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调查报告作文(推荐6篇)

时间:2022-12-17 22:42:10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8753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卫生调查报告作文(推荐6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卫生调查报告作文(推荐6篇)》。

第一篇:小学生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

调查方式: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会接触到汉字,小学生在校学习更是无时不刻与汉字打交道。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发生错误,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更是屡见不鲜,司空见惯。为了了解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帮助学生规范用字,我展开了调查研究。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指写得不正确的字,即写成不成其为字的字,而别字则是用其他字代替应写的字。在小学学习阶段,错别字的出现呈现正态分布的态势,即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增大,错别字渐渐增多,中年级即三四年级达到顶峰,五六高年级又渐渐呈下降趋势。

错别字可以说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常见病”、“疑难病”,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原因。

1、汉字本身的特点

(1)结构复杂。汉字结构差别大,仅《新华字典》就收集了8000多个汉字,不同的结构成分约有1000个笔画之多。在1952年原教育部公布的20xx个常用字中,每个字平均有11画之多,其中在17画以上的字就有221个;每个字形体差异小,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成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例如:“未——末”,“酒——洒”。

(2)同音字多。在普通话中,有1000多个单音节同音字。如果不计声调,汉字仅有418音节,每个音节平均有同音异形常用字733个,存在一字多音(调)、一音多字的现象。例如,“纪念——纪年”,“业绩——业迹”等,都是因为音义相同或相近造成的。

2、小学生的心理原因

(1)感知不精确,辨析不准确。小学生的知觉还比较笼统,未形成精确的分化能力。如“荆棘”写成“荆刺”,由于孩子空间知觉特别是左右方位知觉不完善,常常将字写的左右颠倒。

(2)注意不稳定,粗心大意。学生的注意力还不稳定,往往容易被那些与学习无关的外部因素所吸引从而导致出现错别字,但这些错别字大多数在注意检查的条件下自已能发现并纠正的。

(3)记忆不清,似是而非地臆想。由于汉字的音和形分离,有时学生能够读出字音,却记不清字形,于是有的学生进行似是而非的类推,从而造成错误,如“苹”字上面的“艹”;结果把“苹果”错写成“苹菓”,这类错别字在连用的双音节词中经常出现。

(4)思维的定势影响。定势又称心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在识字过程中表现之一是,前一个字的字型影响后一个字。例如:批评——批抨,眼镜——眼目竟。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双音节词中。表现之二是先学的字影响后学的字。“一般”受“船”的影响写成“一船”。

我收集了学生的日记、作文、作业,找出以下的错字与别字出现频率非常高。经过统计,得出重复出现50次以上的错字有“步、真、念、睡、赖”等20个;别字重现40次以上的有“多——都,正——真,正——直,在——再,以——已,又——有,密——蜜,今——令”等15个。

对小学生错别字形成的原因作了简单的分析之后,接下来,将有针对性地指出解决小学生错别字的几条具体办法。那么,如何解决小学生错别字问题呢?

对错别字进行分析,目的在于“防患于未然”,着眼点应放在预防上,防重于纠。那么,怎样防止学生少写或不写错别字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个方法。

1、根据字音特点记字形

有些字字形相似容易混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字的声母和韵母区别开来。如“今——令”,这两类字容易混淆,但是只要记住声母是“L”往往都可写成“令”。例如:铃、岭、怜,那么其余的都写成“今”。例如:“吟、念、贪”等。还有的字可用韵母来鉴别,如“舀——臽”很相似,韵母是“ɑo”应写成“舀”,如“稻、蹈、滔”,其余的只能写成“臽”,例如,“焰、陷”等。

2、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记字形

汉字中的形声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构成,而形旁、声旁大都是原来就有的单字。如果孩子懂得汉字的构字规律,老师把形声字的有关规律知识教给他们,别字就会大大减少。例如“急躁”的“躁”和“干燥”的“燥”字的区别:“躁”是足字旁,当人脾气急躁时常要顿足跳脚的,而“燥”则是火字旁,火烤了当然要干燥。又如,对一些字的偏旁,如果能说出其标义,理解其释义,错误就会减少,例如:“冫”与“氵”常常混淆,我们要讲清楚,凡用“两点水”(冫)作偏旁的字,大都同冰有关系,如“冻、冷、凛、冽、凝”等,而用“三点水”(氵)作偏旁的字,大多同水有关系,如“江、河、湖、海、洪”等。

