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处理调查报告

时间:2022-09-15 01:01:44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6089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农村污水处理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农村污水处理调查报告》。

第一篇:农村污水处理

农村污水处理

1、农村污水中氮磷的主要来源

农村污水的概念及其特点:农村污水是指农村地区居民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污水。具体范围包括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两个方面。农村生活污水是指居民生活过程中厕所排放的污水、洗浴、洗衣服和厨房污水等。农村生产污水是指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农村污水的主要特点包括:(1)农村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污水的混合体,基本上不含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可生化性好,但水质水量变化较大;(2)农村地区人口居住分散,大部分没有排水管网,污水集中收集处理难度较大。

2、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

3、农村污水处理法律方面

水安全的主要立法依据来自《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水法》,各个法律之间互为补充。随着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村水污染防治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首次将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纳入管理范围,因此对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必要性。本文通过采用比较分析、系统分析、实证分析、文献梳理的研究方法,对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基础理论、国外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启示、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以及如何完善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基础理论。认为应当以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权和环境公平理论这五个理论依据为切入点,对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概念、特征、目的和意义进行界定,分析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认为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体系应包括以下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政府环境责任制度、区域环境限批制度、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同时认为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权和环境公平理论应当作为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分析和完善的基础。2.国外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启示。分析荷兰、瑞典、美国、日本四个国家先进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现状和特点,主要涉及排污许可证制度,地表水污染税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认为对我国的启示主要有:提高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建立农村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度、农业生产的环境监管制度,完善农村工业的环境监管制度,鼓励农民群众参与水污染防治等。3.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分析。认为应当认识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从不同层次的相关法律法规分析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现状,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角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立法指导思想错位;立法技术不完善;农村水污染防治制度不全面;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和体系化是农村水污染防治执法的主要障碍;从执行方面来看,农村水污染防治以政策意见为主,缺乏长效机制;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对违反农村水污染防治的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导致责任人难以确认;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权利义务的规定不对等,使得相关法律条文缺乏可操作性。同时认为传统观念的制约和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基础理论研究滞后是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4.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认为应当从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具体防治制度三方面进行完善:在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中引入“保障水源安全”作为立法目的,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应包括环境公平原则、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激励约束并重原则和分类治理原则。农村水污染防治制度方面应建立农村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度,建立农业生产的环境监管制度,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制度,加强我国农村工业的环境监管制度,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和排污费使用管理制度。通过对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创新与完善,使得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从法律制度层面加以规划,为解决农村水污染问题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4、国内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中国在农村污水处理方面开展研究较晚,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尤其是发达省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逐步认识到农村污水处理问题的重要性,并开始采用一些实用、合理、低能耗和低运行费用的技术来处理污水。主要有以下一些处理技术。

4.1 厌氧沼气池处理技术

在中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实践中,最通用、节俭、能够体现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是厌氧沼气池。它将污水处理与其合理利用有机结合,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经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发酵后的污水被去除了大部分有机物,达到净化目的;产生的沼气可作为浴室和家庭用炊能源;厌氧发酵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作浇灌用水和观赏用水。在农村有大量可以成为沼气利用的原材料: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等。

研究表明,农作物秸秆通过沼气发酵可以使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直接燃烧提高4~ 5倍;沼液、沼渣作饲料可以使其营养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增加20%;通过厌氧发酵过的粪便(沼液、沼渣),碳、磷、钾的营养成分没有损失,且转化为可直接利用的活性态养分———农田施用沼肥,可替代部分化肥。沼气池工艺简单,成本低(一户约需费用一千元左右),运行费用基本为零,适合于农民家庭采用。而且,结合农村改厨、改厕和改圈,可将猪舍污水和生活污水在沼气池中进行厌氧发酵后作为农田肥料,沼液经管网收集后,集中净化,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后排放。 4.2 稳定塘处理技术

传统稳定塘处理技术优点是:运行维护费低,系统基本不耗能;可充分利用地形,节省投资;无需污泥处理;可实现污水资源化。但也存在诸多缺点,比如:处理效果受气候条件影响大;有机负荷低,占地面积大等。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发展了很多新型塘和组合塘工艺,进一步强化了稳定塘的优势。如高效藻类塘、水生植物塘、多级串联塘和高级综合塘系统。在中国,特别是在缺水干旱地区,稳定塘是实施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成为中国着力推广的一项技术。 4.3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湿地是指每年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均具有浅的表面水层,能维持大型水生植物生长的生态系统。人工湿地是根据自然湿地模拟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种由人工制造和监督控制的、类似沼泽地的地面,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按水流方式可分为地表流湿地、潜流湿地和垂直流湿地。人工制造的湿地系统,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并处于人为控制之下,综合处理污水的能力受到人为设计控制,处理能力较强[8]。资料表明,在进水浓度较低的条件下,人工湿地对BOD的去除率可达85%~95%,对COD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处理出水的BOD浓度在10mg/L左右,SS小于20mg/L。对N、P的去除效果也很明显,潜流湿地中脱氮效率在30%~ 40%间,对磷的去除率变化较大,从40%~90%;表面流系统脱氮效率大于50%,对磷的去除效果要好于潜流式,出水中的总P含量一般小于1mg/L。 4.4 土壤渗滤处理系统

