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调研报告(范文5篇)

时间:2022-06-25 02:24:14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9248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会计专业调研报告(范文5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会计专业调研报告(范文5篇)》。

第一篇:会计专业调研报告

今年暑假学校组织去各大企业调研,我们经管系去浙江宁波。宁波是浙江省的重镇,是一个美丽的港口城市,也是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因而它的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早,发展迅速,规模大,再加上当地政府在政策上的引导和支持,使得宁波市的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远远超过了公有制企业的发展规模,并创下了高额利润。

我们一共参观了三个企业:三星奥克斯集团、杉杉集团和宁波市建材总公司。这三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各有其特点。三星奥克斯集团的前身是乡镇企业,后由个人承包,九十年代初抓住机遇,发展经济,由原来的生产配件发展到电表行业的龙头企业,生产规模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成为亚洲第一,企业领导不满足现状,又向集团化发展,利用资源优势,看准市场,进军空调行业,同时拓宽产品渠道,发展多元化经济。融资方式多样:集资入股、发行股票、银行借款等等,并且正在筹备上市,进行资本运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利润,纵观企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领导者具有超前意识。引入营销先进理念,看准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发展企业;

二、企业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给真正有用的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加强内部管理,降低内耗,真正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制定了严格细致的内控制度,从集团到各个下属企业、部门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在这里主要说明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集团实行统一领导,各下属企业独立核算,生产企业同销售公司分离开来,资金由集团筹集,统一管理,各下属企业实行用款定额制,各部门或个人承包,定期考核,如生产企业内部应付账款管理、原材料的库存管理等就采用定额制,制定合理库存,减少存货的积压,确定经济采购量,降低采购成本;销售部负责产成品的管理和应收账款的收回,确定产成品的库存定额,根据市场销路调整产量,减少积压,同时加大资金的回收力度,保证资金周转;融资成本承包给融资部,广开筹资渠道,确定合理的筹资结构,降低筹资成本;管理部门的办公用品、水电费等等也由使用部门包干,减少浪费,节约奖励,超支罚款,使得企业人人都负起责任,杜绝浪费,使企业的经营成本降到最低,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对财务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

一、高级管理人才

精通财务知识,懂管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融资、筹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资本运作程序,要求高学历以及相关的工作经验。

二、外贸会计人才

英语好,计算机熟练,熟悉外贸手续,如报关、退税等,业务知识扎实。

三、一般会计人员

熟悉掌握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的使用,责任心强,认真仔细,业务知识熟练,掌握会计相关业务,如报税、开发票等,工作经验两年以上,大专以上学历,懂得行业生产经营特点。

四、车间记账员、保管员等

业务熟练,责任心强,中专以上学历,常由企业自己培训。

通过这次调研,使得我们对学校培养本专业人才应具备哪些能力有了一个很好的认识,我们的学生学历层次较低,但是我们可以在一般性人才中突出我们的特色,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培训,使学生熟练掌握财务软件,加强会计实务的锻炼,熟悉岗位的每一项工作,使学生上岗的第一天就知道该怎么做,突出待业特点,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熟悉建筑业、房地产业等企业的经营特点、有实用价值的人才。

第二篇:会计专业调研报告

一、引言

权威发布:目前我国会计行业从业人员有1200万人左右,不过高层次会计人才只占20%,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对高水平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据报道,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现有6.1万名执业会员,7万名非执业会员。这个数字距我国提出的拥有30万注册会计师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很多人表示“会计热门证难考”,“考过后是幸福的,但过程可真是艰苦呀。”“会计累就累在总是有考不完的试,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呀!但是不考又不行,那就真的永远出不了头儿了。”

说到这儿,科目的调整、考试难度的提高,使许多本来就工作繁忙的从业人员只恨自己分身乏术。很多人都是考过初级就不再考,只要能按时拿到薪水就好,然后保持现状,对于再上一层,不是怕辛苦,就是学历不够,或是能力有限,因为还涉及到外语跟其他。在最近一项名为“中国未来十年紧缺人才资源”的调查中,会计师赫然位居短缺人才的榜首,而另一方面,普通财务人员工作越来越难找,平均工资甚至呈现出不升反降的现象。这说明低层次的会计人员供大于求,而高层次的会计人才是紧缺的。

二、正文

(一)我国会计人才市场主体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人才市场逐渐建立和完善,会计人才供应主体和需求主体的主体意识已经基本形成。但在会计人才市场上,会计教育单位尚未成为全权的会计市场主体,使会计人才市场缺乏应有的经营主体,会计教育单位不承担任何风险和责任,只要取得了招生指标,就能获取相应的收入;至于学生在学校学了什么,到社会上能干什么等等,都似乎与会计教育单位无关,而实质上会计人才使用价值的大小与会计教育单位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一个完整的会计人才市场必须有会计教育单位的入市,这样会计人才市场才能健全。会计教育单位的入市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由会计教育单位与会计受教育者共同承担会计人才的就业责任,并由社会根据不同会计教育单位毕业生就业状况对其做出评价,即由市场来直接决定其收益水平;二是由会计人才中心对毕业生进行全国性的统一考试,把不合格的“产品”留给会计教育单位进行处理或者“再加工”,即由市场来直接影响其成本高低。只有会计教育单位进入市场,成为社会经济循环中的一个产业部门,才能构成全社会的会计教育竞争,也才可能通过竞争来提高会计教育质量,达到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目的。

(二)会计人才市场机制特征分析

市场机制在会计市场中的运行形式,是通过会计市场内部有关会计商品价格,会计市场主体竞争及会计市场供求变动的相互制约关系来实现的。本文拟从市场机制的过程来考察、探讨、分析会计人才市场机制包括的内容。