3、发挥想象记字形。

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一个圆圈,他们可以认为它是一张嘴,一只饼,一个球,甚至是男孩用手推的一个铁环。因此,根据孩子对汉字的感知特点,对于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如在比较隐蔽的部位中的点、横、钩等,除用彩笔加以标明外,还可让孩子合理地想象,使这个隐蔽的弱成分变成强刺激。如“鸟”字中的“点”像什么?有的孩子说像一条吃到肚里的虫子,有的说像啄木鸟尖尖的嘴巴,还有的说像啄木鸟的心。又如“奶”字,有的孩子说“横折折钩”像奶奶的“驼背”,“撇”像她拄着的拐杖。有时,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组成关系编顺口溜,如“辛”,有位学生说:“妈妈是个营业员,每天立上十小时真辛苦。”这样,他不会把“辛苦”写成“幸苦”;又如“省”字,有位学生说:“到商店买东西,少用眼睛看,可以省下许多钱。”既生动有趣,又减少了孩子识记生字的心理活动过程,孩子记得牢,甚至终身难忘。

4、采用螺旋式复习法

小学低年段的孩子还缺乏精细的分析能力,短时记忆占优势。为了减少错别字,必须经常性地复习巩固,以便达到长时记忆的效果。研究发现,螺旋式的识字复习法是较有成效的识字巩固方法,其做法是在相对的时间内,复习前面教过的生字,如今天复习昨天的,下周复习上周的。如此波浪式地前进,到下一个阶段(如期中)再复习一次。反复练习可使儿童更好地识记,保持记忆,但不能盲目多练。实验证明,一般一个生字平均练习3次,在默写中就足以使错误率降低到7%以下,与生字练习抄8遍的效果基本相同。除此之外,最值得提倡的是多阅读课外读物,开拓识字领域,在阅读中增加生字复现的频率。

第二篇:小学生调查报告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不仅对扩大学生知识、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读写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对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促进志向的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博览群书,创新阅读,是当前和今后的一种学习的趋势,而传统读书观念已无法造就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他把课外阅读当作风,比作帆。有了风,有了帆,船才能在大海中劈波斩浪,勇往直前。因此,课外阅读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为了更好地开展读书活动,我对我校三——五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谈话访问活动,客观地调查和研究了当今小学生的阅读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以及家庭与学生阅读的关系等,而后加以分析整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调查目的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

1、了解本校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

1、了解学生阅读的特点,包括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发展心理、学生阅读时间和学生课余时间的比例、各种媒体(电视机、网络等)和学生阅读的关系。

2、根据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

3、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调查内容

1、小学生每日阅读时间;

2、小学生的阅读对象;

3、小学生上网阅读情况;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这是本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调查表共有6道选择题,每题有2-4个供选答案,还有4道简答题,供调查者适当发挥。

2、个别交谈。这是本调查采用的补充手段,针对某些尚需进一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有选择地与有关学生交谈,以获取典型案例或验证某种调查结果。

(四)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西杆庙小学全体学生。调查人数分布如下: 班级(一) (二) (三) (四) (五) (六)1 (六)2 合计 28 26 24 33 402524200

(五)调查步骤

1、20xx年11月2日——11月7日根据课题研究要求拟定调查内容,制定调查表,分发调查问卷。

2、20xx年11月8日——xx月15日进行数据统计,有选择地进行个别交谈。

3、20xx年xx月16日——xx月26日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阅读兴趣

问卷1:双休日,你最喜欢干什么?

看电视 外出游玩 看书 打电脑

84 56 90 36

74%28%45%18%

问卷2:(中高年级)能否写出五部以上中外名著?

写出五部 写出四部 两部以下

三年级0 3 21

四年级7 xx 14

五年级 28 14 8

六年级 34 11 4

从问卷中不难看出,四年级以前,学生仍然以连环画为主要读物,五年级则开始对以文学类中外名著为主的阅读发生兴趣。相对而言,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就学生家中的藏书来说,有的以和职业相关的内容为主,有的以个人兴趣为主,有的以学习辅助类书籍为主,内容比较单一。

大多数学生在课余,尤其是双休日,阅读随意性较大。

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专注地进行课外阅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一个人的兴趣往往反映了他的需要,换句话说,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他必然会对有关事物优先予以注意,并且对之有向往的心情。教师除了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阅读的良好境,还应该辅以必要的阅读指导和督促检查,如果舍此两个外部条件,而仅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或在阅读课上走出教室,走向图书馆,任由他们东看西看,怎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呢?有的学

生对老师、家长推荐的知识性书籍只光顾不阅读,使课外阅读流于形式。

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也不能忽视自身的主观条件,既对知识的需求欲望、知识储备的质量和数量、阅读的态度和技能等。为此,教师

在进行阅读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时,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因素,创造有利于学生阅读的客观条件及至采取必要的措施,逐步使阅读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所必需的东西,有效而具体的把学生的视野吸引到正确的阅读轨道上来。

(二)网络对学生阅读的影响

问卷3:你家里有电脑吗?你会上网吗?