土壤渗滤处理系统是利用自然系统的净化功能,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层中,通过土壤-植物系统的生物、化学、物理的吸附、固定,对污水资源及N、P等营养元素再利用,对污水中可降解的污染物进行净化,将复杂的有机污染物变成可利用的简单有机物,从有害到无害,防止了食物链和地下水的污染。同时将污水净化,可以再利用。地下渗滤处理系统具有不影响地面景观、基建及运行管理费用低、氮磷去除能力强、处理出水水质好、可用于污水回用等特点[9]。包括慢速渗滤处理系统和快速渗滤处理系统。 4.5 蚯蚓生态滤池污水处理技术

这项技术是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苏东辉等人提出的[10],适用于50户~ 300户的集中型农户的污水处理系统,现已经在太湖流域农村建立了示范工程。该示范工程将农户现有的化粪池改造后,或直接加以利用,用强化沟替代农户的沟渠或排污管,出水进蚯蚓生态滤池。该技术运用到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中,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滤池主要由布水装置、生态滤床和排水装置三部分组成。生态滤床从下层依次往上是:大石头(鹅卵石,直径4cm ~ 7cm),小石头(直径1cm~ 3cm),沙子和土壤层,此层也可以是蚓粪层,是蚯蚓活动的主要场所,土壤上面可以种植一些植物。现已进行蚯蚓生态滤池的中试研究,根据运行试验的情况来看,此系统很适合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4.6 “生物+生态”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

东南大学李先宁等人,针对低处理成本、高氮磷去除要求,在江苏省宜兴市大浦镇沿太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区14个村,具有明显的冬冷夏热气候特征等条件下,采用“生物”和“生态”相结合的处理方式,以开发和研究“厌氧水解、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折流人工湿地组合技术”、“塔式蚯蚓生态滤池组合技术”及“厌氧发酵、生态土壤及蔬菜种植组合技术”3项污水处理核心技术为中心,结合7项辅助技术,把污水处理与农村村落微环境生态修复、生态堤岸净化、农田灌溉回用和景观用水需求等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把在示范区复杂条件下研发的针对性较强的各单项技术,根据不同实际条件进行优化组合与系统化,形成适合河网区农村生活污水和初期地表径流的“生物+生态”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的集成系统。 4.7 农田退水减排技术

湖南农业大学杨仁斌等人,针对农田污水,研究了在不影响农作物(水稻)生长的情况下,采用水田调水减排、固源免排、浅水控排、节水缓排等农田水控制技术,将农业污染物滞留消解在农田生态循环之中,从而降低水体中污染负荷达到大量减排农田排(退)水实现减排污染物的目的。通过研究水田调水减排、固源免排、浅水控排、节水缓排等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对N、P、农药和有机物等污染物排放的定性定量减排效能,可确定实现在该区域农田排(退)水污染物负荷最小的适用性减排技术。

5、一点建议

(1)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专业的人才建设。农村环境保护专业的人才建设,一是 “引”, 就是引进一批愿意在基层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 使其为农村的环境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二是要 “培”, 就是要对干部开展环境教育培训, 加强村领导的环境意识。 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有环境专业人才, 同时还要有环境意识强的领导, 要使领导知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道理, 只有这样才能将农村环境建设好。

(2) 因地制宜 , 选取合理方法 。 村镇污水解决应该遵循因村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 农村污水建设不能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贪图速度。 一次性建设数量要少, 设计工作要做细致, 要有针对性, 前期调查工作要做好。 不可以为了省事而采取短期应付的工艺或手段, 而造成资金的浪费。

(3) 落实污水站运行费用。 不管是政府还是村里 ,应较好地落实污水站的后期维护管理的费用问题。 并相应的对村中的上水问题先行予以解决。 还要对从上到下一直到村的各级干部进行素质教育, 让大家都理解污水治理的重要性, 以保证污水治理的效果, 做到治理一个用好一个。

污水处理调研报告

污水处理厂调研报告

农村垃圾处理调研报告

污水调研报告

污水处理调查报告(共13篇)

