在同学们阅读面的扩大,可供选择的余地多了,但另一方也可以看出休闲轻松的快餐式文化正在逐步侵蚀着高中学生的阅读领域,大部头的经典名著正逐渐淡出他们的视野。

又譬如,学生在各类文体中十分看重记叙文(43票),而对知识性强、使用价值高的说明文、应用文以及文化含量很高的的文言文都兴趣很低。而在对文学作品的体裁选择中,最受学生们欢迎的前两位是小说(27票)、神话故事(14票),对影视作品、散文、戏曲等也有部分同学选择,让人感到非常痛心的是居然没有一位同学选择“诗歌”。在日新月异的21世纪,讲究速度和效率的现代人正在逐渐淘汰诗歌也无法感悟到诗歌纯美的意境。努力让每一位同学具备最基本的诗歌素养,学会欣赏诗歌的动人之处,在心底为诗歌留一方小小的纯净之地,也许应当是每一位语文老实的职责吧。而同学们喜欢的小说,更多意义上倾向于现在流行的青春小说,比如以郭敬明为代表的《最小说》和饶雪漫为代表的《漫女生》系列,这些小说在他们看来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编织着他们期待的青春梦想,因此市场庞大。这些一方面反映出学生们还未摆脱少年的特点,带有单纯追求情节、喜欢幻想的倾向,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教师在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观的工作还做的相当不够。

(三)学生们希望语文课堂是充满情趣的 。

对于最喜欢最有价值的的语文课的课型,25名学生将票投给了辩论课,其次是自己动手准备上的课,这表明学生们带有一种很强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 ,注重团队合作和探索研究,应当适当加以激发和引导。在询问对新教材哪些方面比较吸引大家时,有些同学选择了“表达交流”。这些都表明同学们希望语文课堂是一个互动的充满情趣的可以表达自己思想的平台。

对于教师的教学特点的评价,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几点是“富有情感善于激发学生兴趣”(38票)、“ 语言幽默”(13票)、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8票)、“知识渊博”(7票)。而“善于点拨、使人豁然开朗”(3票)和“条理清晰”则被放在了非常次要的位置。

在“假如你是一位初中语文老师,你认为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的问题面前,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他们认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要语言幽默风趣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学生给我们实习老师提的意见中,最多的就是提到老师在课堂上不善于调动气氛,希望老师上课幽默生动点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是作为刚刚走上三尺讲台的我们而言,我们还有很多不足和缺点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去慢慢改正,比如教学机智和幽默的教学语言还需要以后去多家磨练。但是我们实习期间分配的新闻单元也不适合去发挥幽默。

五、建议:

当然问卷所反映的问题只是学生们在特定阶段的看法,学生的意识也同样存在着片面追求兴趣的偏向,但的确高中语文教学在情趣方面,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1、充实专业知识,努力做到学识渊博,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们适当展开广阔的知识画卷。

2、提高语言水平,争取做到幽默风趣,提高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正确引导同学们的阅读倾向,开展相关活动,吸引学生们去阅读经典名著。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乏味的语文老师肯定不是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一堂乏味的语文课肯定也不是一堂好的语文课。”如何把语文课上的妙趣横生,如何让学生们快乐的学习,如何使自己更加优秀,将是我在以后不断追寻的目标!

第四篇:汉语言文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自1958年我国公布《汉语拼音方案》以来,汉语拼音已经广泛应用于汉语教学、辞书编纂、广播电视及中文信息处理等各个方面,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又制定公布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并于1996年作为国家标准正式公布(代号:GB/T16159-1996)。从此,汉语拼音的使用逐渐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汉语的拼写由原来的按音节拼写改为分词连写,这样更符合话语自然切分原则,使汉语的拼音书写与汉语实际口语一致起来。但时至今日,虽然《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已经颁布实施了十几年,在使用中仍存在大量汉语拼音书写不规范的情况。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汉语拼音书写的社会调查,涉及到在商标、报头、书刊封面、企事业单位名称、道路标牌、个人名片以及电视台台标和节目名称当中出现的汉语拼音,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我们希望这一调查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人们能够严格按照国家法规正确使用汉语拼音,以保证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顺利进行。