人数百分比

有 48 24%

没有 152 76%

会上网96 48%

不会上网104 52%

问卷4:你知道什么网站?写出一至二个

你平时上网干什么?你希望从网上收集怎样的信息? 人数 百分比

写出一个网站名 44 22%

写出二个以上 23 11.5%

网络作为一种高信息的传播手段,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越来越为学生所接受。以往的课堂教学,往往束缚了学生的阅读材

料和阅读范围,而互联网就能使学生充分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能使他们自由选择阅读材料。实际上,“听”和“看”也是一种阅读,互联网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网上的音频和视频点播,可以提供给学生语言、文字、音乐、图像有机结合的感性阅读材料,这样,他们的阅读兴趣也会提高。

从问卷中可以看出,我校24%的学生家中已经配置了电脑,即使那些家中没有电脑的学生,结合学校的信息教育课,也耳濡目染,能说出1—2个网站名,如:baidu 、4399、haoxx3等。而越来越多的学生则渴望能从网上阅读到一篇好的文章、一本好书、一幅好画、一首好歌、一件引起共同关注的事情;有的希望通过互联网主页上的相关项目,方便、自由地与知名或不知名的人交流心得;当然,大多数学生上网只是为了玩游戏。网络实则是一个小小社会,它也良莠不齐,教师、家长担负着对学生的引导重任。

问卷6:你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是多少?

课外阅读时间 人数百分比

没有34 17%

30分钟 5829%

一小时 8442%

一小时以上 24 xx%

学生需要知识,渴望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而许多学生每天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

第三篇:小学生调查报告

我走访调查了四年级的10位同学,对他们零花钱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被调查同学一周零花钱的总数是120元,平均每人每天花1.7元,其中:每天花5元钱的同学有3人,占总人数的30%,每天花10元钱以上的同学人1人,占10%,没有零花钱的同学1人,也占10%。

一、同学们零花钱的使用情况。

1、在被调查的同学中,用于买玩具的情况最为突出。有零花钱的同学全都在学校旁边的小商店里买过玩具。

2、买零食吃的情况也较为严重。在被调查的同学中,有6名同学在学校旁边的小商店里买过袋装小食品。

3、用自己零花钱买学习用品和课外书的同学有3名。

二、对零花钱使用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同学们的零花钱全部来自家长平时给的零花钱和过年时的给压岁钱,都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所以造成同学在花钱时,没有目的,没有计划,大手大脚,大部分没有任何意义地花掉了。同时,家长也没有过多的询问孩子零花钱的用途,没有培养孩子自己理财的习惯。

三、建议

1、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适度地给孩子零花钱,并经常了解零花钱的使用情况,如果发现孩子乱花多花,应及时制止,并经常给孩子讲一些理财方面的小故事,节俭花钱的好处,理财的小窍门等等,让孩子有“家长挣钱不容易,我花钱时要节俭”的意识。

2、要让同学在平时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自己的“奖金”,例如,可以整理自己家中的废旧物品,在家长同意后,卖掉的收入可以归同学自己所有,这样做,既让同学学会了整理自己的内务,通过劳动才有所得,而且环保节约。

3、希望有关部门能对学校周围的小商店进行治理。

第四篇:调查报告

一、是否已经购买了笔记本电脑?

在接受调查的7715名读者中,已经有4618人购买了笔记本电脑,占据59.86%的份额。接近六成的数字,说明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开拓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深入的阶段,厂商已经不再适宜继续用简单的铺货达到完成销售的目的,必须采用个性化、区别对待的方式应对目前各个不同特性消费群体的需求,了解他们对于产品配置、外观设计、功能等方面的要求。

在接受调查的7715名读者中,有1460人选择“最近准备购买”,占据18.92%的比例;选择“准备一年内购买”购买的为1250人,占据16.20%。以上两个部分的占比总量为35.12%,这也是当前厂商们需要着重发力的人群。

选择“最近一年内不准备购买”选项的有387人,占比5.02%。

二、品牌印象

目前国内电脑品牌已经不像十年前那般“万马奔腾”了,不过品牌数量却也不少,一般用户寻常能见到的笔记本电脑品牌大致有30多个,加上一些少为人知的地方性品牌的话,总体数量就会达到150个左右。如果算上国内一些接近于山寨厂商的品牌的话,恐怕总数将会达到上千个。