1.会计人才的供求机制

会计人才的需求来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管理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会计信息需求和对会计管理需求的提高。由于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人员的直接劳动成果,会计服务经营主体使用会计人才的收益,主要表现在取得会计服务收入上。会计人才的供应规模取决于会计教育的规模和社会对会计职业的评价以及会计工作人员的收入状况,当会计人才的供应大于需求时,会使会计人才工资水平降低,但这还不是主要的结果,更为重要的结果则是会有一部分会计人才找不到会计工作岗位,从而使会计人才的实际收益降低,导致社会对会计人才投资的减少;当会计人才供应小于需求时,会计人才工资水平会上升并超过其他专业人才的工资水平,从而导致社会教育投资的增加、各种会计教育形式出现和更多的劳动者愿意接受会计教育并充当会计人才。

2.会计人才的价格机制

从理论上讲,会计人才生产价格的主体是会计教育的投资,它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会计受教育者所在家庭的投资、国家投资、会计人才经营主体投资和会计人才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由使用单位做出的后续培训或教育投资。这些投资所形成的价值量对会计人才所有者个人来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只有国家政府才可能掌握这些数据的统计资料。但是,由于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甚至不同院校,其文化传统、教育水平、教育条件都不同,对会计人才教育的投资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国家政府所掌握的生产价格也只是一个大致的平均数据。由于会计人才的价值与会计人才的生产价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并且对会计人才所有者来说生产价格又是一个模糊概念,所以,会计人才所有者的决策一般是在工资水平与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比较后做出的。

3.会计人才的竞争机制

会计商品的不可替代性使会计市场竞争出现垄断和限制于会计行业内部。具体讲会计人才经营主体的目的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国家对会计教育的投资和获得更多的会计教育收费收入,会计教育单位之间的竞争反映了会计教育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其结果是:一方面提高了会计教学条件和会计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相对降低了会计教育的收费标准和国家教育投资的数额。会计人才个人竞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有利的就业条件,获得优厚待遇,它反映的是会计人才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会计人才供过于求时,会计人才个人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会计人才个人竞争的结果表现为:一方面,降低了会计人才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另一方面,提高了会计人才的素质,即会计人才的质量。

4.会计人才的管理机制

由于会计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是贯穿于会计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活动,所以,会计主体单位使用会计人才的收益就不仅表现在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等使用活动上,而且还主要表现在对经济活动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即如何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会计市场供给主体是一种特殊职业,它的存在必须以高素质的会计执业队伍、高质量的会计商品为前提。根据我国会计市场的现状,政府对会计市场进行了较强的干预以提高会计商品质量。在供给方面,政府规定了会计商品生产者的执业资格条件以及会计商品价格标准,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质量检查,以保证会计商品质量。在需求方面,政府则主要规定了应接受审计、评估及其他会计服务的范围,以增加会计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他商品市场相比较,会计市场宏观管理的直接性十分明显。

(三)目前会计行业就业短缺的原因

原因一:一部分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会从事其他行业。很多学会计专业的中专毕业生,在毕业前夕,最后半年实习时间,可能还有更长的。在这个时候,学校就会提供一些实习工作,但提供的实习工作里,大部分都跟会计工作无关,有些学生觉得,是个锻炼自己的机会,便去面试了,还有些,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想提前工作,补贴家里,所以也会去应聘,没去的同学,有的可能是觉得学校介绍的不好,没有自己找的好,但他们大部分会选择南下打工,广州,深圳等,而此时,他们又会因为没有毕业证书,用人单位会让他们从最基层做起,但也是跟自己专业无关的工作。剩下的学生,有的继续选择上课,考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其他会计证)。而有的是等到拿到毕业证,再出去找工作。等拿到毕业证书的毕业生,有的会找跟自己专业相符的工作,有的是,父母找关系,到某厂,某公司,去上班。像之前已经参加实习的毕业生,在拿到毕业证之后,这时,他们有的可能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最基层爬起来了,有了更高一层的职务,那这些人就会考虑放弃毕业证,放弃会计工作,从而保住目前的工作,或继续往上爬。还有些在学校里,交了学费,只是为了混日子,为了混毕业证,没有真学实才,这些人在毕业以后更不会把会计工作当作是就业的第一目标。

原因二:资质要求。资质包括工作经历、工作业绩和现在的职位三个方面。当今,大部分大学会计本科,专科毕业生,时学四年出来后会考虑去中,大型或国有企业应聘,而这些企业的招聘条件是除了基本的会计证以外,还有各方面都要好,最为重要的,会计工作的工作经验,经验越长越好,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少有一出校门,自身就有很多经验,有也多半是其他经验,与会计无关。在大学生毕业时,中等毕业的学生,可能已经工作一年多或两年,其间他们也考取其他证书,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公司都会考虑,有证书,有工作经验的中专生,此时,大学生面临生活的问题,很多不得不放弃所学专业―会计,另就高职。

原因三:法律和制度出于条而行于块。也就是说,出台的法不能说少,著书立学的学者也挺多,但批“作业”的老师却有限。内部的监督部门受制于企业领导,外部监督部门听命于地方政府,块强线弱。执法程度因人而异、因环境、关系等各种因素而不同。例如,检查中发现一企业有意偷漏税X万元,处理结果:鉴于被查单位态度良好,考虑到企业实际困难,免去罚款而补交较少的款数等。频频曝光的一系列财务丑闻使得会计师们面临一场诚信危机,做会计,确实需要在饭碗和良心之间选择,目前的从业环境使得这一选择常常是很艰难的。面对繁琐而辛劳的工作,面对压力和诱惑,会计师的锦绣前程只有他们自己小心才能好好把握如,很多私人企业,或部分企业,都存在偷税,漏税的行为,那这些大部分是,在帐上作手脚,涉及最多的是财务人员,所以这些企业在招聘时,也会提出会不会做假帐的问题,如果不会可能就直接被踢开,如果会,就有可能有“前途”,如果在利益面前屈服了所以,会计不但是看一个人的专业技能如何,也是考验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人品。