一 调查状况

在我们所调查的几千处汉语拼音中,商品商标392种,其中书写拼音的有128种,书写不规范的63种,占使用拼音的商标总数的49.2%;各类书籍2018种,封面书写拼音的245种,不规范的145种,占59.2%;各类期刊716种,封面使用拼音的190种,不规范的61种,占32.1%;报纸报头、栏目名称67个,使用拼音的60个,不规范的43个,不规范率高达71.7%;电视台栏目名称65个,使用拼音的35个,不规范的30个,不规范率高达85.7%;调查个人名片100张,使用拼音的20张,不规范的14张,不规范率高达70%;济南市某区标牌286个,使用拼音的50个,不规范的23个,占46%;济南市某区地名、街道名36个,全部使用拼音,但无一拼写正确。

从以上的统计数字我们可以看出:(1)社会上汉语拼音的使用较少;(2)汉语拼音书写不规范的情况十分严重。本文重点分析汉语拼音书写不规范的情况。

(一) 出版物、电视、商标中的不规范书写

主要是分写和连写。分写指汉语拼音按音节拼写,连写则是拼音字母一连到底形成长龙式的拼写法。这是两种典型的不规范拼写法。198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以及在此前后颁布的一系列有关规定都要求分词连写,如:《关于广播、电影、电视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若干规定》(1987)、《关于企业、商店的牌匾、商品包装、广告等正确使用汉字和汉语拼音的若干规定》(1987)、《关于在各种体育活动中正确使用汉字和汉语拼音的规定》(1992)以及《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1992)等。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分写式和连写式相当普遍,约占不规范书写的60%还多。例如:

1. 分写:

① 书籍封面:《语言学基础理论》(岑运强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拼写成:YU YAN xUE JI CHU LI LUN(竖排)(应为YUYANxUE JINCHU LILUN)

② 期刊封面:《汉语学习》(吉林省延吉市《汉语学习》编辑部主办)拼写成:HAN YU xUE xI(竖排)(应为HANYU xUExI)

③ 报头:《中国改革报》(中国改革报社主办,代号:CN11-0178)拼写成ZHONG GUO GAI GE BAO(应为 ZHONGGUO GAIGE BAO)

④ 电视栏目名称:中央电视台“演艺竞技场”拼写成“YAN YI JING JI CHANG”,“综艺之友”拼写成“ZONG YI ZHI YOU”。

2. 连写:

① 书籍封面:《现代汉语》(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汉语》编写组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拼写成xIANDAIHANYU (应为xIANDAI HANYU)

② 期刊封面:《语文学刊》(内蒙古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主办)拼成YUWENxUEKAN(应为YUWEN xUEKAN)

《学语文》(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拼成xUEYUWEN(应为xUE YUWEN)

③ 报头:《中华读书报》(CN11-0160)栏目“教育观察”、“成长书架”、“史学专著”等均为拼音连写式。

④ 电视栏目名称:中央电视台“中国音乐电视”拼写成“ZHONGGUOYINYUEDIANSHI”

(二) 人名中的不规范拼写:

早在197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就公布了《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对人名的拼音书写作了规定;1988年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又重申了姓名写法,规定“汉语人名按姓和名分写,姓和名开头字母大写”,非汉语人名本着“名从主人”的原则,按照罗马字母(拉丁字母)原文书写,非罗马字母的人名,按该文字的罗马字母转写法拼写。以这两个文件为标准,人名拼音书写也具有了明确的规范。但在我们对个人名片、已知期刊封面及其英文目录中人名的调查中,仍发现许多拼写不规范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非汉语人名拼写不正确。如:《“哥白尼式”的革命》(徐友渔著,上海三联文库,1994)拼成Ge bai ni shi de ge ming。