本次的笔记本电脑市场调查中,比特网选择了国内最为知名的联想、thinkpad、戴尔、惠普、华硕、索尼、宏碁等品牌,总数不多,一共只涉及了七个品牌,另外加了一个“其他”的选项。之所以没有设立太多的选项,主要是我们担心过于细分会影响到调查数据的质量——用户可能会因此从中选择自己正在使用的产品厂家,而不是列举出自已心仪的笔记本电脑品牌。

在总共的7715个调查问卷中,有1808人选择了联想,占比为23.43%。我们不能不承认联想在国内的巨大成功,无论台式机,还是笔记本电脑,联想品牌都在市场上摧朽拉枯,弥漫出一种舍我其谁的气概。联想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该公司对于国内市场用户的需求把握是下了大工夫的,对于各种不同应用需求的用户群,联想都推出了精心定制的产品,并辅以相应的市场策略和手段进行全方位、大范围的宣传,这也就难怪会有那么多用户心属联想。

注:本次调查比特网将联想与thinkpad分开来做)的有1468人,占比为19.03。这个数字一点不令人吃惊,thinkpad毕竟曾经是市场上最引人向往的笔记本电脑品牌,“大黑”、“小黑”成为永恒经典,在被联想收购纳入旗下后,thinkpad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在国内市场上的影响力日渐增加,成为多数用户购买笔记本电脑之前的首要选择之一。

联想品牌和thinkpad的品牌占据的总量为42.46%,接近了总数的一半,由此可见“大联想”在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上的威力,联想在国内的品牌经营上是非常成功的。

戴尔以1196票、15.50%的占比,成为本次品牌影响评选中的第三名。最近几年来,戴尔在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动作越来越大,产品系列的推出也是煞费苦心,我们能够明显看出戴尔在迎合国内笔记本电脑用户上所下的决心,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不断推向市场,从而也赢得了用户的极大认可。

本次调查有13.90%的占比,总计1072人选择惠普作为印象最深刻的笔记本电脑品牌,相信对于惠普这样的知名品牌,这样的结果是无可无不可之间:虽然在国际电脑市场上,惠普是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厂商,但是在中国市场上,联想和thinkpad在当前却是难以逾越的铁闸。至于戴尔,本身就是与惠普难分伯仲的对手,区区1.60%的差距并不能完全印证两者品牌之间的高下。

自从问世之后,华硕笔记本电脑在市场上声名鹊起,精致的做工、优秀的工业设计,媲美日式产品的制造工艺,着实赢得了一大批忠实的拥趸。因此,在本次调查中,共有825人选择了华硕作为印象最深刻的笔记本电脑品牌,占比为10.69%,对于华硕来说,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老牌厂商索尼排在本次调查的第六,一共有562人选择了索尼,占比为7.28%。以索尼为代表的日系品牌一贯给人一种高贵的印象,精致的设计、时尚的做工,无一不体现出精益求精的理念,其中尤以索尼vaio系列为甚。不过由于价格高昂、使用人群限制以及市场策略略显保守的缘故,日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认知度多年来落后于国产品牌和美国品牌。

最近一年来,宏碁在国际笔记本电脑市场的份额不断上扬,甚至威胁到惠普、戴尔等国际厂商,在国内宏碁笔记本电脑也不断攻城略地,令其他竞争者为之侧目。然而,从本次品牌调查来看,却只有占比4.87%、总共376人选择宏碁作为印象最深刻的笔记本电脑品牌,这一点令我们稍感意外,不过由此也说明,尽管现在宏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颇具声色,但是在国内的品牌维护和推广上,宏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除了以上七大品牌以外,还有占比5.29%、总计408人选择了“其他”作为印象最深刻的笔记本电脑品牌。这其中涉及了数十个甚至更多的厂商,由此也不难想象品牌经营的艰难,不过品牌毕竟是厂商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任何一个厂家也不会漠视。对于这些厂商来说,较小的份额意味着他们会有更加广阔的增长空间,也许一个对路的品牌和市场策略就能够帮助他们大幅度地提高自身的品牌认知度。

第五篇:小学生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5日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阎良区西飞第四小学五——六年级学生

二、调查目的:了解目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的一般状况,分析形成原因所在,从而为改进阅读课堂教学,提高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供依据。

三、调查内容

您好!为了切实做好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工作,我们需要向您了解小学阅读现状的基本情况,请配合我们如实回答,谢谢!