原因四:执业保护不善。会计专业实行持证上岗已有多年,但仍有一些无证、无学历人员占着岗位,其中有些人往往财经政策和财会知识缺乏,影响会计工作的知识性、严肃性,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会计工作业绩宣传上有偏差。会计工作的任务,不仅要守法和聚财,还要向内部和外部负责。可如今在舆论导向上却重效益轻执法。在介绍企业财务人员先进事迹时,有关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报道比比皆是,而在维护法纪、顶住压力、如实反映事实的报道却少得可怜,财会人员若主动暴露了存在的问题,不但会在内部受到非议和排挤,更可悲的是外部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保护。

原因五:会计人员严格的要求。同从事任何技术工作一样,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在专业素质方面具备一定的条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此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持有会计证,即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持证者才能上岗,这既是对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对用人单位利益的保护。因为用人单位一般难以对拟聘用的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考核;同时,对已经持证的人员来说,这项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他们的工作权利。而对希望从事会计工作但尚不具备条件的人员来说,这项规定为他们确立了努力的方向。二是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四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遵守职业道德。”这是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至于如何考核和确认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从目前来说,主要是通过设置会计专业职务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来进行的。三是要按照规定参加会计业务培训。《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四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这是因为,受我国会计学历教育规模的限制,目前会计人员中具备规定学历的比例还不高,要使会计人员具备必要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进行在职培训是重要途径之一。此外,即使是具备了规定学历的,也还有知识更新的问题,有适应法律的、经济的、政治的或者是技术上新的要求的问题,这些只有通过在职培训才能解决。一般说来,会计人员大多是认识到这一点的,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强调的是单位的支持。对此,《会计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四条还作了进一步有针对性的规定:“各单位应当合理安排会计人员的培训,保证会计人员每年有一定时间用于学习和参加培训。”这是对会计人员的关心和爱护,也是与各单位的根本利益一致的。

原因六:考证难,考证贵。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职场中人获得职位晋升及扩展事业的重要砝码,是人们趋之若鹜的“硬通货”。有人断言:“21世纪将是职业证书的时代”。

例如:申报高级会计师的基本高求,主要是英语-

职称综合英语B级(也包括日语等小语种)。计算机(A级),还包括政治思想水平,另外还有学历的要求,各地方的要求都会有些差异。但一般起码要本科以上学历。如是专科,或相当专科,甚至更低学历,申报评审会比较困难。除非在资历和工作实绩方面特别突出,不然落选的可能很大。

随着中国成为WTO成员国,许多职业的就业标准开始国际化。一些外国教育培训瞄准了中国市场,纷纷在中国开设考点,国际认证变得炙手可热。大量的“洋”资格证书涌入中国,令中国的“考证族”应接不暇。一时间,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掀起了一股“洋”流。国外的一些顶级行业的资格考试,如国际注册会计师证书(ACCA)、CCNA(CISCO职业认证)、CCIE(国内互联网专业证书)等国际认证,都受到就业者的普遍欢迎,而许多证书目前在国内获得人数甚至不足百人。调查结果显示,获得一项认证,个人的薪金就能得到一定幅度的提高。为一纸证书付出了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和大量的金钱。因为大多数人相信,为证书付出的金钱和此后得到的回报是成正比的: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报名费是几十元,四六级就是最普遍的“入门证”;而要通过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14门考试,则需要3万元。考证费用昂贵。

原因七: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的管理,将促进会计学会计学的专业化、国际化、综合化、细化、边缘化方向发展。

会计的国际化,要求中国应当走向世界,与国际惯例接轨,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中去;会计的国家化要求中国会计立足于自身的社会经济环境,体现中国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国会计的优秀成果。

从会计专业分类角度看,会计国际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会计政策惯例国际化。即在制定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在内容、结构体系、制定方法和程序等方面趋同国际会计政策惯例,其中核心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因为会计准则是会计规范的核心,一国的会计准则在结构、体系和规范的内容及方法上是否与国际会计准则惯例趋同,是影响会计国际需求的主要因素。

(2)会计管理体制惯例国际化。主要是指会计组织管理体制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两方面趋同国际会计管理惯例,它包括本国会计管理机构设置、企业会计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模式、民间会计组织设置与运行模式,特别是积极参加国际性会计组织等内容。

(3)会计教育惯例国际化。包括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专业层次的设置、课程体系的编排、教育管理模式等趋同国际惯例。

(4)执业会计惯例国际化。包括注册执业人员的认定、考核方法、机构的审批、民间审计的运作和监管模式等趋同国际惯例。

(5)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惯例国际化。即建立与国际惯例相同的会计确认标准、计量记录方法和报告体系等,促进所供会计信息满足国际经贸往来和国际资本市场等的需要。

(6)积极引进和运用国际上通用的先进会计思想、管理方法和技术方法。

(7)促使与各国会计事务处理的协调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8)积极参加国际会计活动,努力促使其他会计事务处理方法趋同国际惯例。

知识经济扩大了会计领域,会计向管理领域扩展,向与会计相关的领域扩展,大大丰富了会计的内容,使会计学呈现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会计学的综合化主要是:

(1)对全部会计学科的综合,把各种相互联系的会计分支学科作为一个总体进行研究,研究它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学科体系等,如对《会计科学学》进行研究。

(2)对类会计学科的综合,把各种分支会计学科中性质相近的学科作为一类进行研究,也就是把会计学科体系划分为不同的学科群(类)进行研究,如对会计基础学科、会计部门学科、会计专门学科,或对会计人本学科进行研究。