2.姓全部大写,名开头字母大写,其余小写;有的名两个字之间有连线。如:《世界汉语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主办,2000.3)英文目录中“赵金铭”拼成ZHAO Jinming,“”拼成ZHANG Kai。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办,2000.2封二“孟旭光”拼成MENG xu-guang。

3.姓大写,名全部小写。如:《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办,2000.2)目录中“吕一燃”拼成“Lu yiran”。

4.有的甚至出现字母书写错误的情况,如:《现代法学》(重庆,2000.4)目录中“文正邦”拼成“WEN Zhen-bang”。

(三) 地名、单位标牌中的不规范拼写

自1984年我国就开始了对地名的汉语拼音书写的规范,颁布了《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对地名拼写中的“分写连写”、“大小写、隔音、儿化音的书写和移行”以及“起地名作用的建筑游览地、纪念地和企事业单位等名称”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定:1987年,又发出《关于地名标志不得采用“威妥玛式”等旧拼法和外文的通知》;1988年《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除重申以上规定外,又规定了非汉语地名的拼写法,使地名的拼写规范更加完善。这些规则至今已颁布了十几年,然而在我们的调查中,仍发现不少问题,除分写和连写现象比较普遍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种:

1.标牌书写中英文混杂。如:“省中医储蓄所”拼写成“SHENGZHONGYISAVINGOFFICE”。

2.邮政式、威妥玛式等旧拼法仍比较常见。如: “北京大学”拼写成“Peking University”,“青岛啤酒”拼写成“TSINGTAO BEER”,“贵州茅台”拼成“KWEICHOW MOUTAI”,“中华”香烟拼成“CHUNGHWA”。

在我们所调查的汉语拼音书写中,还有大小写混杂,漏用隔音符号、移行错误等情况,这些都表明,汉语拼音书写中存在的问题是很严重的,甚至许多核心期刊、权威部门都出现类似情况。更为严重的是,本来应该成为汉语拼音书写典范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和《新华字典(汉语拼音版)》(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其封面的汉语拼音也连写成长龙式,与书中规范的拼写十分不协调。这种种情况表明,对汉语拼音书写进行严格的规范势在必行。

二 分析讨论

(一)拼音正词法的意义

“分词连写”的意识在清末切音字运动中就已经呈现,当时称为“一笔连书”。1923年,黎锦熙在《国语月刊》特刊《汉字改革号》上发表长篇论文,明确提出“词类连书”。他对“词类连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强调“词类连书”对汉语拼音文字的重要性,这是分词连写问题第一次得到比较系统的研究,从此对“正词法”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198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是近百年来“分词连写”研究的结晶,是《汉语拼音方案》的必要补充,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1.从语文教学角度看,实行分词连写,更加符合汉语的语义单位,可以提高认读速度。任何语言都是以词为表意单位的,汉语也是如此。我们平时说话总是先在心中默默分词,说话时自然地按词为单位说出来;实现拼音的分词连写,更加符合话语的自然切分原则,使拼音书写与汉语实际口语一致起来,这样可以减少将一个个音节转换成词语的过程,大大提高人们的认读速度。同样,任何一种拼音文字都要分词连写,否则会造成认读困难。我们来看下面的英文例子:

①The fish tasted so unpleasant that he threw it away in disgust.

②Thefishtastedsounpleasangtthathethrewitawayindisgust.

两种情况相比,显然①一目了然,意思是“这条鱼非常难吃,他厌恶地把它扔掉。”而②虽然与①构成完全相同,但由于没有分词连写,却让人看不懂。

2.从机器信息处理角度看,第一,利用汉语拼音分词输入,可大大减少同音率。在现代汉语里,词语的音节数目越多,同音的机率就越小;单音节字同音率很高,而双音节、多音节的词同音率则较小。运用多音节化规律,实行以词定字的词式输入,可以大大减少同音选择的机率,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学生”这个词,单独输入“xue”或“sheng”都有许多同音字,需要选择,但按词输入“xuesheng”就不必进行同音选择。第二,以分词连写为依据,可预先做好词语切分,便于机器自动阅读文本。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巨大进展,80年代末制定了《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规范》,利用计算机把汉语书面语的词逐个切分出来,大大促进了中文语词处理速度,有利于中文电脑等现代科技的研究和运用。