第二篇:农村环境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环境卫生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为进一步搞好农村环境卫生,近期,我们深入全县17个乡镇30个行政村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我们总体感觉是,虽然做了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仍需下大气力,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

一、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们泽州县的基本县情是农业、农村和农民,搞好爱国卫生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亮点也在农村。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始终坚持以东四义为典范,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全县爱国卫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从调查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村环境明显改善。连续三年大打了以清除四堆八乱为突破口的农村环境整治战役,精心组织实施了以建立健全爱国卫生长效机制为重点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仅2003年就清除垃圾100余万吨,清运生活用煤10余万吨,石灰消杀1000余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2000余处。二是农村改厕稳步推进。按照“行政村建公厕、行政事业单位改公厕、农户用卫生厕所”的指导方针,大打了农村改厕攻坚战,全县公厕建设走在了全市前列。三是农村改灶初见成效。通过大力推广川底乡煤球火改造和南山村沼气建设经验,目前全县农户改灶率达到了70%以上。

虽然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农村环境卫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少数领导认识不到位。有部分领导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加快经济发展上,认为环境卫生工作微不足道,可有可无,更谈不上组织和发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二是大卫生观念不强。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的问题始终未能解决。三是组织机构不全。主要表现在部分农村卫生队伍不健全,环卫设施不配套,长效机制不完善。四是资金严重不足。比如农村改厕工作政府投入资金有限,而农户又不愿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此项工作的开展等等。

二、今后工作思路

从我县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我们初步确立了今后工作思路是大力实施 “151”工程。即:健全一个机制,抓好五项工作,实现一个突破。

(一) 健全一个机制。即:建立健全爱国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根据“中心集镇建垃圾处理场,行政村建垃圾填埋场,自然村建垃圾池,农户建生活用煤煤池和乡村建环卫队”的工作要求,力争到2010年,全县卫生管理站达到20个,卫生专业队达到300个。同时,建成500个垃圾填埋场,5000个垃圾池和5000个煤池。

(二) 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改水改厕工作。中心集镇、经济条件好的行政村和重点旅游景区要突出公厕建设,五年内建公厕100座(无害化处理10座);旧村改造和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要突出户厕建设,五年内全县改建户厕5000座(无害化处理500座),力争到2010年,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5%,全县98%的人吃上卫生水,94%的人饮用上自来水。

二是卫生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创建卫生村镇和单位活动,力争到2010年,创建国家级卫生镇1个、卫生村5个、卫生单位3个;创建省级卫生镇10个、卫生村30个、卫生单位15个;全县60%的村和单位达到市级卫生村标准。同时,创建东四义式卫生模范村50个。

三是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开展健康教育,不断改善人居环境,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力争到2010年,全县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农村开课率达到60-80%,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卫生行为形成率达到70%,公共场所禁烟率达到80%。

四是除害灭病工作。以疾病防控宣传为重点,全面加大除四害工作力度,把四害密度控制到不足为害的程度。

五是农户改灶工作。要千方百计指导和教育农民使用煤球火、沼气等炉灶,力争到2010年,全县改灶率达到80%以上。

(三) 实现一个突破。即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目标,实现爱国卫生工作“全市闻名,全省领先,全国挂号”的新突破。

三、主要措施

爱国卫生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泽州小康社会的一项长期工作。为此,我们必须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做好我县的农村环境卫生工作。

(一) 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把爱国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十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规划,把农村改厕、除害灭病、健康教育、卫生创建等重点项目列入财政预算。要成立各级爱卫会,设立爱卫会办公室,组建环境卫生专业队,配备必要的环卫设施。特别是爱卫会成员单位要各尽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确保爱国卫生工作全面开展。

(二)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爱国卫生长效机制。爱国卫生工作,需要发动群众,需要集中整治,更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要因地制宜推广东四义“小扫天天有、大扫三六九”和南山村“三包”责任制经验;要充实和壮大乡村卫生专业队伍,配全环境卫生专用设施;要把垃圾填埋场、垃圾池、煤池建设作为硬仗,坚持不懈地打好打胜。同时,农村改厕要把握重点,严格标准,明确分工,责任到村(户);卫生创建要乡村有目标,年年有创新;农户改灶要上档升级再出成果;除害灭病要协调配合全面铺开,从而,全面推进爱国卫生工作向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迈进。

(三) 强化监督,严格考核爱国卫生工作。爱国卫生工作是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泽州形象,构建和谐社会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要确定标准、分解任务、定期督查、严格考核、综合排队、及时通报,从而扎实推进我县的爱国卫生工作,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做出应有的贡献。

《农村污水处理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