(3)对会计学科比较的综合,将性质相近或相同的几门会计学科进行比较研究,如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研究,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研究,中外会计原理的比较研究等。

知识经济在扩大会计领域的同时,也深化了会计内容。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从实际出发,探讨适应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加强经济管理需要的会计分支学科。会计内容的深化,既是适应客观需要的过程,也是人们对会计内容提高认识的过程,两者的结合,才形成某些专门的会计分支学科。在这方面,会计学的发展具有专门性的细化特点,即对某些专门的或特殊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这种专门性会计分支学科的发展,主要是会计学中基本学科――财务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细化。

进入21世纪,科学融合发展趋势将更为明显。科技进步为科学融合创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和管理要求为科学融合提出更多的要求。科学发展的融合趋势,向会计学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促进了会计科学的融合发展。

会计科学的融合即会计学的边缘化,是将其他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与会计学的理论、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而发展会计学的过程。这有两种情况:一是会计学科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会计学科将某种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移植或运用到本学科,使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发生显著的或质的变化,会计科学与其他科学的融合发展,主要是:融合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发展新兴会计科学;融合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发展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移入其他科学理论与方法,完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发展会计科学。

三、调研总结

经调研,总结出会计5大就业方向,如下:

方向1:公共会计

就业工种:国际会计、审计/

保证服务、税务、环境会计、法务会计、信息技术服务、个人财务规划

理想雇主:大型/跨国、区域性会计师事务所等。

方向2:企业会计

就业工种:财务管理,财务报告,内部审计,成本会计,税务规划,预算分析

理想雇主:各行业中的各类企业。

方向3:政府财务

就业工种:审计、财务报告、财务管理、预算分析、研究类工作

理想雇主:美国联邦机构和部门,其中包括联邦调查局、国家税务局、财政部、审计总署、行政管理和预算局、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各州及其当地机构。

方向4:教育财务

就业工种:教师、科研机构、咨询服务

理想雇主:美国各大学学院或相关教育咨询服务机构。

方向5:非营利机构或组织财务

就业工种:会计、内部审计、财务规划、预算、钞票打理和财务记录保管

理想雇主:社会服务机构和组织、医院、公立学校系统、各类大学学院、宗教组织、图书馆和博物馆、各个政党机构、工会组织。

第三篇:会计专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暑期社会实践是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认识社会的实践环节。利用假期对社会进行调查,接近社会、了解社会、利用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要求学生深入到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认真仔细地调查,对调查的资料和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对于以后毕业将要工作的本专业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更能适应社会要求。

二、实践情况

这次暑假,我来到了我们当地的一家纺织厂,通过熟人的介绍,进入了该厂的财务部门实习,财务部门只有几个人,其中有一名经验丰富的中级会计师,发挥实际作用的是这位中级会计师。 开始单位没有让我干什么,观察我是否有耐性全身心的投入本行业。然后是大批量的工作,数量和难度都很大但是要求不高,这是考察我的能力,也让我找到自己的位置。单位里完全按能力来分配待遇,而不是学历。社会的准则就是不能劳动的人就是废物,即便你是大学生、文化高、素质高、说话有水平、气质高、斯文做作等等。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虚心向他人学习有真材实学才是当务之急。 作为学习了这么长时间会计的我们,可以说对会计基本上能耳目能熟了。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通过实践了解到,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下面就是我通过这次会计实习中领悟到的很多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会计的特点和积累,以及题外的很多道理。

会计实践中最实际的就是做账,做账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实践起来,很繁琐。会计做账的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才能作废。对于数字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按格填写。并且记账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账名称,不能乱写,要做到谨慎处理。

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账凭证,记明细账、日记账、总账等。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该厂每天每月都有结账,每一账页要结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还有许多税务方面的账要记,计算时总是会出现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还好会计总是能耐心的教我,从他那学到了不少知识。

登账的方法: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账凭证。然后,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年度报表。这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在工作中要安格按照要求去做,不能有任何投机取巧的想法。

在实践中我也发现,会计具有很强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其一,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其二,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其三,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矗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

通过一年多的会计知识的学习,积累了一些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但是在实践中,尤其是刚开始实习的时候,并不能把课本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总是在出错,出错之后总是在改,有时候需要改好几遍才能做对账,使得我不得不带着课本去工作,时刻检查自己的工作有没有按照要求来做。

下面是我总结的几个在会计实际操作中应该认真履行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一):期初建账及余额的录入

会计是对一个会计主体在一段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的反应,监督、预策、决策等。首先我们得从建账开始,建账就是要根据公司有可能发生的经济内容做一个初步的规划,除了企业必须有的科目之外,还应该从实际的经济业务中来开设相应的会计科目。因为会计科目是反应企业经济业务记录核算的基础,根据企业的起初账务情况,建好总账和明细账,然后就是期初余额的录入,如实地将企业前期余额反映在所建的总账和明细账上。

(二):填制会计凭证,并对凭证进行审核

在设置好会计科目和建好总账明细账的情况下,就是要按照时间顺序对公司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依据原始凭证进行填制记账凭证,在填制记账凭证的时候要认真审核原始凭证是否符合要求,依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真实地填制记账凭证。在实训的过程中,我们用的是双金额式的记账凭证,有时候不小心就会将金额的方向填错,在记账凭证上还要如实的记录原始凭证的张数,在记账凭证的背面还要粘贴好原始凭证,真实的反映企业的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内容,做好记账凭证以后交给会计前辈审核一下,之后就可以登记总账和明细账了。