(二) 出现不规范书写的原因:

汉语拼音正词法既然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就应该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应用,可是又为什么出现这么多无视“正词法”的不规范拼写呢?我们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传统的“汉字”意识的影响

我国自古重文字而轻语言,有人甚至颠倒语言与文字之间的关系,认为语言附属于文字。而且我们在书写汉语时,都是将汉字一连串写下来,词与词之间没有距离,这就造成只有字的书写单位而无词这一书写单位的假象,长此以往,这种“字”意识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周有光先生曾经说过,每个人说话时都有“词感”,即使幼儿也不例外,但学习汉字后,逐渐养成以“字”为单位的阅读习惯,就慢慢将明确的词感压到下意识中去了,认识了字,失去了词,这叫“失词症”。由于传统字意识的影响,书写汉语拼音时,或分写成一段段的,或连写成一长串,这都是失词症的表现。因此从其思想根源来说,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规范地使用汉语拼音,就必须使全民族摆脱“字”意识的束缚,树立正确的“词”意识。

2.对汉语拼音正词法宣传力度不够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实施要在行政手段的保障下才能得以贯彻。但是实际上许多部门并没有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法规公布以后,在贯彻执行和检查督促方面缺少强有力的措施,以致人们对拼音书写规则不了解,社会上出现的不规范书写长期得不到纠正。

3.正词法在学校教育中未受到充分重视

学校是推广普及正词法基本规则的主要阵地。但是据我们调查,自1988年以来,小学和中学语文教材中都没有讲《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所调查的16种高等学校的现代汉语、语言学教材也大多数没有涉及,只有几种教材讲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如:徐青主编《现代汉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4),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汉语编写组主编的《现代汉语》(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3),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以及彭泽润、李葆嘉主编的《语言文字原理》(岳麓书社,1995.8)。除此之外,美术装潢等专业根本就没开语言学课,更不用说正词法了。

4.对汉语拼音用途的广泛性缺乏认识

汉语拼音是给汉字注音的工具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这是它的基本职能;《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出现以后,汉语拼音进一步发展成为记写汉语的工具,并因此而具有了更加广泛的作用。但社会上大多数人仍将它的功能局限在注音和推普上,仅仅为了设计的美观而任意拼写,忽视了汉语拼音作为记写汉语的工具这一重要用途。

5.文言文与英文旧拼法的干扰

近年来,文体的复古倾向有所抬头,文艺性作品中流行运用较“雅”的文言词和半文不白的表达方式,由于其中有很多单音节词,所以在拼写时只能按音节逐字拼写,造成与口语偏离的倾向;同时,社会上的广告、商标、宣传物上仍有许多旧式拼法的书写形式。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会渐渐习惯,甚至会形成这就是标准拼写法的错误意识。

(三)对策:

针对以上造成不规范的汉语拼音书写的种种原因,我们认为要想尽快消除错误拼写,就应该追根溯源、标本兼治。

首先,要强化政府行为,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通过立法等行政手段,确保《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及其他有关规定的顺利实施。国家有关部门有必要重申历年来已经公布的各项规定,并批示下属机构尽快纠正不规范的拼音书写。令人鼓舞的是,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项法律,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正式步入法制轨道,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此法重申《汉语拼音方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拼写和注音的工具,是中国人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通用语言文字法》正文中没有提到汉语拼音正词法,我们建议在以后的实施细则中加入这一部分内容,使汉语拼音书写的规范化得到法律的保障。