1、你喜欢阅读吗?()

A、非常喜欢(40%)B、比较喜欢(45%)

C、一般(15%)

2、你平时在什么情况下读课外书?()

A、主动阅读(75%)B、老师要求(15%)C、家长监督(10%)

3、你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为:()

A、30分钟(75%)B、半小时或1小时(25%)

C、无(0%)

4、你每月大约读多少本课外书?()

A、0本(0%)B、1本(9%)C、2—3本(91%)

5、你觉得读课外书有哪些益处?()

A、扩大知识面(85%)B、提高学习成绩(15%)

C、消磨时间(0%)

6、你读课外书时,一般()

A、认真读(91%) B、挑选有趣的'地方读(9%) C、随便翻翻(0%)

7、你读课外书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得问题怎么办?

A、跳过去不读(35%)B、查工具书(55%)

C、随便认读(10%)

8、你写读书笔记吗?()

A、坚持写(12%)B、有时写(85%)C、从来不写(3%)

9、你经常和同学们交流读课外书的情况吗?()

A、经常(6%)B、有时(70%)C、没有(24%)

10、你觉得老师有没有必要在学校教你们课外阅读的方法?

A有(85%)B完全没有(5% )C有些书比如长篇小说之类的最好能介绍一下(10% )

11、你喜欢老师向你推荐课外读物吗?

A是的(85%) B不是的(10% )C无所谓(5%)

12、你如何看待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的任务,比如做读书笔记等?

A很好,可以把我阅读的内容做个记录,也能提高阅读效率(75%)

B不喜欢,认为没有必要,但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又不得不完成( 12%)

C基本上没有阅读的习惯,我都是随便摘录一点应付作业的(13%)

13、你经常去图书借阅图书吗?

A.经常去图书借阅(55%)B.偶尔去(45%)C.从来不去(10%)

14、你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问答题)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可以看出,每天读课外书时间只有25%的学生超过一小时,占75%的学生阅读时间不能保证; 91%的学生每月大约读2-3本课外书;70%的学生有时会跟同学交流读书情况,只有6%的学生经常和同学交流读书情况,竟然有24%的同学从来没与同学交流过读书体会。由此可见,大多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养成。

再有,我校拥有学生自己的图书室,种类繁多,科目齐全,有了图书资源,应该合理利用。但从问卷中看出,学校图书馆的有无对学生的影响并不大,只有55%的学生是从学校图书馆处借阅书籍的,可见很大部分学生没有利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欲望和动机。我们教师更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到图书馆来,引导他们打开知识的宝库,使他们学会如何获取信息来武装自己进行新的创造。

问答题中“你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 有的写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理解;有的写认真读,积累好词佳句;有的写细细品位,感受意义;有的写读后写读书笔记。竟然还有很多人写的根本就不是读书方法,看来还是缺乏正确的读书方法。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使我发现本班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我必须加强重视在这方面的引导,把课外阅读搞得更好、更全面、更有效。

五、解决措施

(一)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阅读。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特别是对学生的一些独特看法,更应该赞扬,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二)教会学生预习方法,为自主阅读提供条件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布置预习后,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充其量只是读一课文,读第二遍课文就没有兴趣;或者教师提出一个要求,学生就读一遍课文。不提要求就不知道读的目标,更没有读的方法。学得被动,读得无力、无味,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甚至会养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

那么,怎样教给学生预习能力?我们在教学中规定了预习五步走:

第一步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并划出不懂的字并查字典。

第二步找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如作者的生平、写过的作品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等。

第三步再读课文,使自己能独立把课文读熟。

第四步三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

第五步四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觉得重要或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把自己的感受或理解写在旁边。

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他们要通过默读或朗读来了解课文内容,要自己动脑筋完成预习提示或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另一重要因素。首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摒弃疑虑,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之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能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树立起乐于质疑问难的信心。教师还要放下架子,主动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融合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质疑、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平等的和谐氛围中大胆地质疑问难。 其次要巧用矛盾,激发学生质疑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打开其思维,积极进行探究,不断提出疑难。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再加上正确的读书方法和主动质疑的探索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六篇:小学生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我们同同学出去玩时,经常被废气呛的喘不过气,为此我们展开了一次关于空气污染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

查阅有关书籍,报刊,上网寻找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

上网空气污染的危害空气污染会使人得肺癌

教科书汽车排放量汽车尾气是城市污染之一

书籍,报刊如何治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四,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知道了空气污染的严重性,还知道汽车尾气排放是城市空气污染罪魁祸首之一。

少开汽车外出。

建议:多植树造林,使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

控制污染排放量。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个家园,为此我们应该为保护大自然献出一份力。

《卫生调查报告作文(推荐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