(三):会计帐簿的登记与结帐

记账凭证通过审核后就可以进行登记账簿工作,登记总账就是把已经签字了的记账凭证做为依据,逐笔将经济业务记录在总帐和明细账中,以便期末对经济业务的汇总核算,如实的反映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在会计期末时依据总账和明细账进行成本的核算和利润的分配,登记总帐和明细账一定要细心,不能出现金额的错误,或者方向的错误,因为记录错误的总帐和明细账是不能如实的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会导致期末科目汇总时的数据不真实,试算不平衡等等多方面的问题,从而不能结帐,而且在反查账务的时候工作复杂力度加大了。给会计工作的时间上造成了推移,不能及时的反映经济情况,所以,早登记总帐和明细账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把握好谨慎性原则,才能如实的不记账凭证完整的登记入账。

(四):会计报表的填制

记账完后要做的就是填制会计报表,由于2014年的新会计准则的变动和修改,我们在填制会计报表时必须依据新的准则中的要求去填制,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真正的改变,很多以前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很好运用,也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很高的强化,接受了更多的新知识,强化了我们在会计报表的填制上应该注意的细节。 同时,在和同事交往过程中,我总能学到不少东西,但也看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主要如下:

1、知识量少搭不上话。

2、知识结合实际工作慢跟不上。

3、在校所学知识老化、单一、片面、虚无。

4、房地产企业方面的知识很少。

5、财务管理、财务处理之知识肤浅。

6、税法税务实务纯粹纸上谈兵。

7、核对文件效率低下。

8、加强对excel、用友、数据库等专业知识的学习。

9、帐务处理还要细化学习。

10、实践工作能力有待加强训练。

11、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

14、及时对新会计准则学习。

三、几点体会

经过短暂的实习。我真正做到了从课本走到现实,细致地了解了企业会计工作的全部过程。实践期间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确确实实的做到了熟练地掌握会计实务。

会计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繁琐的工作,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来,在工作的时候做到心如止水,不烦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做账过程中的准确性,才能减少后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四、实践建议

为规范化会计工作,我国新订立了会计制度,对一定会计科目作了相应调整,即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等。并以20xx年01月0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随着这一系列的制度改革与完善,对会计人员的技能要求也更高了。

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必须加强与会计实业界的联系,培养市场需要的会计人才;适时设置实验实习环节;增加会计上机实验,强化常用软件工具的应用;实现毕业生的"双证"要求,增加毕业生的"务实"经验;加强教师培养,提高教师素质;加大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由于我院会计专业是后起的专业之一,多数设备仍然不齐全,这使得我们的实际实践活动受限。为此,我在这里就本专业提出一点点建议: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动手动脑能力都强的人才会被企业被社会所认可。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院的教学后勤工作会更加完善可行,能更好更多的培育出高技能水平的社会所需的人才。

第四篇:会计专业调研报告

一、实习调研的目的

学校的生活总是让我们沉浸于书本,理论,而实践的经验对于我们而言总是十分的欠缺,走入到社会的这个大家庭里面,发现学校书本里面的理论与现实的工作之间的差距有一些只是差距甚微,有些确是相隔千里,在实际工作当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为此我特意做了此次的调研,希望能够更好的掌握会计相关实践的知识与技能,将书本理论与工作中的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目的。

二、实习调研的方法

我所选择的实习调研方法是深入到公司的内部,在与该公司的各位前辈学习的同时进行适时的总结,找出差别,然后加以记录调整,使自己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会计技能,了解会计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熟悉公司日常业务的操作流程以及工作的相关制度等等,为今后能够更好的胜任会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

三、实习调研的内容及过程

(1)实习调查

刚刚来到实习单位辽宁省朝阳市天马投资有限公司,对于一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觉得什么都是十分的新鲜。作为新人的我十分的谦卑,什么东西都不敢碰触,生怕一个不小心把什么东西碰坏了,或者是弄乱了。于是,我十分安静的坐在那里,很害怕的低着头。办公室里除了我,每个人都是十分的忙碌,有时他们会相互商讨各自在工作上的疑难问题,有时会忙碌于手上的工作,比如账目的记录和核算。她们的工作都是十分的井然有序,每个人都将自己当天的事项记录在便签上,逐一的完成。

而我,成了办公室里最大的尴尬。

老会计看出了我的尴尬,把我在她的旁边坐下,接着又起身给我找了几本以前的账册,以及一些装订的整整齐齐的凭证,她让我自己看,哪里有不明白的就问她,而后,老会计又陷入了紧张忙碌却十分有序的工作中。我十分欣喜的接过了账本和那几本凭证,开始慢慢的一边对照凭证,一边看账本,观察是不是所谓的“平行登记”。经过对照,每一张凭证所涉及的经济事项在其对应的会计账簿中都是一一对应的。而且我还发现,所有的原始凭证都是印有税务局专用章的专用发票,而不是我们在相关经济业务发生时所取得的那种“收据”或者是收款凭证,我向老会计咨询,老会计告诉我,只有这样的发票才能够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这种发票是专用发票,这种就是我们之前在书本当中常常提到的所谓的“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的专业发票”,例如我之前所说的那种“收

据”还有“收款凭证”都可以归属于“白条”了。会计相关教材说,不许白条抵库,说的就是那种字条。

我看见这些账册的数字的书写都是十分的美观、漂亮的,不仅如此,每个数字的书写也是十分的严格,严格到当真如书本教材中所写到的那样,数字要占据格的1/2,我之前还以为这些只是笑谈,只要数字准确,还分要占据格的几分之几吗?但是,当我看见了那本《现金日记账》中红色的删除线,我恍然大悟。出纳人员因为现金的本月累计数计算失误,填写成了计算错误的数,所以要改正。改正后的数字正好写在以前剩余的1/2的格中,这样的填写不但不会显得账簿的记录十分混乱,反而会让人觉得很清晰干净,而且一目了然。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就在看凭证账簿中度过了。下午,财务部主管人员交给了老会计几张发票,让老会计做好凭证。老会计对我说,都看了一上午了,叫我小试牛刀,也试着自己做一做凭证。我觉得这是一个展示自己绝佳的机会,便兴高采烈的接受了这项任务。我首先将这些原始凭证按照大小排好,然后便找来一张记账凭证就想往后面贴。老会计看到这个场面,立即制止了我。