其次,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对汉语拼音书写规范化的基础性作用。学校是贯彻实施国家语言文字有关规定的基本阵地,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化程度。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中的某些不完善之处,我们建议高校语言学教材尤其是现代汉语教材中必须要加入正词法的内容。除此之外,应该在基础教育中加入正词法内容,至于是在小学还是中学讲,讲到什么深度,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的连贯性等因素进一步研究,在适当的阶段进行正词法教学,使学生树立起“词”意识。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规范地使用汉语拼音,这是普及正词法的关键一环。

语文规范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之一,如果政府加强管理、学校教育填补空白,使汉语拼音正词法得以普及,就一定能大大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中文信息处理水平,有力地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

[2]《新华字典(汉语拼音版)》,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3]周有光《中国语文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第五篇:汉语言文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四年的大学时光已经过去大半,对于很多同学来说,不会对熟悉的校园生活充满好奇,不会对各式各样的社团生活热心参加,不会对各种娱乐活动津津乐道,我们当前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大学得到了什么,今后的人生道路在哪里?

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师范生,在毕业以后很大程度上要回生源地就业。然而,毕业就能就业吗?答案是否定的。纵观近几年家乡教育师资发展状况,就能发现现在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我来自市区,现就将寒假期间通过走访调查得到的有关区教师就业,从业状况总结

一、教师职业在区的受欢迎程度

区位于八百里秦川中段,自古风调雨顺,基本没有遭受过重大的自然灾害,人们都过惯了安静平稳的生活,这种思想观念也深深的影响着当代人的就业方向、医生和教师是这里最受欢迎的两大职业,这两大职业,不怕风吹日晒,有稳定的收入,有充足的节假日休息时间,而这两个职业相比,很多人又会选择教师,固为这个行业更容易入门,教师比医生好当,更是随着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各行业都在裁员减薪,而教师这个职业基本是个终生职业,不怕下岗,而且这几年的工资有较大增长,所以,顺理成章的是家乡人最看好的职业。

二、区现在的教师资源状况:

区是市的'一个大区县,有中、小学上百所,经过连续几年的对外招聘老师,现在教师岗位基本饱和,在2017年以前区教育局基本每年会向全区公开招聘大专学历的应往届毕业生100多名,支援西山等落后地区的中、小学教育,应届本科的师范生则可享受直接分配的待遇,据了解,这种政策将会于2017年开始不一定再执行,教师岗位基本饱和,以后,师范生的需求明显减少,除自然退体外,很难有空余岗位,而且随着现在适入学几意人数的锐减在区很多村镇小学相继合并,教师工资与业绩挂钩,使很多学校在职老师的竞争加剧,对新人进入教师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区的教师来源

现在从教的老师,大部分来自:凤翔师范和文理,这两所学校在地区影响较大,凤翔师范是上世纪最有名的中专师范院校,现在小学、中学和部分高中的优秀骨干教师都是从这里毕业,不过现在它的作用明显被文理学院取代,现在区的年青教师很大程度上来自文理。因为他们在学习,较在外地学习的同学更了解的教育现状,他们在当地学校进行毕业调查,和学校之间彼此知根知底,在竞聘过程中“近水楼台先得月”,这给在外地学习的同学返回就业带来了明显的压力。

四、如何顺利在区就业

首先,在校期间,应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进入中、小学教收,不一定他在大学期间学什么专业就会当什么教师,有可能学数学的要去教物理,而学生物的要去教化学,甚至一个人负责两门不同的课程,所以在学校期间应该涉猎相当一部分与专业课有联系的知识,做到有备无患,关键时候成为自己的亮点。

其次,作为老师应该掌握过硬的教师职业技能,三笔字、普通话演讲、全能讲课等,都能精通,最好在其中有一项专长,使自己有别于千篇一律的应聘者。

最后,应该多和以前中学的老师,班主任去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区的教师资源动态,向他们借鉴一些从教的经验,有条件的话和他们保持深入长期的联系,让他们在关键时候为你指点迷津,没条件的话,也要想办法去创造条件,这样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区教师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不够全面,还待平时深入了解分析。

《汉语言文学假期专业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