老会计告诉我,这些凭证不是所有的都可以用来做凭证的,首先要将这些凭证进行挑选。我们日常的记账用到的是发票的记账联,一般的发票都会有记账联,抵扣联,这个需要仔细区分清楚;然后,需要将原始凭证进行分类,有些餐饮费是可以计入管理费用的,可以粘贴到一起,而银行付款的凭证在做分录的时候需要贷记“银行存款”的科目,也需要单独分出来。也有一些税务发票,也是需要单独分出来的。凭证需要

第五篇:会计专业调研报告

一、引言

权威发布:目前我国会计行业从业人员有1200万人左右,不过高层次会计人才只占20%,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对高水平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据报道,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现有6.1万名执业会员,7万名非执业会员。这个数字距我国提出的拥有30万注册会计师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很多人表示“会计热门证难考”,“考过后是幸福的,但过程可真是艰苦呀。”“会计累就累在总是有考不完的试,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呀!但是不考又不行,那就真的永远出不了头儿了。”

说到这儿,科目的调整、考试难度的提高,使许多本来就工作繁忙的从业人员只恨自己分身乏术。很多人都是考过初级就不再考,只要能按时拿到薪水就好,然后保持现状,对于再上一层,不是怕辛苦,就是学历不够,或是能力有限,因为还涉及到外语跟其他。在最近一项名为“中国未来十年紧缺人才资源”的调查中,会计师赫然位居短缺人才的榜首,而另一方面,普通财务人员工作越来越难找,平均工资甚至呈现出不升反降的现象。这说明低层次的会计人员供大于求,而高层次的会计人才是紧缺的。

二、正文

(一)我国会计人才市场主体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人才市场逐渐建立和完善,会计人才供应主体和需求主体的主体意识已经基本形成。但在会计人才市场上,会计教育单位尚未成为全权的会计市场主体,使会计人才市场缺乏应有的经营主体,会计教育单位不承担任何风险和责任,只要取得了招生指标,就能获取相应的收入;至于学生在学校学了什么,到社会上能干什么等等,都似乎与会计教育单位无关,而实质上会计人才使用价值的大小与会计教育单位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一个完整的会计人才市场必须有会计教育单位的入市,这样会计人才市场才能健全。会计教育单位的入市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由会计教育单位与会计受教育者共同承担会计人才的就业责任,并由社会根据不同会计教育单位毕业生就业状况对其做出评价,即由市场来直接决定其收益水平;二是由会计人才中心对毕业生进行全国性的统一考试,把不合格的“产品”留给会计教育单位进行处理或者“再加工”,即由市场来直接影响其成本高低。只有会计教育单位进入市场,成为社会经济循环中的一个产业部门,才能构成全社会的会计教育竞争,也才可能通过竞争来提高会计教育质量,达到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目的。

(二)会计人才市场机制特征分析

市场机制在会计市场中的运行形式,是通过会计市场内部有关会计商品价格,会计市场主体竞争及会计市场供求变动的相互制约关系来实现的。本文拟从市场机制的过程来考察、探讨、分析会计人才市场机制包括的内容。

1.会计人才的供求机制

会计人才的需求来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管理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会计信息需求和对会计管理需求的提高。由于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人员的直接劳动成果,会计服务经营主体使用会计人才的收益,主要表现在取得会计服务收入上。会计人才的供应规模取决于会计教育的规模和社会对会计职业的评价以及会计工作人员的收入状况,当会计人才的供应大于需求时,会使会计人才工资水平降低,但这还不是主要的结果,更为重要的结果则是会有一部分会计人才找不到会计工作岗位,从而使会计人才的实际收益降低,导致社会对会计人才投资的减少;当会计人才供应小于需求时,会计人才工资水平会上升并超过其他专业人才的工资水平,从而导致社会教育投资的增加、各种会计教育形式出现和更多的劳动者愿意接受会计教育并充当会计人才。

2.会计人才的价格机制

从理论上讲,会计人才生产价格的主体是会计教育的投资,它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会计受教育者所在家庭的投资、国家投资、会计人才经营主体投资和会计人才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由使用单位做出的后续培训或教育投资。这些投资所形成的价值量对会计人才所有者个人来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只有国家政府才可能掌握这些数据的统计资料。但是,由于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甚至不同院校,其文化传统、教育水平、教育条件都不同,对会计人才教育的投资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国家政府所掌握的生产价格也只是一个大致的平均数据。由于会计人才的价值与会计人才的生产价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并且对会计人才所有者来说生产价格又是一个模糊概念,所以,会计人才所有者的决策一般是在工资水平与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比较后做出的。

3.会计人才的竞争机制

会计商品的不可替代性使会计市场竞争出现垄断和限制于会计行业内部。具体讲会计人才经营主体的目的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国家对会计教育的投资和获得更多的会计教育收费收入,会计教育单位之间的竞争反映了会计教育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其结果是:一方面提高了会计教学条件和会计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相对降低了会计教育的收费标准和国家教育投资的数额。会计人才个人竞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有利的就业条件,获得优厚待遇,它反映的是会计人才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会计人才供过于求时,会计人才个人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会计人才个人竞争的结果表现为:一方面,降低了会计人才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另一方面,提高了会计人才的素质,即会计人才的质量。

4.会计人才的管理机制

由于会计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是贯穿于会计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活动,所以,会计主体单位使用会计人才的收益就不仅表现在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等使用活动上,而且还主要表现在对经济活动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即如何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会计市场供给主体是一种特殊职业,它的存在必须以高素质的会计执业队伍、高质量的会计商品为前提。根据我国会计市场的现状,政府对会计市场进行了较强的干预以提高会计商品质量。在供给方面,政府规定了会计商品生产者的执业资格条件以及会计商品价格标准,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质量检查,以保证会计商品质量。在需求方面,政府则主要规定了应接受审计、评估及其他会计服务的范围,以增加会计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他商品市场相比较,会计市场宏观管理的直接性十分明显。

(三)目前会计行业就业短缺的原因

原因一:一部分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会从事其他行业。很多学会计专业的中专毕业生,在毕业前夕,最后半年实习时间,可能还有更长的。在这个时候,学校就会提供一些实习工作,但提供的实习工作里,大部分都跟会计工作无关,有些学生觉得,是个锻炼自己的机会,便去面试了,还有些,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想提前工作,补贴家里,所以也会去应聘,没去的同学,有的可能是觉得学校介绍的不好,没有自己找的好,但他们大部分会选择南下打工,广州,深圳等,而此时,他们又会因为没有毕业证书,用人单位会让他们从最基层做起,但也是跟自己专业无关的工作。剩下的学生,有的继续选择上课,考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其他会计证)。而有的是等到拿到毕业证,再出去找工作。等拿到毕业证书的毕业生,有的会找跟自己专业相符的工作,有的是,父母找关系,到某厂,某公司,去上班。像之前已经参加实习的毕业生,在拿到毕业证之后,这时,他们有的可能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最基层爬起来了,有了更高一层的职务,那这些人就会考虑放弃毕业证,放弃会计工作,从而保住目前的工作,或继续往上爬。还有些在学校里,交了学费,只是为了混日子,为了混毕业证,没有真学实才,这些人在毕业以后更不会把会计工作当作是就业的第一目标。

原因二:资质要求。资质包括工作经历、工作业绩和现在的职位三个方面。当今,大部分大学会计本科,专科毕业生,时学四年出来后会考虑去中,大型或国有企业应聘,而这些企业的招聘条件是除了基本的`会计证以外,还有各方面都要好,最为重要的,会计工作的工作经验,经验越长越好,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少有一出校门,自身就有很多经验,有也多半是其他经验,与会计无关。在大学生毕业时,中等毕业的学生,可能已经工作一年多或两年,其间他们也考取其他证书,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公司都会考虑,有证书,有工作经验的中专生,此时,大学生面临生活的问题,很多不得不放弃所学专业―会计,另就高职。

原因三:法律和制度出于条而行于块。也就是说,出台的法不能说少,著书立学的学者也挺多,但批“作业”的老师却有限。内部的监督部门受制于企业领导,外部监督部门听命于地方政府,块强线弱。执法程度因人而异、因环境、关系等各种因素而不同。例如,检查中发现一企业有意偷漏税X万元,处理结果:鉴于被查单位态度良好,考虑到企业实际困难,免去罚款而补交较少的款数等。频频曝光的一系列财务丑闻使得会计师们面临一场诚信危机,做会计,确实需要在饭碗和良心之间选择,目前的从业环境使得这一选择常常是很艰难的。面对繁琐而辛劳的工作,面对压力和诱惑,会计师的锦绣前程只有他们自己小心才能好好把握如,很多私人企业,或部分企业,都存在偷税,漏税的行为,那这些大部分是,在帐上作手脚,涉及最多的是财务人员,所以这些企业在招聘时,也会提出会不会做假帐的问题,如果不会可能就直接被踢开,如果会,就有可能有“前途”,如果在利益面前屈服了所以,会计不但是看一个人的专业技能如何,也是考验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人品。

原因四:执业保护不善。会计专业实行持证上岗已有多年,但仍有一些无证、无学历人员占着岗位,其中有些人往往财经政策和财会知识缺乏,影响会计工作的知识性、严肃性,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会计工作业绩宣传上有偏差。会计工作的任务,不仅要守法和聚财,还要向内部和外部负责。可如今在舆论导向上却重效益轻执法。在介绍企业财务人员先进事迹时,有关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报道比比皆是,而在维护法纪、顶住压力、如实反映事实的报道却少得可怜,财会人员若主动暴露了存在的问题,不但会在内部受到非议和排挤,更可悲的是外部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保护。

原因五:会计人员严格的要求。同从事任何技术工作一样,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在专业素质方面具备一定的条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此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持有会计证,即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持证者才能上岗,这既是对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对用人单位利益的保护。因为用人单位一般难以对拟聘用的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考核;同时,对已经持证的人员来说,这项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他们的工作权利。而对希望从事会计工作但尚不具备条件的人员来说,这项规定为他们确立了努力的方向。二是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四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遵守职业道德。”这是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至于如何考核和确认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从目前来说,主要是通过设置会计专业职务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来进行的。三是要按照规定参加会计业务培训。《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四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这是因为,受我国会计学历教育规模的限制,目前会计人员中具备规定学历的比例还不高,要使会计人员具备必要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进行在职培训是重要途径之一。此外,即使是具备了规定学历的,也还有知识更新的问题,有适应法律的、经济的、政治的或者是技术上新的要求的问题,这些只有通过在职培训才能解决。一般说来,会计人员大多是认识到这一点的,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强调的是单位的支持。对此,《会计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四条还作了进一步有针对性的规定:“各单位应当合理安排会计人员的培训,保证会计人员每年有一定时间用于学习和参加培训。”这是对会计人员的关心和爱护,也是与各单位的根本利益一致的。

原因六:考证难,考证贵。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职场中人获得职位晋升及扩展事业的重要砝码,是人们趋之若鹜的“硬通货”。有人断言:“21世纪将是职业证书的时代”。

例如:申报高级会计师的基本高求,主要是英语-

职称综合英语B级(也包括日语等小语种)。计算机(A级),还包括政治思想水平,另外还有学历的要求,各地方的要求都会有些差异。但一般起码要本科以上学历。如是专科,或相当专科,甚至更低学历,申报评审会比较困难。除非在资历和工作实绩方面特别突出,不然落选的可能很大。

随着中国成为WTO成员国,许多职业的就业标准开始国际化。一些外国教育培训瞄准了中国市场,纷纷在中国开设考点,国际认证变得炙手可热。大量的“洋”资格证书涌入中国,令中国的“考证族”应接不暇。一时间,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掀起了一股“洋”流。国外的一些顶级行业的资格考试,如国际注册会计师证书(ACCA)、CCNA(CISCO职业认证)、CCIE(国内互联网专业证书)等国际认证,都受到就业者的普遍欢迎,而许多证书目前在国内获得人数甚至不足百人。调查结果显示,获得一项认证,个人的薪金就能得到一定幅度的提高。为一纸证书付出了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和大量的金钱。因为大多数人相信,为证书付出的金钱和此后得到的回报是成正比的: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报名费是几十元,四六级就是最普遍的“入门证”;而要通过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14门考试,则需要3万元。考证费用昂贵。

原因七: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的管理,将促进会计学会计学的专业化、国际化、综合化、细化、边缘化方向发展。

会计的国际化,要求中国应当走向世界,与国际惯例接轨,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中去;会计的国家化要求中国会计立足于自身的社会经济环境,体现中国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国会计的优秀成果。

从会计专业分类角度看,会计国际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会计政策惯例国际化。即在制定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在内容、结构体系、制定方法和程序等方面趋同国际会计政策惯例,其中核心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因为会计准则是会计规范的核心,一国的会计准则在结构、体系和规范的内容及方法上是否与国际会计准则惯例趋同,是影响会计国际需求的主要因素。

(2)会计管理体制惯例国际化。主要是指会计组织管理体制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两方面趋同国际会计管理惯例,它包括本国会计管理机构设置、企业会计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模式、民间会计组织设置与运行模式,特别是积极参加国际性会计组织等内容。

(3)会计教育惯例国际化。包括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专业层次的设置、课程体系的编排、教育管理模式等趋同国际惯例。

(4)执业会计惯例国际化。包括注册执业人员的认定、考核方法、机构的审批、民间审计的运作和监管模式等趋同国际惯例。

(5)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惯例国际化。即建立与国际惯例相同的会计确认标准、计量记录方法和报告体系等,促进所供会计信息满足国际经贸往来和国际资本市场等的需要。

(6)积极引进和运用国际上通用的先进会计思想、管理方法和技术方法。

(7)促使与各国会计事务处理的协调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8)积极参加国际会计活动,努力促使其他会计事务处理方法趋同国际惯例。

知识经济扩大了会计领域,会计向管理领域扩展,向与会计相关的领域扩展,大大丰富了会计的内容,使会计学呈现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会计学的综合化主要是:

(1)对全部会计学科的综合,把各种相互联系的会计分支学科作为一个总体进行研究,研究它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学科体系等,如对《会计科学学》进行研究。

(2)对类会计学科的综合,把各种分支会计学科中性质相近的学科作为一类进行研究,也就是把会计学科体系划分为不同的学科群(类)进行研究,如对会计基础学科、会计部门学科、会计专门学科,或对会计人本学科进行研究。

(3)对会计学科比较的综合,将性质相近或相同的几门会计学科进行比较研究,如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研究,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研究,中外会计原理的比较研究等。

知识经济在扩大会计领域的同时,也深化了会计内容。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从实际出发,探讨适应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加强经济管理需要的会计分支学科。会计内容的深化,既是适应客观需要的过程,也是人们对会计内容提高认识的过程,两者的结合,才形成某些专门的会计分支学科。在这方面,会计学的发展具有专门性的细化特点,即对某些专门的或特殊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这种专门性会计分支学科的发展,主要是会计学中基本学科――财务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细化。

进入21世纪,科学融合发展趋势将更为明显。科技进步为科学融合创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和管理要求为科学融合提出更多的要求。科学发展的融合趋势,向会计学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促进了会计科学的融合发展。

会计科学的融合即会计学的边缘化,是将其他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与会计学的理论、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而发展会计学的过程。这有两种情况:一是会计学科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会计学科将某种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移植或运用到本学科,使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发生显著的或质的变化,会计科学与其他科学的融合发展,主要是:融合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发展新兴会计科学;融合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发展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移入其他科学理论与方法,完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发展会计科学。

三、调研总结

经调研,总结出会计5大就业方向,如下:

方向1:公共会计

就业工种:国际会计、审计/

保证服务、税务、环境会计、法务会计、信息技术服务、个人财务规划

理想雇主:大型/跨国、区域性会计师事务所等。

方向2:企业会计

就业工种:财务管理,财务报告,内部审计,成本会计,税务规划,预算分析

理想雇主:各行业中的各类企业。

方向3:政府财务

就业工种:审计、财务报告、财务管理、预算分析、研究类工作

理想雇主:美国联邦机构和部门,其中包括联邦调查局、国家税务局、财政部、审计总署、行政管理和预算局、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各州及其当地机构。

方向4:教育财务

就业工种:教师、科研机构、咨询服务

理想雇主:美国各大学学院或相关教育咨询服务机构。

方向5:非营利机构或组织财务

就业工种:会计、内部审计、财务规划、预算、钞票打理和财务记录保管

理想雇主:社会服务机构和组织、医院、公立学校系统、各类大学学院、宗教组织、图书馆和博物馆、各个政党机构、工会组织。

《会计专业调研报告(范文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